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然後又各大五十大板地說道:“你這孩子也是,你說你哪次出去不是嚇得朕和你母后膽戰心驚的?”
坐在一旁的金康帝有些心疼自己弟弟,好容易回來,不被安慰就算了,還被父母說,也不知道委屈不。
於是趕緊和稀泥道:“父皇、母后,小七和小九回來就好,這過去的就過去了,咱們說些開心的,正好皇后也準備好了家宴,咱們先過去吧?”
金明帝趕緊說道:“策兒說的很對,走,咱們先去吃飯,然後讓小七他們好好歇歇,有什麼話,回頭再說。”
自家從小疼到大的親弟弟回來,金康帝自然是命人把酒宴儘量往完美了弄,皇后因為對這小叔子的感激,也是一點兒一件也沒有,完全盡心盡力的。
這些年也不知道是金康帝有意控制,還是緣分的問題,儘管皇上為了平衡朝政,現在後宮裡也有了幾個妃子,可是,卻只有皇后生下了兩子一女。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皇后在這方面,真的沒有動過手腳。
儘管前朝很多大臣提出意見,卻也都沒有辦法。總不能說,皇上愛重皇后,宮裡的妃嬪相當於擺設是錯的吧?
要知道,帝後相合,這才是百姓之福,人太上皇和太后都沒說什麼,你們跟著說,那不是沒事兒欠收拾嗎?
因此,就連最願意沒事兒找事兒的御史們,對此也沒有辦法,畢竟,人皇上不缺妃嬪,至於睡哪個,難道還得經過你們批准?
再加上,皇帝已經子女雙全,對嫡子的重視,也早就不是秘密,這樣的情況下,若無意外,嫡子繼承皇位,應該也是板上釘釘的。
一看這情況,稍微懂得些人家,立即打消了把家裡女孩兒送進宮的心思,畢竟,這很可能是害的自家女孩兒坐冷板凳就算了,還會因此糟了皇后一族的厭惡,讓下任皇帝厭惡。
當然,有看的明白的,自然也就有看不明白的,否則,金康帝後宮的妃子就不會出現了,畢竟,你若無意,皇家也不會強人所難的將人納入後宮,尤其是做為皇帝不可能缺女人。
不管原本女子的性格是什麼樣的,但長久被困後宮,又得不到皇帝的寵愛,這女人心裡的壓抑,遲早會將人逼瘋。
而且,送進宮的女孩兒,也多是花骨朵兒般的年齡,最大的不會超過二八年華,卻進宮就開始守活寡不說,還要看著別的女人,被自己名義上的丈夫疼愛有加,而她們卻還得行禮問安,心裡如何能平衡?
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金康帝本就是那個性子,對寵幸妃嬪沒有興趣兒,大家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皇上可不是拿皇后做擋箭牌,本身清心寡欲,一心撲在政務上,人家那是真的寵,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皇子和皇女的出生。
說這些,其實本身跟司徒箏沒有關係,但是,這些嫉妒起來的女人們凝成了一股繩一起攻擊皇后就破壞了司徒箏的性子。
其實她們也沒做什麼,畢竟皇后是她們的主子娘娘,皇上還完全站在皇后這邊兒,人太后也沒有打壓兒媳婦爭權的心思,所以,她們也只是發酸的說些醋話。
要是平時,太后雖然沒有心情抬舉她們跟皇后打擂台,但同樣的也不會管這些女人們拈酸吃醋的事情,在她看來,這些女人的戰場,本就不歸她管。
要是皇后在這樣大好的局面下,卻連鎮壓住下面的這本事都沒有,還不如趁早退位讓賢了。
但是今天卻不一樣,這可是她小兒子的接風宴,別看周太后自己對兒子那是百般嫌棄,但真要說起來,她和普通百姓真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司徒箏是她的小兒子,自然是心尖上的,更何況,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相比於穩重的長子,這個從出生開始就讓她操碎了心,卻又貼心地讓人心疼的孩子,自然是放入了更多的心思。
更何況,周太后心裡明白,沒有這個小兒子,策兒的皇位未必這麼輕鬆就會繼承,她和太上皇也同樣不會有現在的融洽,那甄氏就是他們心裡的一根刺兒,所以,這個兒子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是她的福星。
所以,在司徒箏不滿地皺眉的時候,周太后難得動怒,甚至直接將人完全驅逐。
這還不算,太上皇甚至還說道:“皇帝,怎麼搞得,小七、小九回來,咱們這是家宴,作甚把這些不相干的玩意也弄來?晦氣!”
金康帝絲毫沒有抱怨之類的不開心的意思,只是低眉順眼地說道:“父皇說的是,是兒臣的錯。”
皇后微不可查的勾了一下嘴角,用帕子遮了一下之後說道:“父皇,母后,這事兒怨不得皇上,都是兒臣地錯,想著妹妹們也沒見過兩位小叔,這才允了她們。”
太后雖然知道這裡有皇后的小心思,她很不滿皇后拿自己兒子作伐子收拾這些女人,卻也知道,這些女人,按照品級確實該出席這樣的場合。
於是淡淡地說道:“算了,沒得為這些不相干的人,壞了興致,只是,以後家宴就不要讓這些上不得台面的出來了。”
皇后很是愉悅地答應了,皇上有些無奈又縱容地看了皇后一眼,也笑著答應道:“母后說的很是。”
宮中是沒有秘密的,家宴的事情又沒有人去封口,皇后更是有意放出去,沒有女人是喜歡分享自己的丈夫的。
坐在一旁的金康帝有些心疼自己弟弟,好容易回來,不被安慰就算了,還被父母說,也不知道委屈不。
於是趕緊和稀泥道:“父皇、母后,小七和小九回來就好,這過去的就過去了,咱們說些開心的,正好皇后也準備好了家宴,咱們先過去吧?”
