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後,待胤禛回到京城,蘇培盛便恭恭敬敬地為胤禛捧來了太子一再遏令胤禛不准看的《相愛相殺篇》與《高手對決篇》,胤禛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知曉這兩篇講的是龍陽之好,他暗暗猜測會是與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香艷禁書一樣低俗。

  卻不料,這兩篇襲承了端正先生的文筆,劇情跌宕起伏,該死的好看,夠刺激,夠激烈,直叫人慾罷不能!

  就算知道這寫的是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之間的禁忌,這話本仍然讓人有忍不住往下翻的魔力。

  就……鬼使神差地,不受控制地,往下翻。

  那種在高空中行走的刺激,那種人物性格激烈的衝突,劇情急轉直下又忽然升高的快感。

  等胤禛回過神來時,他已經看到了最後。

  天色出現了微光,窗外迎來了晨曦,紫禁城中的鳥兒在樹枝上清脆鳴叫。

  一夜未睡的胤禛,命人去打了盆冷水,先洗個冷水臉醒醒神,冷靜冷靜。

  胤禛呼出一口濁氣,怔怔出神地望著冰冷的清水:難怪,難怪太子再三遏令我別看。

  李建成與李世民這二人,寫的是隱太子與唐太宗,暗示的卻是太子與大阿哥!

  膽大包天的端正先生,究竟是何身份,竟能在寫出這等話本後還全身而退,並且令太子說出「此人身份不簡單」來?

  也難怪太子與大阿哥之間再不正面交鋒過。

  挑釁對方,引起對方注意,話本里寫相愛相殺,現實里倒也挺有那麼回事兒。

  所以八弟才會說出那句「再惹我,我就叫太子與大哥就地成婚」,這樣說傷害性最大。

  胤禛深思起過去幾年太子與大阿哥之間的糾葛,險些被話本里的歪理給說服了!

  若非在意對方,又何必總是盯著他不放?

  若非愛慘了對方,又為何一切有關他的事物都會引起另一人的情緒跌宕?

  胤禛晃了晃腦袋,猛地回過神來,震驚錯愕:我竟然覺得《宿敵》里寫的有道理???

  胤禛花了一段時間走出相愛相殺篇帶給他的震撼,又拿起了高手對決篇。

  納蘭明珠與索額圖相愛了……

  端正先生將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的點點滴滴,皆分析地有理有據,設計了極為微妙的情節,令人聯想到已經發生的事,陷入其構思的歪理之中出不來。

  胤禛平靜無波的臉色,裂開了!

  卻說太子開始盯緊了胤禩後,見他一會兒和胤禔湊一起,一會兒跟著汗阿瑪,從未有落單的時候,滑不留手得像條泥鰍,不由氣得牙痒痒。

  「八弟定是心虛在躲著孤!」

  不行,他得找法子將胤禩給逮住,他就不信他沒有落單的時候!

  胤禩跟著君父乖巧學習,鼻子痒痒得偷偷打了個噴嚏。

  再一抬頭,便瞧見太子幽幽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胤禩:「…………」

  胤禩打了個哆嗦,悄悄拉了拉大阿哥胤禔,往他背後一躲。

  胤禔扭頭看了一眼矮小的胤禩,疑惑臉。

  胤禩指了指太子。

  胤禔回頭,與太子幽深的目光對個正著。

  胤禔:「……」

  太子:「……」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二人猛地扭過頭,無視了彼此!

  胤禩:噗——

  想笑又不敢笑,憋著真難受。

  多倫諾爾會盟是一場喀爾喀蒙古投靠大清的會盟,胤禩跟在汗阿瑪身邊學到了許多。

  喀爾喀蒙古如今正受到準噶爾汗部的入侵,可因蒙古諸部不夠和睦,使得他們在對抗準噶爾汗部時猶如一盤散沙。

  如今為了生存下去,他們選擇投靠大清,在活佛哲布尊巴與各汗王的帶領下,派遣代表前來與汗阿瑪結盟。

  因喀爾喀諸部族之間恩怨,汗阿瑪還需要調解他們,並且布置下去管理喀爾喀蒙古的政令,重編投靠了大清的喀爾喀蒙古十萬大軍。

  前來參與會盟的喀爾喀蒙古貴族有三十五人,依次封賞,賜予爵位。為喀爾喀蒙古前來投靠的諸部編旗後,康熙便與眾臣子和皇子們商議今後如何治理喀爾喀蒙古……

  胤禩良好的記憶將他們每一個人的長名字都記載心裡,他聽著汗阿瑪與蒙古諸汗王商議抵禦準噶爾汗部之事,敏銳地已經嗅到了即將到來的戰火味道。

  他豎起耳朵,跟著旁聽,學習,聽到最多的便是羅剎與準噶爾兩個名字。

  大清西北面是時常來侵擾的羅剎,大清此前在明面上剛與他們簽訂合約,但他們依然小動作不斷,扶持噶爾丹前來進攻喀爾喀蒙古。

  若非是朝廷此前對戰準噶爾汗部取得勝利,這場多倫會盟還成不了。西域準噶爾汗部的首領噶爾丹,隨時有可能東侵,對大清造成巨大威脅,他是汗阿瑪恨不得除之後快的心腹大患。

  胤禩聽汗阿瑪召集人前來商議,制定喀爾喀三旗法規以約束,圈地開墾以吸引百姓前來耕種,與喀爾喀蒙古國貿易以促往來,如此種種政令措施,是為加強對喀爾喀蒙古的管轄,也是為了加強北面邊境的穩定。

  書本上的知識學的再多也比不上實踐,如今真正參與到這場會盟之中,他見識到汗阿瑪為帝的決斷與魄力。

  這一刻,戲文中擒鰲拜、平三藩的少年康熙與面前正處壯年的君父重合了身影,君父威嚴日隆,身形偉岸,直令人心生敬意與濡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