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禩給噴了一臉灰,唉聲嘆氣:好嘛,汗阿瑪的臉啪啪響,這是惱羞成怒了。

  第75章 新話本是為了諷刺

  「老八,你別以為朕不懲罰你,就沒有別的方法收拾你了。」康熙不滿的是胤禩又給他倒茶水了,滾燙滾燙的那種!

  胤禩正色道:「汗阿瑪,水至清則無魚,若要杜絕皇宮裡太監們拿打賞是不可能的,兒臣明白。」

  除非大清以後沒有奴婢。

  「兒臣所做的,不過是將乾清宮裡會影響到汗阿瑪判斷的可能降至最低,也稍稍肅清了一些風氣。」

  至於其他,若不去長期治理,約束,日後這水還是會渾起來的。

  康熙敲桌子:「朕在與你說泡茶的事,這麼燙朕怎么喝?用得著你來做這些小事嗎?梁九功!」

  胤禩灰溜溜地站到了一邊,御前的陶瓷茶杯還在冒著熱煙。

  梁九功暗暗嘀咕:怎麼八阿哥總是與倒茶過不去呢?

  人心啊,就是這麼奇怪。明明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偏就愛做自己不會做的事。

  梁九功恭敬地從八阿哥手裡奪回了茶壺。

  康熙瞅他:「馬屁拍在馬腿上。」

  這一刻,胤禩覺得哼哼唧唧說話的汗阿瑪怪有意思的。

  胤禩辦事能力好,頭腦靈活,往往能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好的結果,康熙使喚起來是真舒服。可他總是在別的地方不正經,性子也學了皇叔那樣的唯恐天下不亂與愛玩鬧,康熙又頭疼。

  「需知,御下與整頓吏治是一個道理,稍有鬆散則固態再生。鬧一鬧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但只要朕一句話,他們就不敢再亂來,」康熙注視著他,意味深長道:「結黨營私之徒,不會有好結果。」

  說者有意,聽著也有心,梁九功大受震動!

  在不知不覺間,他也顯現踏入了結黨的邊緣,在乾清宮中號令紫禁城中的太監,遲早做下令皇上難以容忍的錯事,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若非是八阿哥一通鬧騰來提醒皇上,更給梁九功警醒,他險些釀成大錯啊!

  皇上借考察宗室子弟騎射發落宗室,命其中數位原本在八旗中任職的宗室子弟卸下職權回家思過,讓家中長輩重新培養,狠狠打了個宗室的臉面。

  此後,皇上又停了宗室科舉,令這些靠著先輩們功勳而源源不斷來走後門的宗室子弟再無特殊優待。

  此令即出,宗室大震,卻也無濟於事,因為原本在他們手中還穩當的軍權與朝堂政權,都因老一輩年邁體衰,後輩無能未能接上而斷了生機。

  原先他們生活舒坦,是因皇上的厚待與容忍,他們卻以為自己能夠左右皇上!

  如今,康熙用實際行動,給他們打上最響亮的巴掌。

  沒有了朕的容忍與厚待,你們啥都不是!

  那給了一個巴掌,之後就該給甜棗了,這才能將人收拾得服服帖帖,康熙還需要這些人擁護他的統治,大家都是一家人,祖上幾代或許還互為兄弟,只要他們一個個都乖乖的服從皇恩,他也不會真要趕盡殺絕。

  站在大阿哥與太子身後推波助瀾的那一些,沒少受到康熙的打壓。

  「八阿哥胤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解了禁足令,其福晉娘家安親王一脈,兩位郡王沒了郡王都降了爵。

  待再回過頭來看皇上前幾個月的作為,眾人才知,皇上那哪兒是因為八阿哥寫話本而動怒啊?他的動怒,不過是扯了個發作的理由罷了。

  可憐八阿哥,因迎娶了高門貴女郭絡羅氏而遭受無妄之災。

  也不知道原先備受皇上寵愛的八阿哥還能回到從前嗎?

  康熙說道:「梁九功,你親自去八貝勒府宣讀聖旨。」

  說著,他看向了呆愣住的「馬公公」。

  梁九功也愣了愣,八貝勒人不就在這兒嗎?宣聖旨給誰聽?

  康熙皺眉道:「還不快去?」

  梁九功忙恭敬捧過聖旨,離開前又扭頭瞅了瞅還沒反應過來的馬公公。

  康熙問胤禩:「你還不快點回府?」

  「做戲還得做全套,總不能讓梁九功對著你福晉念聖旨,到時候旁人見八貝勒都不出門迎聖旨,又是一通搬弄是非。」

  胤禩打了個激靈,一臉大事不妙:「兒臣去去就回!」

  他「嗖——」一下就消失不見了,走得匆忙,都沒聽見康熙的笑聲。

  胤禛便是在此刻來的乾清宮,胤禩差點裝上他。

  「馬公公。」

  胤禛淡淡道:「腳步匆忙,是要往哪兒去?」

  胤禩揚起天衣無縫的馬公公版獻媚笑容:「回四阿哥,皇上差遣奴才去辦點兒事。」

  「奴才有要務在身,先失陪了。」

  說完,他行以一禮,腳步飛快地往外趕,沒再看胤禛一眼。

  胤禛擰緊了眉頭,目光越發不善:「好囂張的太監!」

  乾清宮的宮人眼觀鼻,鼻觀心。

  馬公公在乾清宮「橫著走」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晚上都不用伺候在皇上身側,平日裡只在白天出現,活兒比梁九功輕鬆,人卻比梁九功得寵。

  現在暫時還沒人敢面對馬公公的鋒芒,除非梁九功率先容不下他動起手。

  他帶著怒意,轉身就去找康熙。

  「汗阿瑪,兒臣近日聽到一些流言裴語……」

  胤禛正色道,將如今後宮之中關於馬公公的傳聞告知康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