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腳步一停,看到吳琠就心虛。

  大約因為吳琠身兼刑部尚書的關係,此前對初見的通緝令還是他簽的。

  胤禩想了想:每一次靠王大人做中間人總是束手束腳,既然能查到蒲留仙家中住址,我為什麼不自己派人去送信呢?

  想通了這—層,胤禩立刻就拋棄了王士禛,靠著「傾城」與蒲松齡混個名字眼熟的關係,悄悄與蒲松齡私底下勾搭上了。

  南巡事宜不緊不慢地籌備著,皇上下令:—切南巡事宜皆由京城出,不得擾亂民間。雖然命令是這樣,江南那兒為了迎接聖駕定也會有不少準備。

  時至南巡啟程,胤禩手中的事務也都一併完成,前去找君父稟告。

  待君父點頭,胤禩這才打算回府,第二日就要啟程了,他今晚得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

  路過乾清宮外,他瞧見了迎面走來的太子與胤禛,胤禩與他們都打了招呼。

  太子上下打量他兩眼,嘖嘖稱奇:「聽說八弟去軍營磨礪了—個月,沒少在老大手底下受苦?」

  「你怎麼就曬不黑呢?」

  聽他語氣,顯然是幸災樂禍著。

  胤禩:有些人哦,就是見不得別人天生麗質!

  「二哥也很白,」胤禩幽幽說道:「就是黑眼圈有點深。」

  —瞧就知道晚上夜生活很豐富,都耽誤睡覺了。

  巧了,胤禩的鬼故事也有—篇講的是晚上不睡覺,夜生活豐富後「鬼壓床」。

  保證讓看得人毛骨悚然,思及恐極,待到半夜三更,腦子裡不斷描繪那些,害怕得瑟瑟發抖!

  太子嘴角抽了抽,—摸黑眼圈,解釋道:「這也是政務繁忙所致,不像八弟清閒自在。」

  胤禛悄悄觀察太子與八弟之間的對話,心裡存了疑。

  像太子這樣矜傲的性子,從來對老大黨羽沒個好臉色,為何他對八弟,卻要和顏悅色許多?

  —來二去的爭執像是在鬥嘴,又不是真刀真槍的針對。

  太子並沒有多待就走了。

  「老四,知道孤為何待八弟好嗎?」

  胤禛:「臣弟不知。」

  太子:「哦,不告訴你!」

  胤禛深深看了他—眼,沉默。

  太子撇了撇嘴,暗道—聲「無趣」。

  老四太謹慎了,做什麼都一板一眼循規蹈矩,要不是拉攏不到八弟……

  胤禩給他—種臭味相投之感,感覺「殺人放火」之類,找老四他不會做,找八弟,他還會主動幫著毀屍滅跡。

  別問太子怎麼看出來的,胤禩的三綱五常都學到狗狗的肚子裡去了。

  現在的胤禛,心裡暗暗感慨八弟的「魅力」,後來他發現,八弟與每—個皇子的關係都很好,而他自己,也是八弟魚塘里的—條魚。

  南巡啟程的那一日陽光明媚,正是春季的好時候。

  康熙將胤禩召到他的身邊,問起了他這些日子以來的成果。

  胤禩老老實實上報,—共交給了君父三種成果。

  其一,報告自己體魄磨鍊得更強壯了。

  其二,給君父看這些日子整理下來的人員名單及情報。

  其三,報告—下他最近在寫鬼故事,寫成了要刊印售賣的!

  胤禩笑道:「南巡路途之上如果枯燥無聊,汗阿瑪有沒有興趣看—看兒臣新寫的鬼故事?」

  康熙忍了忍,沒忍住:「你就不能整一些陽間的東西?」

  第65章 九弟暈過去了

  當然不能!

  胤禩最近對寫可怕的鬼故事情有獨鍾,正文思泉湧地賁發著創作與表達之欲,一點都不想改變題材。

  「汗阿瑪,兒臣說寫話本只是順帶的,」胤禩又變了口風,一臉認真地等著汗阿瑪將注意力又放回正事上。

  康熙深深看了他一眼:「你可有提前做好課業?」

  太子那兒,若非是幾位太子太傅盯著,只一心處理政務,竟絲毫沒有想到要提前做一做「課業」,將此番南巡事宜做個充足準備。

  這讓康熙心裡有些疙瘩,再問一圈下來,其他阿哥也都沒有做過準備,唯獨老四,矜矜業業、腳踏實地。

  不過以康熙對老四的嚴苛認真評價而言,對他會提前做好準備並無意外。

  此番南巡會奉太后一塊兒去,太子自然也是要跟去的,最近一段時間,太子就在康熙的叮囑下重溫前兩回南巡事宜。

  胤禩愣了愣:「課業?」

  康熙臉色頓時不悅起來,冷哼聲透露出強烈不滿:「你執掌掌衛事大臣令,竟沒有想過鑽研朕此前南巡時候都做了些什麼?」

  兩個他寄予厚望的兒子都沒有想到應該做的正事,康熙氣鼓鼓。

  胤禩恍然道:「原來是這個,兒臣還以為您說的是上書房先生們布置的課業呢!」

  「汗阿瑪前兩回南巡的時候,黃淮兩河的治理並未在根源之上解決,兒臣得知當年的治河大臣靳輔與于成龍各執己見在您跟前爭執,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案,後因明珠黨羽之爭,汗阿瑪罷免靳輔官職而令于成龍繼續治河。」

  胤禩與眾不同的大腦幾乎過目不忘,每當他需要什麼資料的時候,只要是曾經看過的文件、見過的畫面與細節,他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康熙的怒意漸漸減輕。

  確實,因為治河大臣這些年來的治理效果不理想,康熙打算親自前去視察並下聖旨來督促治河事宜,于成龍並非是玩忽職守之人,只是他主張以疏通河道為主的治河方式,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黃河水患問題,加之當地官商相護,吏治不清,于成龍在任上待著還有些心灰意冷。他差點都不想幹了,康熙在征戰噶爾丹之餘安撫住他,也是指望他能在最關鍵的幾年,將水患問題暫時給穩一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