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皇上此舉有些欲蓋彌彰,之前溫顧北上與北羌一戰, 她懷著身孕, 都不見皇上與她說一句溫顧的消息,如今青州安穩, 溫顧只是築堤防洪,皇上卻常和她說溫顧一切安好,讓她不要擔心,很像是在遮掩些什麼。
這愈發讓蕭惋擔心溫顧在青州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夫人不必太過擔心,將軍身邊還有暗衛,不會出什麼事的。」清風跟隨溫顧多年,也是暗衛出身,對溫顧身邊有多少暗衛很是了解。
蕭惋點點頭,但是心中擔憂並未減少。
青州匪患已經解決,皇上卻遲遲不召那一萬大軍回來,這件事本身很是可疑,且自從蕭惋知道了父親戰死的真相,每次見到皇上,心底的恨意便如藤蔓一般,蔓延至全身,她很不願意見到皇上。
可惜,明日宮宴,她身為長安郡主,定是要進宮參宴的。
*
北羌一戰勝利後,北羌給靖國送來了無數金銀財寶,以表示對靖國的臣服,故而今年的宮宴比往年豐盛許多。
不過沒有了皇后和太子,皇上身邊空空蕩蕩的,更顯得皇上孤家寡人。
蕭惋看著中間歌舞,有些意興闌珊,一個宮女過來倒酒,蕭惋忽然覺得手裡被人塞了東西。
那宮女一直低著頭,規規矩矩倒酒,和其他宮女無異。
蕭惋心跳快了一拍,手心裡的東西像是個紙團。
「惋惋,你怎麼了?」王若筱看了蕭惋一眼,覺得她的神情有些不對。
「哦,沒什麼。」蕭惋此刻已經無心宮宴,只想找個沒人的地方看一看紙上寫了什麼,「我有些悶,出去走走。」
好在每次宮宴這種場合,蕭惋都是先離席轉轉,王若筱也沒覺得奇怪,點點頭,叮囑蕭惋快些回來。
蕭惋腳步匆匆,若不是周圍宮女太監甚多,恨不得跑起來。
終於走到御花園一處無人之地,蕭惋四下看了看,急切地拿出手中紙團展開。
是溫顧的信。
「一萬大軍圍困數日,幸以脫離險境,現在回京路上,小心皇上。」
蕭惋把短短几句話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鬆了口氣。
原來她收不到溫顧的消息,是因為他被皇上派去的大軍圍困,那一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去幫助溫顧除匪的,而是去除掉溫顧的!
十八年前,皇上為了自己的江山害了她的父親,如今又要用相同的手段害她的丈夫嗎!
幸好溫顧已經脫險回京。
聽見有腳步聲傳來,蕭惋急忙將手中紙張揉成團,緊攥在手中,因紙上內容不能被外人看見,所以不能扔在宮裡。
「長安郡主,您怎麼在這兒啊,皇上正找您呢。」來人是趙公公。
「方才喝了幾杯酒,出來吹吹風,我這就回宴上去。」蕭惋笑了笑,說完便要走。
「長安郡主等等,皇上剛剛身子不舒服,已經離宴了,郡主不必回宴上了。」趙公公說完,讓蕭惋隨他去。
蕭惋只能跟著。
手裡的紙團硌著手心,若是一直拿著,在皇上面前可能會被發現。
蕭惋趁趙公公不備,低頭將紙團塞入口中。
她從未想過有一日會吃紙,忍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味道走了一路,蕭惋心想:「回府之後還是請個大夫看一看,可別吃出什麼毛病。」
「郡主,到了,皇上在裡面等著您呢。」趙公公站定說。
蕭惋一抬頭,發現她正站在太后生前所住的壽康宮門口。
「皇上為何在此處見我?」蕭惋不解。
「這皇上的心思,誰敢揣測,郡主快進去吧,別讓皇上等急了。」趙公公說。
蕭惋進入宮內,皇上正拿著一副畫看,見蕭惋進去,對她招了招手,「你看,這是你五歲時候畫的畫,沒想到太后一直留著,朕剛剛在宴上忽然想念太后,便來看看,誰知在這裡看見這些,就想起你小時候了。」
畫上畫的是湖裡的金魚,筆法稚嫩,一看便知是幼童畫的。
「長安給皇上請安。」蕭惋行過禮後說,「長安記得當年,太后看了這幅畫,說長安沒有天賦。」
「這麼多年的事你還記著。」皇上笑了幾聲,又拿起其他的畫看,「也難怪,太后一手把你養大,教授你琴棋書畫,你與太后感情定然深厚。」
蕭惋不知皇上忽然來此感慨是為什麼,只垂頭聽著。
「若不是太后走得早,你的親事,定是要太后做主的,也不知朕把你許配給溫將軍,是對還是錯。」皇上說到最後,忽然嘆口氣。
「長安,你看看這個。」皇上拿出一本奏摺。
「長安不敢。」女子不得干政,奏摺其實她隨便能看的。
「朕命你看。」
蕭惋看了皇上一眼,終是拿起奏摺看了。
摺子是青州知州所寫,內容是彈劾溫將軍,縱容山匪橫行,與匪首段鴻勾結。
這應當是指段鴻侵占知州府時,知州大人請溫顧驅逐段鴻,但是溫顧和段鴻吃了一頓飯,並未將段鴻驅逐出府那件事,這已經是兩個多月前的事了。
