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長安不敢。」蕭惋低頭說。
其實,小時候,蕭惋曾把這個皇帝舅舅當成父親一般看待,她曾經坐在皇上的膝頭玩耍,那是連皇上親生的公主都不曾有過的,可她一旦想到有可能是皇上害了她的父親,她便覺得幼時的時光,都是皇上心中的愧疚作祟。
「那你是怎麼想的?」皇上看了蕭惋半晌,沉聲問。
「段鴻所言,已經在青州傳開,長安怕歹人之言傳到京城,有損皇上名譽,才提前趕回來和皇上說明此事,還請皇上安心養病,至於山匪段鴻,溫將軍定不會放任其作亂。」蕭惋眉眼低垂,言語恭敬,看著和平日里一般無二。
「長安啊,你是朕看著長大的,朕喜歡你,就像喜歡元陽一樣,如今元陽已經離走了,你以後常常進宮看看朕。」皇上語重心長。
「長安明白,那長安就不打擾皇上了,長安告退。」
從殿內走出來,蕭惋才發覺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夫人,您怎麼樣?」畫扇見蕭惋出來時臉色蒼白,心中甚是擔憂。
「回府吧。」直到坐上馬車,蕭惋一顆心才放下。
剛剛在殿內,皇上咳嗽後,將右手放下時,摸了一下大拇指上的扳指。
這個小習慣,是她幼時觀察到的,皇上一旦起了殺心,便會摸一下手上的扳指。
剛剛,她的話讓皇上起了殺心,皇上在撒謊!
「夫人,您怎麼哭了?」馬車駛出宮門沒多久,畫扇便看見蕭惋流下淚了。
「是真的。」蕭惋無聲流淚,一隻手緊緊握著窗框。
真的是皇上,害了她的父親!
畫扇知道蕭惋進宮是為了什麼,聞言也是心驚。
「那夫人,我們現在怎麼辦?」
」回府之後不要聲張,就連問雪也不能說,一切只像往常一樣便好。「蕭惋擦了擦眼淚,目光看向窗外的天空。
原來父親不是戰死,而是被自己國家的君王害死。
母親的手札上寫著一句父親說過的話:「將者,唯有以身報國,其魂方有所歸。」
不知父親的在天之靈,是否知道他的死,是皇上一手謀劃的。
*
回到府上,蕭惋的情緒已經穩定,看不出來哭過,她命人燒水沐浴,而後吩咐管家,多派人注意平南王府周圍的動靜。
雖然後來她說的話,安撫了皇上,但是皇上既然起了殺心,難保會不相信自己的話,暗中派人監視,也不是做不出來。
「我給將軍寫封信,管家幫我給將軍送過去。」蕭惋在信中講明了皇上的態度,也把自己身處的險境與溫顧講明,同時還讓溫顧留段鴻一命,段鴻手中的兩百多人,根本無法與溫顧的一萬人馬抗衡。
次日,蕭惋去王將軍府上看望王將軍和王伯母,下午和王若筱去戲樓聽戲,她離京幾月,兩人之間有說不完的話,當夜蕭惋直接請王若筱去她府上住。
溫顧不在京城,蕭惋的日子好似回到了出閣之前,整日和小姐妹出去玩樂,或者在家打打牌,這是蕭惋的常態,只有在夜深人靜,蕭惋才卸下白日里的偽裝。
經過護衛幾日的觀察,最近平南王府上果然有幾個人暗中窺探,若是蕭惋料得不假,應當是皇上派的人。
她白日里外出也是為了做給那些人看的,只有皇上真正認為,她相信了自己父親的死和他沒關系,那樣她才能有機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一個月之後,府外監視的人撤了,蕭惋鬆了口氣。
*
溫顧收到蕭惋的信時,正帶著人清理河道。
來送信的人是阿三。
自從北羌一戰,阿三嶄露頭角,立了戰功,現在在軍中小有名氣,溫顧覺得此人有勇有謀,多經磨鍊,是塊領軍打仗的好料子,這次來青州也帶上了阿三。
「將軍,夫人來信了。」
溫顧去洗了手,才接過信。
讀過信之後,溫顧表情凝重,如今蕭惋在京中的情形有些危險。
「皇上派來的一萬人馬還有幾日能到?」溫顧問。
「不出五日便能到了。」阿三回答,隨後又問,「將軍,為何段鴻已經撤走了,還要向朝廷要兵呢?」
段鴻心中信服周流風,雖然如今周流風已經不是將軍了,但是他依然把周流風說的話當成軍令,那場夜談之後,段鴻就帶著人從知州府中撤回到山中,沒兩日就把一群山匪解散,讓他們各自下山找營生,不要再繼續做些偷雞摸狗的事。
可是溫顧在得知皇上派了兵後,並沒和皇上說明此事。
「若我猜得不錯,就算沒有段鴻一事,這一萬人馬,還是會來。」溫顧將信小心收好。
「將軍,此言何意?」阿三不明白。
「等這一萬人到了,你就明白了。」溫顧笑了笑。
當夜,溫顧讓阿三盯著河道,自己騎馬回了山莊。
蕭惋不在山莊,女兒只有乳娘和半香照顧,溫顧放心不下,每隔幾日就會回山莊看看。
蕭承歡驟然離開母親很不習慣,可是她的適應能力很強,沒過幾日就摸清了溫顧回山莊的規律,每日傍晚都會讓乳娘和半香帶著她,去院門口守著,看見溫顧時就樂得拍手。
其實,小時候,蕭惋曾把這個皇帝舅舅當成父親一般看待,她曾經坐在皇上的膝頭玩耍,那是連皇上親生的公主都不曾有過的,可她一旦想到有可能是皇上害了她的父親,她便覺得幼時的時光,都是皇上心中的愧疚作祟。
「那你是怎麼想的?」皇上看了蕭惋半晌,沉聲問。
「段鴻所言,已經在青州傳開,長安怕歹人之言傳到京城,有損皇上名譽,才提前趕回來和皇上說明此事,還請皇上安心養病,至於山匪段鴻,溫將軍定不會放任其作亂。」蕭惋眉眼低垂,言語恭敬,看著和平日里一般無二。
「長安啊,你是朕看著長大的,朕喜歡你,就像喜歡元陽一樣,如今元陽已經離走了,你以後常常進宮看看朕。」皇上語重心長。
「長安明白,那長安就不打擾皇上了,長安告退。」
從殿內走出來,蕭惋才發覺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夫人,您怎麼樣?」畫扇見蕭惋出來時臉色蒼白,心中甚是擔憂。
「回府吧。」直到坐上馬車,蕭惋一顆心才放下。
剛剛在殿內,皇上咳嗽後,將右手放下時,摸了一下大拇指上的扳指。
這個小習慣,是她幼時觀察到的,皇上一旦起了殺心,便會摸一下手上的扳指。
剛剛,她的話讓皇上起了殺心,皇上在撒謊!
