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不過這二人沒沉寂太久,溫顧給女兒慶祝完生辰的第二日,城內便出了事。
山上的山匪攻進城內,闖進當地知州的府邸,將知州一家趕了出去,霸占了知州府,並放出消息,當今皇上昏聵無能,殘害忠良,百姓日子苦不堪言,他們要起義,推翻當今皇上,救百姓於水火。
起義軍規模不大,不過兩百個人,段鴻是領頭的,帶著人就住在知州府里,每日都派人上街巡邏。
要說區區兩百人,應當成不了什麼氣候,不過,這件事發生之後,無論是百姓,還是當地的其他官員,竟無一人去關心知州大人的死活,不禁對段鴻的做法視而不見,竟然隱隱還有偏幫的意思。
段鴻之所以敢明目張胆霸占知州府,就是因為這個知州平日不做好事,整日欺男霸女,胡作非為,當地百姓十分痛恨,見知州被人如此驅逐,無不拍手稱快。
知州大人無法,帶著一家老小去找了溫顧,求溫顧派人將段鴻這廝活捉,押送到京城。
溫顧得知段鴻如此做派,倒是和幼時記憶中的一個人對上號。
他十歲的時候,記得周將軍身邊,有一個人,山匪出身,平日裡最是痛恨荼毒百姓的不良官員,當初周將軍就是派這個人做了探子,去前方刺探消息,結果那人回來謊報軍情,周將軍才決定領兵追擊敵軍,最終戰死。
若段鴻真是這個人,那他倒要去會會他。
青州的駐兵五百人,不過這五百人形同虛設,既沒有武器又沒有盔甲,因為當初朝廷撥下來的糧餉都被知州大人扣下了,底下的兵連個響都沒聽見。
而且這些兵平時極其鬆散,一到需要用他們的時候,也排不上什麼用場,不過拿來充充場面還是可以的。
溫顧讓知州把當地駐兵調過來,他率領這些兵進城,將知州府團團圍住。
段鴻知道溫顧在青州,他也知道自己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溫顧一定會來,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
「溫將軍,到府內一敘吧。」
眼前的段鴻,和幾個月前被關在柴房裡的人大相逕庭,鬍子颳了個乾淨,身上的衣裳像是在知州府上搜刮的,但穿著倒還合身。
到了府內,段鴻命人上了一桌子菜,對溫顧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記得,你被周將軍救下的時候才八歲,個子也不高,人也瘦弱,但是貌相很好,當時軍中有人因為這個,一見你就欺負你,說你長得像女孩子,你就每天用地上的土、泥,把自己的臉塗得髒兮兮的,覺得這樣就沒人欺負你了。」
這番話,倒是讓溫顧想起了自己剛被周將軍救下的那段日子。
當時,家鄉鬧饑荒,他每日有了上頓沒下頓,吃不飽穿不暖,人瘦得不像樣,周將軍救下他之後,給了他一個饅頭,帶著他回到軍中。
他人小,力氣也小,驟然離開父母,進到陌生的環境,幹什麼都不自在。
周將軍不能時時把他帶在身邊,他一個人的時候,有人跑來說他長得像女子,笑他連劍都拿不起來,他氣不過和人打架,總是輸。
後來他厭棄自己的長相,又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跟著周將軍好好學功夫,這才拒絕了周將軍給他找養父母,之後便一直留在軍中。
段鴻並不是周將軍的親信,所以他對段鴻幾乎沒什麼印象,今日見了,想起他是當年的探子,念及周將軍的死,和他有很大的關系,故而也沒什麼好臉色。
「你欺侮朝廷命官,侵占他人府宅,已經觸犯了王法,我勸你還是迷途知返,去官府自首吧。」溫顧說。
段鴻聽後哈哈大笑,笑的時候習慣性地去摸鬍子,摸了個空,想起自己把鬍子颳了,便只摸了摸下巴,「我要是怕官府,也不會帶著弟兄上山為匪,且知州大人為官不正,我這麼做是為民除害,你要是不信,去外面問問百姓,我可曾傷過百姓一分一毫?」
他確實有說這話的底氣,他住進知州府後,每日巡邏的人在街上看見不平之事,都會上去主持公道,百姓們對他的評價還挺高的。
「知州大人犯了錯,自會有上面的官員處罰,你以這種方式為民除害,不太妥當吧。」
段鴻笑了一聲說:「我也自知此舉不當,可是如今靖國上樑不正下梁歪,知州大人為非作歹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麼多年了,上面的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貪官越做越大,百姓苦不堪言。既然上面的人不作為,我們下面的百姓,就要自己為自己討回公道,且我這麼做,除了為了百姓,還為了早已身死的周將軍,溫將軍,你想不想知道周將軍當年,到底是什麼死的?」
段鴻的話,掉足了溫顧的胃口,溫顧不急不緩喝了杯酒,「願聞其詳。」
「當年,戰前一夜,有人找到我,說是只要我幫忙傳個消息,就給我一千兩銀子。我跟了周將軍六年,拼死拼活,朝廷下派的銀子卻越來越少。當時我娘重病,無錢醫治,要是有了這筆錢,我就能買得起最好的藥材,治好我娘的病了,於是我鬼迷心竅,答應下來。第二日,我照著那個人說的,在周將軍派我去刺探敵情的時候,和周將軍說了假消息,我原以為,周將軍帶人前去追擊敵軍,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無功而返。誰知,前方早有敵軍埋伏著,周將軍因此遇難,還有無數將士殞命,當時我被發生的事嚇傻了,伺機逃走,原來說好的一千兩銀子也沒有拿到,反而有無數場刺殺等著我。「
