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禩指了指外頭:「咱們這兒所出地勢不利,敵人還派了斥候前來探查消息好回去復命,如今你我藏在林子裡,有樹蔭遮擋,待出去了,他們還得看四阿哥在哪裡。」

  胤禛皺起的眉頭就沒鬆開過:「竟囂張至此!」

  「鹽這東西,一本萬利,江南這地兒四通八達,關係網厚實著呢,四哥此去要觸動他們的逆鱗,他們能不防備著你?」

  胤禛憤道:「這些蟊賊,早晚要收拾了。」

  誰都知道江南鹽商富得流油,但他們收買當地官員,以過路費、規禮、孝敬等形勢打通各個關竅,其中貪腐之巨,還不知有多少。

  更主要是,在這種風氣下,別的商人要想以正當手段公平去爭,早已不再可能,該形成的壟斷早已形成,經歷過層層的剝削,最終送到內務府的鹽商孝敬也有不少,這是鹽商們對皇上的「孝敬收買」。

  可惜,汗阿瑪並不領情,因為這些貪腐太明顯,如同跗骨之蛆,一路沿著最富貴的地方爬去了京城,從地方染到朝廷中央,染到皇子身上。

  「一會兒從這兒走出去的是四阿哥,那他們還得派人來,你若是不打扮成我這丫鬟的模樣隨我上林子走去,你就無法離開他們的眼線。」

  「我總得從明處直接去往現場,當面召見他們來當面詢問,看看究竟是哪些牛鬼蛇神。」胤禛沉聲道。

  他才思敏捷,一眼就瞅出來胤禩「心懷叵測」想趁機占他便宜。

  胤禛瞥了他一眼,不上當:「我自己動身即可,你還是保住自身吧!」能打扮成這樣,顯然是不準備暴露身份的。

  「你率先在我這兒暴露身份來與我聯繫,風險同樣大,」胤禛雙手環胸:「想要我配合你做什麼?」

  胤禩失笑:「還是瞞不過四哥。」

  在這事兒上也沒打算以一人之力來他們得互通有無,才能將差事給辦好。

  ……

  胤禩見說不動四哥與他走,也不再堅持。

  「既然四貝勒不願意隨我,我就先走一步了,日後我們再有機會聯繫吧!」

  說著,胤禩就吹口哨將馬兒呼喚了來。

  隊伍里都在議論四貝勒有個紅顏知己女俠,以訛傳訛傳多了,造謠造得天花亂墜,還真有點人云亦云、捕風捉影的感覺。

  他們說那女俠是個女土匪,看上了四貝勒,要將他捉上山做壓寨夫君。

  胤禛沒有解釋,他若是上趕著解釋,才叫此地無銀三百兩,還不如等著流言自行散去。

  至於胤禩與他商議兩頭開工的事兒,胤禛心裡也有了數。

  他到達便是與當地的官府聯繫上,並由官府從官方向下傳達詔令,命各地鹽商將帳本給呈上去。

  再接著,胤禛聯繫上了內務府包衣世家曹家。

  曹寅任江寧織造,在當地經營許久,有著儒商、皇商的名頭,雖然官職不高,卻得地方官的敬讓,只因曹寅是皇上派來的人,所做的生意皆是為皇家置辦產業,並為內務府採辦各項宮廷用品。

  江南這一代的一池渾水,亂得跟一根粥似的,曹寅處於很微妙的位置,處於官場與商場之間,江南文人與京城文人之間。兩邊都討好,兩邊都討不著好。

  這一次汗阿瑪南巡也是讓曹寅準備的接駕之事,胤禛來後,便打算從曹家這兒撬開個商賈口子。

  這使得曹寅更加里外不是人,還沒完成四貝勒給的任務,就已經被當地商人群體所排擠。

  但即便排擠,他頭頂著皇商的名號,而商人們逐利,多得是人想要與他合作。

  曹家視四貝勒為一尊大佛,請來了佛就得好好供著,鞍前馬後地伺候好他,滿足他的一個又一個條件。

  當地官府也是如此,他們見四貝勒前來查案,卻下令莽撞蠻橫、無所顧忌,紛紛苦了臉。

  「說要見人就要求立刻馬上將當地官員都召集來,也不顧大家手裡頭還有政務要干,就是明目張胆的查。」

  「可不,蠻橫地下令要求官府將所有鹽商給召集來,不來的就抓來,這可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主兒嗎?」

  「這樣打草驚蛇,真能查到東西?」

  眾人見四貝勒行事作風如此,怨聲載道。

  鹽商們與當地勾結在一起的官吏,見四貝勒做什麼動作都鬧出那麼大動靜,嘲笑道:「還以為皇上會派來個比曹寅還圓滑難纏的對手,沒料到卻來個憨子。」

  「不要放鬆警惕,這段時間夾緊尾巴做人,等送走了欽差,這事兒才告一段落。」

  說是放鬆警惕,四貝勒從明面上將鹽商們一個個拎到跟前來見,攪合得風風雨雨,他們只需要避開四貝勒查帳本的地就可以了。

  一本萬利的買賣,那帳本本就信手拈來,串通好了價格,做些糊弄人、似是而非的假帳呈上去沒什麼問題。

  殊不知,一個個老底都快讓人從背後給抄了。

  胤禩與胤禛商議下來,打算從三處查起。

  ——鹽商們與當地官員打點,其中有一處便是過路費,從必經之地查,去查收取過路費的關卡,定能有所收穫。

  即使欽差來了,他們的生意還是得繼續不是?

  ——去往鹽商聚集之地,去查官府索要規禮的痕跡。

  每隔一段時間通過自身職務便利向鹽商們索要禮、金等財務的貪官們,可不會因為欽差來了就放棄了對鹽商們的盤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