「這不可能,當時長安尚在青州,溫將軍整日忙於築堤之事,怎會和山匪段鴻勾結?」蕭惋合上摺子,厲聲反駁摺子上的內容,「況且之前,知州大人不是說,溫將軍已經將山匪除盡,每日上工築堤嗎?」
這愈發讓蕭惋擔心溫顧在青州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夫人不必太過擔心,將軍身邊還有暗衛,不會出什麼事的。」清風跟隨溫顧多年,也是暗衛出身,對溫顧身邊有多少暗衛很是了解。
蕭惋點點頭,但是心中擔憂並未減少。
青州匪患已經解決,皇上卻遲遲不召那一萬大軍回來,這件事本身很是可疑,且自從蕭惋知道了父親戰死的真相,每次見到皇上,心底的恨意便如藤蔓一般,蔓延至全身,她很不願意見到皇上。
可惜,明日宮宴,她身為長安郡主,定是要進宮參宴的。
*
北羌一戰勝利後,北羌給靖國送來了無數金銀財寶,以表示對靖國的臣服,故而今年的宮宴比往年豐盛許多。
不過沒有了皇后和太子,皇上身邊空空蕩蕩的,更顯得皇上孤家寡人。
蕭惋看著中間歌舞,有些意興闌珊,一個宮女過來倒酒,蕭惋忽然覺得手裡被人塞了東西。
那宮女一直低著頭,規規矩矩倒酒,和其他宮女無異。
蕭惋心跳快了一拍,手心裡的東西像是個紙團。
「惋惋,你怎麼了?」王若筱看了蕭惋一眼,覺得她的神情有些不對。
「哦,沒什麼。」蕭惋此刻已經無心宮宴,只想找個沒人的地方看一看紙上寫了什麼,「我有些悶,出去走走。」
好在每次宮宴這種場合,蕭惋都是先離席轉轉,王若筱也沒覺得奇怪,點點頭,叮囑蕭惋快些回來。
蕭惋腳步匆匆,若不是周圍宮女太監甚多,恨不得跑起來。
終於走到御花園一處無人之地,蕭惋四下看了看,急切地拿出手中紙團展開。
是溫顧的信。
「一萬大軍圍困數日,幸以脫離險境,現在回京路上,小心皇上。」
蕭惋把短短几句話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鬆了口氣。
原來她收不到溫顧的消息,是因為他被皇上派去的大軍圍困,那一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去幫助溫顧除匪的,而是去除掉溫顧的!
十八年前,皇上為了自己的江山害了她的父親,如今又要用相同的手段害她的丈夫嗎!
幸好溫顧已經脫險回京。
聽見有腳步聲傳來,蕭惋急忙將手中紙張揉成團,緊攥在手中,因紙上內容不能被外人看見,所以不能扔在宮裡。
「長安郡主,您怎麼在這兒啊,皇上正找您呢。」來人是趙公公。
「方才喝了幾杯酒,出來吹吹風,我這就回宴上去。」蕭惋笑了笑,說完便要走。
「長安郡主等等,皇上剛剛身子不舒服,已經離宴了,郡主不必回宴上了。」趙公公說完,讓蕭惋隨他去。
蕭惋只能跟著。
手裡的紙團硌著手心,若是一直拿著,在皇上面前可能會被發現。
蕭惋趁趙公公不備,低頭將紙團塞入口中。
她從未想過有一日會吃紙,忍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味道走了一路,蕭惋心想:「回府之後還是請個大夫看一看,可別吃出什麼毛病。」
「郡主,到了,皇上在裡面等著您呢。」趙公公站定說。
蕭惋一抬頭,發現她正站在太后生前所住的壽康宮門口。
「皇上為何在此處見我?」蕭惋不解。
「這皇上的心思,誰敢揣測,郡主快進去吧,別讓皇上等急了。」趙公公說。
蕭惋進入宮內,皇上正拿著一副畫看,見蕭惋進去,對她招了招手,「你看,這是你五歲時候畫的畫,沒想到太后一直留著,朕剛剛在宴上忽然想念太后,便來看看,誰知在這裡看見這些,就想起你小時候了。」
畫上畫的是湖裡的金魚,筆法稚嫩,一看便知是幼童畫的。
「長安給皇上請安。」蕭惋行過禮後說,「長安記得當年,太后看了這幅畫,說長安沒有天賦。」
「這麼多年的事你還記著。」皇上笑了幾聲,又拿起其他的畫看,「也難怪,太后一手把你養大,教授你琴棋書畫,你與太后感情定然深厚。」
蕭惋不知皇上忽然來此感慨是為什麼,只垂頭聽著。
「若不是太后走得早,你的親事,定是要太后做主的,也不知朕把你許配給溫將軍,是對還是錯。」皇上說到最後,忽然嘆口氣。
「長安,你看看這個。」皇上拿出一本奏摺。
「長安不敢。」女子不得干政,奏摺其實她隨便能看的。
「朕命你看。」
蕭惋看了皇上一眼,終是拿起奏摺看了。
摺子是青州知州所寫,內容是彈劾溫將軍,縱容山匪橫行,與匪首段鴻勾結。
這應當是指段鴻侵占知州府時,知州大人請溫顧驅逐段鴻,但是溫顧和段鴻吃了一頓飯,並未將段鴻驅逐出府那件事,這已經是兩個多月前的事了。
「這不可能,當時長安尚在青州,溫將軍整日忙於築堤之事,怎會和山匪段鴻勾結?」蕭惋合上摺子,厲聲反駁摺子上的內容,「況且之前,知州大人不是說,溫將軍已經將山匪除盡,每日上工築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