山上的山匪攻進城內,闖進當地知州的府邸,將知州一家趕了出去,霸占了知州府,並放出消息,當今皇上昏聵無能,殘害忠良,百姓日子苦不堪言,他們要起義,推翻當今皇上,救百姓於水火。
起義軍規模不大,不過兩百個人,段鴻是領頭的,帶著人就住在知州府里,每日都派人上街巡邏。
要說區區兩百人,應當成不了什麼氣候,不過,這件事發生之後,無論是百姓,還是當地的其他官員,竟無一人去關心知州大人的死活,不禁對段鴻的做法視而不見,竟然隱隱還有偏幫的意思。
段鴻之所以敢明目張胆霸占知州府,就是因為這個知州平日不做好事,整日欺男霸女,胡作非為,當地百姓十分痛恨,見知州被人如此驅逐,無不拍手稱快。
知州大人無法,帶著一家老小去找了溫顧,求溫顧派人將段鴻這廝活捉,押送到京城。
溫顧得知段鴻如此做派,倒是和幼時記憶中的一個人對上號。
他十歲的時候,記得周將軍身邊,有一個人,山匪出身,平日裡最是痛恨荼毒百姓的不良官員,當初周將軍就是派這個人做了探子,去前方刺探消息,結果那人回來謊報軍情,周將軍才決定領兵追擊敵軍,最終戰死。
若段鴻真是這個人,那他倒要去會會他。
青州的駐兵五百人,不過這五百人形同虛設,既沒有武器又沒有盔甲,因為當初朝廷撥下來的糧餉都被知州大人扣下了,底下的兵連個響都沒聽見。
而且這些兵平時極其鬆散,一到需要用他們的時候,也排不上什麼用場,不過拿來充充場面還是可以的。
溫顧讓知州把當地駐兵調過來,他率領這些兵進城,將知州府團團圍住。
段鴻知道溫顧在青州,他也知道自己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溫顧一定會來,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
「溫將軍,到府內一敘吧。」
眼前的段鴻,和幾個月前被關在柴房裡的人大相逕庭,鬍子颳了個乾淨,身上的衣裳像是在知州府上搜刮的,但穿著倒還合身。
到了府內,段鴻命人上了一桌子菜,對溫顧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記得,你被周將軍救下的時候才八歲,個子也不高,人也瘦弱,但是貌相很好,當時軍中有人因為這個,一見你就欺負你,說你長得像女孩子,你就每天用地上的土、泥,把自己的臉塗得髒兮兮的,覺得這樣就沒人欺負你了。」
這番話,倒是讓溫顧想起了自己剛被周將軍救下的那段日子。
當時,家鄉鬧饑荒,他每日有了上頓沒下頓,吃不飽穿不暖,人瘦得不像樣,周將軍救下他之後,給了他一個饅頭,帶著他回到軍中。
他人小,力氣也小,驟然離開父母,進到陌生的環境,幹什麼都不自在。
周將軍不能時時把他帶在身邊,他一個人的時候,有人跑來說他長得像女子,笑他連劍都拿不起來,他氣不過和人打架,總是輸。
後來他厭棄自己的長相,又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跟著周將軍好好學功夫,這才拒絕了周將軍給他找養父母,之後便一直留在軍中。
段鴻並不是周將軍的親信,所以他對段鴻幾乎沒什麼印象,今日見了,想起他是當年的探子,念及周將軍的死,和他有很大的關系,故而也沒什麼好臉色。
「你欺侮朝廷命官,侵占他人府宅,已經觸犯了王法,我勸你還是迷途知返,去官府自首吧。」溫顧說。
段鴻聽後哈哈大笑,笑的時候習慣性地去摸鬍子,摸了個空,想起自己把鬍子颳了,便只摸了摸下巴,「我要是怕官府,也不會帶著弟兄上山為匪,且知州大人為官不正,我這麼做是為民除害,你要是不信,去外面問問百姓,我可曾傷過百姓一分一毫?」
他確實有說這話的底氣,他住進知州府後,每日巡邏的人在街上看見不平之事,都會上去主持公道,百姓們對他的評價還挺高的。
「知州大人犯了錯,自會有上面的官員處罰,你以這種方式為民除害,不太妥當吧。」
段鴻笑了一聲說:「我也自知此舉不當,可是如今靖國上樑不正下梁歪,知州大人為非作歹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麼多年了,上面的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貪官越做越大,百姓苦不堪言。既然上面的人不作為,我們下面的百姓,就要自己為自己討回公道,且我這麼做,除了為了百姓,還為了早已身死的周將軍,溫將軍,你想不想知道周將軍當年,到底是什麼死的?」
段鴻的話,掉足了溫顧的胃口,溫顧不急不緩喝了杯酒,「願聞其詳。」
「當年,戰前一夜,有人找到我,說是只要我幫忙傳個消息,就給我一千兩銀子。我跟了周將軍六年,拼死拼活,朝廷下派的銀子卻越來越少。當時我娘重病,無錢醫治,要是有了這筆錢,我就能買得起最好的藥材,治好我娘的病了,於是我鬼迷心竅,答應下來。第二日,我照著那個人說的,在周將軍派我去刺探敵情的時候,和周將軍說了假消息,我原以為,周將軍帶人前去追擊敵軍,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無功而返。誰知,前方早有敵軍埋伏著,周將軍因此遇難,還有無數將士殞命,當時我被發生的事嚇傻了,伺機逃走,原來說好的一千兩銀子也沒有拿到,反而有無數場刺殺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