「夫人,您怎麼哭了?」馬車駛出宮門沒多久,畫扇便看見蕭惋流下淚了。
「是真的。」蕭惋無聲流淚,一隻手緊緊握著窗框。
真的是皇上,害了她的父親!
畫扇知道蕭惋進宮是為了什麼,聞言也是心驚。
「那夫人,我們現在怎麼辦?」
」回府之後不要聲張,就連問雪也不能說,一切只像往常一樣便好。「蕭惋擦了擦眼淚,目光看向窗外的天空。
原來父親不是戰死,而是被自己國家的君王害死。
母親的手札上寫著一句父親說過的話:「將者,唯有以身報國,其魂方有所歸。」
不知父親的在天之靈,是否知道他的死,是皇上一手謀劃的。
*
回到府上,蕭惋的情緒已經穩定,看不出來哭過,她命人燒水沐浴,而後吩咐管家,多派人注意平南王府周圍的動靜。
雖然後來她說的話,安撫了皇上,但是皇上既然起了殺心,難保會不相信自己的話,暗中派人監視,也不是做不出來。
「我給將軍寫封信,管家幫我給將軍送過去。」蕭惋在信中講明了皇上的態度,也把自己身處的險境與溫顧講明,同時還讓溫顧留段鴻一命,段鴻手中的兩百多人,根本無法與溫顧的一萬人馬抗衡。
次日,蕭惋去王將軍府上看望王將軍和王伯母,下午和王若筱去戲樓聽戲,她離京幾月,兩人之間有說不完的話,當夜蕭惋直接請王若筱去她府上住。
溫顧不在京城,蕭惋的日子好似回到了出閣之前,整日和小姐妹出去玩樂,或者在家打打牌,這是蕭惋的常態,只有在夜深人靜,蕭惋才卸下白日里的偽裝。
經過護衛幾日的觀察,最近平南王府上果然有幾個人暗中窺探,若是蕭惋料得不假,應當是皇上派的人。
她白日里外出也是為了做給那些人看的,只有皇上真正認為,她相信了自己父親的死和他沒關系,那樣她才能有機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一個月之後,府外監視的人撤了,蕭惋鬆了口氣。
*
溫顧收到蕭惋的信時,正帶著人清理河道。
來送信的人是阿三。
自從北羌一戰,阿三嶄露頭角,立了戰功,現在在軍中小有名氣,溫顧覺得此人有勇有謀,多經磨鍊,是塊領軍打仗的好料子,這次來青州也帶上了阿三。
「將軍,夫人來信了。」
溫顧去洗了手,才接過信。
讀過信之後,溫顧表情凝重,如今蕭惋在京中的情形有些危險。
「皇上派來的一萬人馬還有幾日能到?」溫顧問。
「不出五日便能到了。」阿三回答,隨後又問,「將軍,為何段鴻已經撤走了,還要向朝廷要兵呢?」
段鴻心中信服周流風,雖然如今周流風已經不是將軍了,但是他依然把周流風說的話當成軍令,那場夜談之後,段鴻就帶著人從知州府中撤回到山中,沒兩日就把一群山匪解散,讓他們各自下山找營生,不要再繼續做些偷雞摸狗的事。
可是溫顧在得知皇上派了兵後,並沒和皇上說明此事。
「若我猜得不錯,就算沒有段鴻一事,這一萬人馬,還是會來。」溫顧將信小心收好。
「將軍,此言何意?」阿三不明白。
「等這一萬人到了,你就明白了。」溫顧笑了笑。
當夜,溫顧讓阿三盯著河道,自己騎馬回了山莊。
蕭惋不在山莊,女兒只有乳娘和半香照顧,溫顧放心不下,每隔幾日就會回山莊看看。
蕭承歡驟然離開母親很不習慣,可是她的適應能力很強,沒過幾日就摸清了溫顧回山莊的規律,每日傍晚都會讓乳娘和半香帶著她,去院門口守著,看見溫顧時就樂得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