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知不知道,如今越國人已經漢化改革,鐵騎一日強似一日,象州周邊部族也虎視眈眈,如若咱們再不圖強,遲早被人瓜分欺凌!而你這沒根骨的東西,居然本末倒置,用田地去討好宗親,賄賂大臣,怎麼,將來越國人打來,你是不是也要割地求和?」

  李璋被睦兒的連番質問弄得怔住,立馬反駁:「你胡說,我、我不會……」

  「你不會什麼?」

  睦兒腳踩住李璋的臉,不屑地呸了口,冷聲叱道:「沒根骨的東西,若你為帝,我必造反!」

  第200章 廣寒宮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

  殿裡忽然陷入出奇的安靜, 諸臣沒一個敢站出來替李璋說話。

  李昭閉眼,頭靠在軟枕上不言語,他呼吸得不順暢, 看起來很難受, 而袁文清則抱著他的官帽,站在睦兒和李璋兄弟跟前, 低下頭啜泣。

  事到如今,我想最難過的還是李昭和袁文清。

  這裡邊的摻雜著太多事、太多情、太多恨, 看李璋如此冥頑不靈的樣子, 看來是說不通了。

  初審過後, 那就是漫漫無期地二審、三審、四審, 謀逆大案,勢必牽連甚廣。猶記得二十六年前先帝廢立太子, 就是鬧了這麼一場,如今李昭這一朝也重蹈覆轍。

  我起身走到李昭跟前,用帕子輕輕幫他擦額上的虛汗, 輕聲道:「接下來的事就交給三司辦去,你身子不好, 快回偏殿歇息吧。」

  「嗯。」

  李昭長長地出了口氣, 他拍了下我的手, 讓我放心, 隨之又陷入了沉默。

  良久, 李昭輕抬兩指, 薄唇打顫, 抬眼看了下一旁侍立著的大太監施周,虛弱道:「念吧。」

  施周腿微曲,雙手虛扶住李昭, 應承道:「是。」

  只見施周偷摸用指頭揩去淚,往前走了數步,立在金階之上,從袖中取出封早已擬好的諭旨,高高舉起,他甩了下拂塵,環視了圈四周,待眾臣都躬身站好後,揚聲道:

  「陛下有旨,李璋謀逆案,依章程交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審查,依法處決,但三司也當秉承本朝慎刑之責,對犯官親眷及宗族中不涉事之人,寬大量刑處理。」

  念到這兒,施周望向禮部尚書羊羽棠,朗聲道:「有罪當責,有功必賞,此番朕遭厄難、朝綱蒙塵,諸部閣重臣勇於擔當,乃國之棟樑也,其中,撫鸞司黃梅、北鎮撫司千戶申定雄、太醫院院判杜仲、威風營小將武寧等人居功甚偉,禮部酌情予以封賞。」

  最後,施周轉身面向遠處角落裡的李璋,眉頭微蹙,高聲道:「皇長子李璋謀逆,證據確鑿,本該賜鴆毒,然先祖曾有遺訓,凡我李氏子孫不得自相殘殺。現將李璋從宗譜中除名,廢為庶人,賜姓逆,築高牆,其闔家圈禁,派重兵把守,非死不得解禁。」

  我一怔,不禁嘆了口氣,這懲處對心高氣傲的李璋的確很重,而且他妻妾子女這輩子也折進去了。

  不過李昭到底仁慈,還是留了這小子一命。

  我下意識朝李璋看去,他聽到諭旨後顯然也是愣了片刻神兒,忽然冷笑,進而狂笑,呸地吐了口血唾沫,胳膊撐著牆踉踉蹌蹌地站起,身子左搖右晃,怨毒地盯著李昭,不屑地挑眉一笑:

  「哦,知道了。」

  說罷這話,李璋朝皇帝揮了揮手,自顧自往出走,口中發出鷂子般刺耳又癲狂的笑:「庶人逆璋這就去蹲圈裡,走了。」

  說實話,如果睦兒三兄弟若是這般忤逆不孝,我早都一耳光打下去了。

  我厭煩地瞪了眼李璋,就在此時,我聽見跟前的小太監驚慌地呼喊:「陛下暈過去了,快!快!杜太醫呢?」

  我急忙轉身,果然發現李昭唇角和鼻下又流出了血,整個人癱軟在龍椅上。

  那瞬間我腦中一片空白,若是李昭被那孽障氣出個好歹來,我可不會手下留情。

  慌亂之間,我看見群臣和睦兒等人都沖了上來,而杜太醫父子也著急地呼喊:「快將陛下抬回偏殿!」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跟著跑回的偏殿,只看見杜太醫父子焦急地讓太監將無關人等攆出去,說要專心替陛下施針……兒子護在我跟前,一個勁兒勸我別著急,爹爹肯定會沒事的。

  ……

  夜闌寂靜,硝煙起又平。

  這座百年孤城被喧鬧了幾日,再次沉沉入睡,只有夜蟲還在輕聲細語,仿佛在笑談這人世百態和聚散離合。

  偏殿裡點了數盞宮燈,博山爐中點了些能讓人凝神靜氣的道遠香,諸位重臣皆焦急地立在數步之外,靜靜地等著李昭平安的消息。

  外頭的一眾犯官、犯婦和罪將該入獄的入獄、該審查的審查、該圈禁的圈禁,而袁文清並未離開,也沒有進偏殿,他一直跪在殿外,請罪。

  這才只是個開始。

  我坐在床邊,不安地守著李昭,他這會兒昏迷著,臉色甚差。

  杜老爺子上了年紀,眼神不太好,坐在床邊的小杌子上,盯著杜仲給陛下施針,他時不時地給旁邊立著的幾位太醫念藥方,說陛下體內餘毒未清,視力受損,趕明兒要開始給陛下藥浴,這樣能恢復得快些。

  我心裡擔心李昭,什麼話都不想說、也不想問,默默落淚。

  睦兒站在我身後,手按在我肩上,勸我莫要擔憂,杜太醫都說了,爹爹方才只是被那孽障氣得血氣上涌,這才暈倒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