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有些事,你想明白了不見得就能按著你的心意來。

  喻軒歸朝不過幾日, 惠仁帝便樂呵呵地將下了賜婚聖旨,指給喻軒的貴女也並非此前說到的幾家,而是正兒八經的許家嫡女。

  看著當朝謝恩的端王與喜上眉梢的許家大爺,文武百官一時間有些搞不懂御座上的惠仁帝是真心實意,還是另有深意。

  畢竟惠仁帝至今未立太子,便是怕朝臣與皇子勾結。

  給賢王選的正妃,也不過是四品京官的嫡女,且此人是清流一派,出生寒門毫無背景。

  為的就是限制成年皇子的勢力,以免對他坐下的皇位產生威脅。

  結果輪到端王,正妃直接提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僅如此,許家與端王還沾親帶故。

  這到底是端王聖眷未消,還是惠仁帝另有打算。

  若是前者,莫不是皇上在給端王鋪路。

  這麼一想,不少人看著端王的眼神都熱切了幾分,而前些日子因萬民書被封王的喻蘇瞬間被朝中的一些牆頭草拋之腦後。

  也不怪眾人多想。

  喻軒子嗣艱難一事,終歸只有幾人知道內情,便是下藥的德妃,也想不到喻軒會因此壞了身子。

  畢竟那藥對身體康健的普通人來講,就是比尋常春.藥藥性稍烈,多發泄幾次排出藥性便好。

  唯有用在體弱之人身上,才會損了根本。

  喻蘇回宮後,隔三差五便要叫太醫,又有喻軒與裴子坤那個假國師以為雙生蠱仍在蠶食靈氣。

  是以喻蘇體弱,便成了眾人共同的認知。

  有道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德妃與許妃都想著算計喻蘇,結果到頭來,不過稍微做了些事,便讓兩人撕破了臉皮。

  至於賜婚一事,不過是惠仁帝聽從了許妃的建議。

  端王到了年齡,不賜婚未免太過奇怪,可若是指了別家,新婚夜喻軒不行,豈不是自曝短處,但許家卻是不同,許家乃是端王舅家,若是鬧出來,許家不僅討不到好,還會自斷生路。

  許清雅便是捏住了這一點,所以此前才會讓人帶話給許家大爺。

  被蒙在鼓裡的許家人,接到賜婚聖旨還在歡天喜地。

  既高興能徹底綁住端王,又感嘆於自家女兒的能力,竟是能讓惠仁帝答應賜婚。

  殊不知許清雅已經把他們算計得明明白白。

  而惠仁帝作為幫手,心中也不是沒有盤算。

  端王子嗣艱難是事實,子嗣艱難便絕了他被封太子的可能,這時許妃又主動要求讓許家嫡女嫁與端王。

  惠仁帝以己度人,若是他知道自家女兒嫁給了一個壞了身子的人,翻臉都是輕的,許妃這一出,可不是斷了自己與許家的情分。

  如此,許妃和端王還能有什麼威脅。

  然而惠仁帝不知道的是,許清雅比他想的還要狠。

  賜婚的旨意傳進後宮時,德妃正與在御花園中偶遇的許清雅一道品茶。

  聽到惠仁帝將許家嫡女賜給端王作正妃,許清雅面露得色,李慧茹陷些沒控制住自己,上前抓花許清雅的臉。

  「恭喜妹妹。」李慧茹言不由衷。

  「原本我還怕皇上不答應,沒想到最後還是同意了。」許清雅嬌笑出聲,「姐姐,這賜婚得旨意下來,還要好多事要籌備,我便不在這陪姐姐賞景了。」

  「應當的,端王大婚,妹妹可要勞累一段時間了,就是需得注意身體,若是累倒了,可得不償失。」

  李慧茹話中帶刺,就差沒直接詛咒許清雅病得起不了身。

  許清雅冷了臉,「不勞姐姐操心,妹妹先告退了。」

  兩人的交鋒告一段落,李慧茹也沒了賞景的心思,「我說今日怎麼會見到她,原是在這等著我呢。」

  「回宮,這日頭曬得慌。」

  *

  端王大婚提上日程,宮中也因此多了些喜氣。

  近來事事順心,惠仁帝不免想起宓葳蕤所說的回陽丹。

  這日針灸結束後,惠仁帝留下宓葳蕤與朱濟善,先是問兩人他身體恢復的如何,待得到兩人的回答後,舒暢地說道:「既然朕的病情已不會反覆,那國師打算何時出發去玉憐山?」

  「回皇上,臣打算五日後出發。」宓葳蕤道。

  「甚好,甚好。」惠仁帝撫著鬍鬚頷首,「不過玉憐山靠近邊關,與大夏接壤,國師的安危朕甚為擔憂,是以此行除過三十精兵,朕還會派五名暗衛隨行,以保國師安危。」

  惠仁帝此舉,確實有擔心宓葳蕤的成分在,但除此之外,也有監視的意思。

  宓葳蕤對惠仁帝的防備並不在意,開口立下保證,將話說的極為漂亮。

  「謝皇上隆恩,臣必不負所托,為皇上帶回瑤仙草。」

  這句話果然讓惠仁帝聽著高興的很,直夸宓葳蕤忠心可嘉。

  朱濟善站在一旁,看惠仁帝的一臉輕鬆愉悅,臉上帶著笑,心裡卻沒那麼樂觀,想起宓葳蕤前幾日私下裡交給他用來吊命的丹藥…只希望這東西沒機會用得上。

  「朱院使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朕看你一臉為難。」惠仁帝與宓葳蕤說著說著,又將一言不發的朱濟善提溜了出來。

  「臣並未覺得不妥。」朱濟善懇切道。

  「那你為何一臉愁容。」

  惠仁帝現在的情緒頗有些陰晴不定,見朱濟善神情難言,便有些不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