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府之內,李慕忙並快樂著,刑部之中,魏鵬煩躁的抓了抓腦袋,抓下來了一把頭髮。

  安義縣和天河縣官員遇刺的案子,實在想的他頭禿。

  他熟讀律法,善於斷案,但卻不擅長查案。

  魏鵬覺得,朝廷應該將斷案和查案分開,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斷案考察的是官員的律法基礎,以及他們對律法的認識、以及應用,至於查案,考研的是官員的洞察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他擅長斷案,不擅長查案。

  僅僅憑藉兩份案情卷宗,就要他查到兇手,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

  這兩名官員的死,可能是因為私仇,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為官不仁,激起民怨,被看不過的修行者順手殺之,為民除害,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發生過。

  魏鵬翻開從吏部抄錄的,兩名官員的履歷,打算先從後一種可能入手。

  然而,兩名官員的履歷,都十分乾淨。

  他們歷年的評級,都在甲以上,不像是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但他也清楚,吏部的履歷評級,還不如一張廢紙,真正想要了解這兩名官員為官如何,恐怕還得去漢陽郡和丹陽郡親自調查。

  魏鵬揉了揉眉心,靠在椅子上,心情更加的煩躁。

  這兩件案子,已經過去了很久,就算他趕往這兩郡,恐怕也查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他眼神不經意的一撇,掃過那兩名遇害官員的履歷,目光忽然一滯。

  他重新坐起來,將兩張履歷拿過來,仔細查看過後,終於發現了一點端倪。

  安義縣令和天河縣丞的死,是兩件不相干的案子,卻也有相關之處。

  比如,他們二人,曾經都是吏部主事。

  不僅如此,他們同一時期在吏部為官,又在同一年得到了提拔,一個升任安義縣令,一個升任天河縣丞,從九品到七品,絕對稱得上是破格提升……

  同時在吏部為官,同時得到破格提拔,又幾乎是同時被刺身亡……

  魏鵬猛地站起來,喃喃道:「這絕對不是巧合……」

  第150章 蹤跡

  吏部。

  一名官員走出值房,看著站在院子裡的一人,問道:「魏主事今天怎麼有空來吏部了?」

  魏鵬開門見山道:「刑部有兩個案子,需要查一查兩名官員的詳細資料,勞煩這位大人幫我調一下他們的卷宗。」

  那官員問道:「是哪一郡哪一縣的官員,魏主事先坐一會,本官這就安排人幫你去調。」

  魏鵬將一張紙箋遞給他,說道:「丹陽郡,安義縣令丁雲,漢陽郡,天河縣丞侯白。」

  這名吏部主事安排手下的小吏,去調魏鵬所要之人的卷宗,自己則坐在值房中,和魏鵬聊了起來。

  魏家曾經也屬於舊黨,只是魏鵬之父,因為牽扯到禮部侍郎誣陷李慕一案,被削官罷職,永不錄用,本以為魏家以後會在神都除名,沒想到科舉之後,魏鵬居然又被刑部特招,雖然品級不高,和他一樣都是主事,但據說他在刑部深受周侍郎賞識,以後的前途,自然比他要寬廣。

  魏鵬心裡裝著案子,沒有心思和這名吏部主事閒聊,好在很快的,那名小吏就取來了那兩名官員的卷宗。

  刑部查案用到的卷宗是可以抄錄的,但摘抄回去的,很多內容都會省略,魏鵬乾脆就在吏部看了起來。

  吏部的卷宗,顯然要詳細的多。

  其上不僅記載著他們的籍貫、家庭等信息,入仕之後的每一次考核,升遷,調動,也都詳細的記錄在案。

  仔細的翻看之後,魏鵬查到了更多疑點。

  這兩人身上的相似點很多,他們都是百川書院的學生,同一年離開書院,入朝為官,都是吏部主事,又同一時間升遷,同一時間遇刺,甚至就連死法都很像,這恐怕很難用「巧合」二字解釋過去。

  回到刑部之後,魏鵬將他今日的發現,告知了周仲。

  周仲食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問道:「所以,你懷疑這兩件案子,是同一人所為,那幕後兇手,和此二人有仇?」

  魏鵬點了點頭,說道:「兩件案子,不可能有這麼多巧合,是仇殺的可能性很大,但缺乏更多的線索,想要找到兇手,無異於大海撈針。」

  周仲道:「刑部只管查案,追兇是朝廷的事情,此案刑部查到這裡,已經足夠了,接下來就交給朝廷處理吧。」

  魏鵬躬身道:「是。」

  魏鵬其實還想再深入調查調查的,但既然侍郎大人開口,他也沒有再堅持。

  早點將這件案子交出去也好,以免他年紀輕輕,就掉光了頭髮。

  魏鵬退出去之後,周仲數次站起,又緩緩坐下,顯得有些焦躁。

  中書省,李慕不急不緩的拿出刑部重新呈上來的摺子,這些衙門,還是要時不時的敲打敲打,他們才知道認真做事,上次他催了刑部之後,沒幾日,關於那兩名官員遇刺的案子,刑部就有了回復。

  李慕倒是沒想到,這兩件毫不相關的案子,居然還有這種聯繫,如此一來,朝廷在派人追查兇手的時候,便有了明確的方向。

  追兇一事,就是供奉司的事情了。

  供奉司,是獨立於朝堂之外的一個機構。

  那裡有著朝廷從各地籠絡的強者,專門處理這種地方官府處理不了的重大案件,陽縣出事之後,前去捉拿小玉的,就是供奉司的供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