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事經王府長史上報朝廷,得了皇帝首肯,蕭景曜也應下了,裴秀珠便欣然準備起來。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不為別的,那位沐夫人那日還幫她說了話,她也挺願意招待的。

  第二日上午,大理使臣夫婦果然登了門。

  雙方見面行禮問安,依照大梁的規矩,大理使臣便同蕭景曜去前院說話去了,裴秀珠則邀請沐夫人來後院一游。

  大理也說漢話,兩人交流十分順暢,尤其對方是直爽愛笑的性子,叫裴秀珠更加喜歡。

  及時正午,她甚至親自下廚做了兩道菜。

  上好的宣威火腿切粒,如上回一樣與胡豆一起燜飯。

  泡好的大米經發酵後磨漿濾出細長的米線,準備新鮮雞肉,豬裡脊肉,與宣威火腿一道均切成薄片,韭菜切段,新鮮的豌豆尖兒洗淨,切蔥花香菜,還有她獨家醃製的酸菜末。

  最要緊的,是用新鮮母雞煮一鍋黃亮鮮湯,再將石鍋燒熱,倒入雞湯,頃刻間只聽滋啦一聲,雞湯在石鍋中熱烈沸騰起來。

  趁此時下入米線及方才準備好的各類配菜,再打兩顆精巧的鵪鶉蛋,不需太久,雞湯便將石鍋中的美味燙熟了。

  香氣隨著雞湯的熱霧飄散,膳房做的其餘大菜也都上了桌,裴秀珠微笑邀請沐夫人品嘗。

  八寶筍鴨,清蒸膏蟹,黃燜羊肉,灌湯鱘魚,菊花羹,蓮子露,可謂琳琅滿目,色香味美。

  然而最吸引沐夫人的,卻是裴秀珠做的那兩道——

  火腿燜飯油脂豐富,米粒軟糯彈牙,是她家鄉最愛的味道,只一口,便叫人仿佛回到了家鄉。

  而那道石鍋米線……

  雞湯米線是大理國常吃的主食之一,這種做法卻是她頭一次吃,剛才裴秀珠下廚時,她一直在旁觀看,還覺得新奇,此時嘗過一口,方察覺這種做法的妙處所在。

  沸騰的石鍋將各類食材煮的恰到好時,雞肉片與豬裡脊滑嫩可口,豌豆尖正是鮮嫩之時,最妙的要數那兩顆鵪鶉蛋,蛋清蛋黃剛剛凝結,多一分嫌老,少一分又怕不熟。

  而在這些食材的映襯下,滑韌的米線便愈發出彩,吸滿了鮮美雞湯,中間還夾雜韭菜芫荽蔥花酸菜的清新酸爽,吃一口,舒服到了骨子裡。

  不知為何,雖是第一次嘗到這種做法,但沐夫人覺得,這就是刻在她靈魂里的味道,一時間心潮澎湃,竟然忍不住紅了眼眶。

  這可把裴秀珠嚇了一跳。

  誇她做飯好吃的人多了,但被她的飯吃哭了的,這還是第一位。

  她忙關懷道,「夫人這是怎麼了?莫非這飯菜不合胃口?」

  卻見沐夫人搖頭,「不,不,是王妃的手藝太好,叫我忍不住就感傷起來。」

  語罷忙擦了擦淚,又真誠與裴秀珠道,「今日真是太謝謝王妃了,我們大理人最愛吃米線,等我回去,就向百姓傳授這樣的做法。」

  裴秀珠問心有愧的客氣道,「天下美味共享,實在不必如此感謝我。大理國物產豐富,有許多中原沒有的食材美味,也很令人嚮往。」

  咳咳,這樣的做飯當然是她在後世學到的,發明者也是對方的老鄉,她實在不敢居功,不敢居功。

  哪知聽她這樣一說,沐夫人卻心間一動,忙道,「王妃喜歡我們大理的東西嗎?不瞞你說,我今次怕路上飲食不習慣,隨身帶了些家鄉食物,如若王妃不嫌棄,可以送給您嘗鮮。」

  裴秀珠眼睛一亮,那敢情好啊,忙頷首道,「那就太麻煩了。」

  沐夫人忙吩咐隨行的僕人回驛館去取。

  沒過多久,僕人返回,帶了幾個瓶瓶罐罐,還有兩盆長著紅果的植物。

  沐夫人一一介紹,原來是大理特產的梅子醬,雕梅酒,乳扇。

  待到那兩盆小紅果時,裴秀珠離得近了,忽然覺得,那帶著齒輪的葉片,粗粗的爬藤,以及上頭紅紅的果子,都很有些似曾相識。

  「這是……」

  沐夫人笑道,「這是我們那裡山間的野果,酸甜多汁,很開胃。」

  野果?

  裴秀珠還有些不太敢認,小心道,「我能否嘗嘗?」

  沐夫人欣然點頭,「這是我自己種的,王妃放心嘗試。」

  語罷還親自幫她摘了兩顆,叫丫鬟洗淨。

  裴秀珠拿了一顆放進口中,才咬下去,頓有一股酸甜的漿汁迸灑在口中。

  她愣住了,這不就是……番茄?

  第32章 土豆宴,鮮奶蛋糕,綠茶……

  沒錯, 這紅果子果漿豐富,酸酸甜甜,雖比裴秀珠在後世吃到的番茄個頭要小些, 味道也偏酸, 但,就是番茄那種獨一無二的味道無疑。

  她記得後世資料記載, 番茄也是在她生活的朝代多年以後由南美傳入中原的,怎麼原來雲南早就有了?

  她問沐夫人, 「這果子什麼名字?是你們那裡一直就有的嗎?」

  沐夫人笑道, 「我們當地就叫它酸果, 山里人從小就吃, 我最愛它的味道,來時怕果子不易保存, 乾脆帶了兩盆。每當沒胃口的時候吃一吃,最為提神開胃。」

  裴秀珠點頭。

  如此看來,其實本土早就有了小番茄, 只不過大概因著地域等因素,一直沒有傳到中原來, 直至後來被外來的品種所代替。

  這果子雖小些, 但味道並不差, 裴秀珠十分激動, 與沐夫人道, 「這樣珍貴的東西送給我, 實在太貴重了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