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情動大清》未能洗掉他被《東宮禁忌》荼毒的心靈,胤禩感到有一點點小難過:我髒了,究竟怎麼才能洗乾淨?

  韜塞告訴胤禩:「這次我也會隨皇上一起去。京城的布置我都已經留下了人手,我給你留下個雲麾使的令牌,以備不時之需,其他時間,你不必多管鑾儀衛之事,只需繼續學習,完成我留給你的課業。」

  這位皇叔祖離去前,給胤禩留了一大堆整頓情報的課業,要求他將掌衛事大臣密室之中格子裡近幾年的情報都整理個遍,並且做到對朝臣及後宮各娘娘關係爛熟於心。

  沒有師傅在旁全靠自己學習,學習難度大了不止一點,也虧得胤禩戲文看多了,有些眼熟的人名瞧見了立刻就能聯想到與他有關的事。

  比如那秉公理財的戶部尚書陳廷敬,比如支持太子的外家索額圖,支持大阿哥胤禔的外家納蘭明珠。

  胤禩悲嘆道:「皇叔祖,我還未滿十歲。」

  他接收到了太多這個年紀不該懂的信息,可太難了!

  韜塞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你未滿十歲,卻從未將你當做真正的孩子來教,你既然有能力,又知道我的身份,又何必在我面前藏拙?」

  胤禩無奈道:「有一個詞,叫做拔苗助長。」

  「怎麼,嫌棄我給你留下的課業太繁重?」

  韜塞嗤笑一聲:「你去看看太子,人家那才叫課業繁重,每日只睡四個時辰,其他時候不是在學習,就是在辦公,而你呢?我還給你留了時間寫戲文!」

  看來他還要感謝皇叔祖給他留了寫戲文的時間?

  胤禩給他念叨得,心中漸漸升起了想要表達的欲望。

  他深深看了一眼韜塞,試探問道:「皇叔祖真以為寫戲文是個好辦法?」

  韜塞笑道:「寫戲文,在旁人眼中可不就是『不務正業』?只要你將自己『端正』先生的名號藏好,就不會有人知道你有多麼出名,也就不會出風頭了。」

  胤禩不禁深思起來。

  這些日子以來看《東宮禁忌》與《情動大清》給了他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朝堂爭鬥之中,索額圖與納蘭明珠斗得你死我活,皇子阿哥之中,太子與大阿哥斗,四阿哥胤禛與八阿哥「胤禩」斗,至於汗阿瑪,不是在生氣,就是在被兒子們氣中風的路上,每一次結局都不太好。

  皇叔祖走後,胤禩握緊了手中的筆,心中新的故事,在戲文的刺激下悄然成形。

  他開始構思端正先生的第二篇大作,為新的話本取名為——《宿敵》。

  第10章 太子聲音沙啞

  胤禩今年九歲,再早熟,再熟讀詩書,想要熟練運用文字,並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來說實在有些難度。

  好在話本不是那麼講究文筆,話本要的是讀起來輕鬆,故事引人入勝就夠了。

  《宿敵》與上一篇戲文《四兒》不同,《四兒》較短,全文不過五萬字,薄薄的一本,講述的故事也不是那麼飽滿,是為了諷刺而寫。

  《宿敵》則是為了發泄心裡頭被戲文荼毒這麼久的火,動筆以後又極富創作欲望的一部作品,胤禩想要將它寫得飽滿,寫得長,身邊沒有了唯恐天下不亂的皇叔祖,一切都是自己來動筆,寫起來就有一些慢。

  他還為《宿敵》寫了綱要,一邊學習,一邊看情報,一邊搜集需要寫話本的資料,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好多天。

  這篇宿敵,他總不可能以兄弟們為原型來寫,皇室不可寫,太過敏感,而朝堂之中,納蘭明珠與索額圖鬥爭激烈,黨羽遍布,若是直接寫朝堂爭鬥,可就太顯眼了。

  不過,雖然不明著寫,他可以隱喻,內涵他們,若是有人聯想到了他們之間有什麼?那是多心了,與他無關!

  胤禩想了想,翻閱史書,在史書上選擇了兩個人,諸葛亮與司馬懿!

  這二人,全都是智多近妖的人物,鬥了一輩子最終卻未曾分出勝負,結局卻是諸葛亮病逝,而司馬懿靠著長壽比諸葛亮多活了幾年,司馬懿還很自豪,覺得自己苟活時間夠長,活過了諸葛亮,他們二人之間是他勝了。

  戲文裡頭多得是朝堂勾心鬥角黨羽爭鬥,也有戰場謀略戰爭的畫面,有史料作根據,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交鋒還算好寫一些。

  他們二人各為其主,一為蜀漢鞠躬盡瘁,另一為曹魏肝腦塗地,而前者諸葛亮一家為季漢付出所有,子孫犧牲,後者司馬懿之子孫篡權奪位,何其令人唏噓?

  忠臣奸臣,後人自會分辨,而他們之間的宿敵關係,可不正印證了「這世上最懂他的唯有我」這句話嗎?

  待確定了對象,胤禩看了許多東漢末年的史書記載,又將現有能搜集到的藏書都翻閱了一個遍,但凡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對比交鋒,他全都仔仔細細記錄下來。

  當他一切準備就緒動起筆來時,那叫一個行雲流水。

  只不過,也許是因為納蘭明珠此前受人彈劾被貶官時索額圖沒有落井下石,胤禩的小腦袋裡驀然就冒出了一句話「他是我的對手,當他落入泥潭時,誰都不能作踐他。」

  索額圖性孤傲,目中無人,但是納蘭明珠失去宰相之位,受到帝王厭惡後,他反而不再逼迫。

  胤禩猜測,也許索額圖並不似戲文里描述的那麼愚蠢而狂妄,他心裡或許也明白,有納蘭明珠在,才會有他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