金明帝趕緊說道:“策兒說的很對,走,咱們先去吃飯,然後讓小七他們好好歇歇,有什麼話,回頭再說。”
自家從小疼到大的親弟弟回來,金康帝自然是命人把酒宴儘量往完美了弄,皇后因為對這小叔子的感激,也是一點兒一件也沒有,完全盡心盡力的。
這些年也不知道是金康帝有意控制,還是緣分的問題,儘管皇上為了平衡朝政,現在後宮裡也有了幾個妃子,可是,卻只有皇后生下了兩子一女。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皇后在這方面,真的沒有動過手腳。
儘管前朝很多大臣提出意見,卻也都沒有辦法。總不能說,皇上愛重皇后,宮裡的妃嬪相當於擺設是錯的吧?
要知道,帝後相合,這才是百姓之福,人太上皇和太后都沒說什麼,你們跟著說,那不是沒事兒欠收拾嗎?
因此,就連最願意沒事兒找事兒的御史們,對此也沒有辦法,畢竟,人皇上不缺妃嬪,至於睡哪個,難道還得經過你們批准?
再加上,皇帝已經子女雙全,對嫡子的重視,也早就不是秘密,這樣的情況下,若無意外,嫡子繼承皇位,應該也是板上釘釘的。
一看這情況,稍微懂得些人家,立即打消了把家裡女孩兒送進宮的心思,畢竟,這很可能是害的自家女孩兒坐冷板凳就算了,還會因此糟了皇后一族的厭惡,讓下任皇帝厭惡。
當然,有看的明白的,自然也就有看不明白的,否則,金康帝後宮的妃子就不會出現了,畢竟,你若無意,皇家也不會強人所難的將人納入後宮,尤其是做為皇帝不可能缺女人。
不管原本女子的性格是什麼樣的,但長久被困後宮,又得不到皇帝的寵愛,這女人心裡的壓抑,遲早會將人逼瘋。
而且,送進宮的女孩兒,也多是花骨朵兒般的年齡,最大的不會超過二八年華,卻進宮就開始守活寡不說,還要看著別的女人,被自己名義上的丈夫疼愛有加,而她們卻還得行禮問安,心裡如何能平衡?
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金康帝本就是那個性子,對寵幸妃嬪沒有興趣兒,大家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皇上可不是拿皇后做擋箭牌,本身清心寡欲,一心撲在政務上,人家那是真的寵,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皇子和皇女的出生。
說這些,其實本身跟司徒箏沒有關係,但是,這些嫉妒起來的女人們凝成了一股繩一起攻擊皇后就破壞了司徒箏的性子。
其實她們也沒做什麼,畢竟皇后是她們的主子娘娘,皇上還完全站在皇后這邊兒,人太后也沒有打壓兒媳婦爭權的心思,所以,她們也只是發酸的說些醋話。
要是平時,太后雖然沒有心情抬舉她們跟皇后打擂台,但同樣的也不會管這些女人們拈酸吃醋的事情,在她看來,這些女人的戰場,本就不歸她管。
要是皇后在這樣大好的局面下,卻連鎮壓住下面的這本事都沒有,還不如趁早退位讓賢了。
但是今天卻不一樣,這可是她小兒子的接風宴,別看周太后自己對兒子那是百般嫌棄,但真要說起來,她和普通百姓真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司徒箏是她的小兒子,自然是心尖上的,更何況,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相比於穩重的長子,這個從出生開始就讓她操碎了心,卻又貼心地讓人心疼的孩子,自然是放入了更多的心思。
更何況,周太后心裡明白,沒有這個小兒子,策兒的皇位未必這麼輕鬆就會繼承,她和太上皇也同樣不會有現在的融洽,那甄氏就是他們心裡的一根刺兒,所以,這個兒子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是她的福星。
所以,在司徒箏不滿地皺眉的時候,周太后難得動怒,甚至直接將人完全驅逐。
這還不算,太上皇甚至還說道:“皇帝,怎麼搞得,小七、小九回來,咱們這是家宴,作甚把這些不相干的玩意也弄來?晦氣!”
金康帝絲毫沒有抱怨之類的不開心的意思,只是低眉順眼地說道:“父皇說的是,是兒臣的錯。”
皇后微不可查的勾了一下嘴角,用帕子遮了一下之後說道:“父皇,母后,這事兒怨不得皇上,都是兒臣地錯,想著妹妹們也沒見過兩位小叔,這才允了她們。”
太后雖然知道這裡有皇后的小心思,她很不滿皇后拿自己兒子作伐子收拾這些女人,卻也知道,這些女人,按照品級確實該出席這樣的場合。
於是淡淡地說道:“算了,沒得為這些不相干的人,壞了興致,只是,以後家宴就不要讓這些上不得台面的出來了。”
皇后很是愉悅地答應了,皇上有些無奈又縱容地看了皇后一眼,也笑著答應道:“母后說的很是。”
宮中是沒有秘密的,家宴的事情又沒有人去封口,皇后更是有意放出去,沒有女人是喜歡分享自己的丈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