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考院之中。

  自科舉結束之後,考院就被一座巨大的陣法覆蓋。

  此陣將考院與外界徹底隔絕,外面的人無法進入,裡面的人也無法出來。

  此陣要到三日之後,考院張榜之時,才會開啟。

  這三日,三省六部的官員被臨時抽調了許多,他們要在三日內,批閱完所有的考卷,並且對考生的成績,做出排名。

  抽調的考官,修為最低也是第四境,即便是三天不眠不休,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

  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在文試結束的第一時間,朝廷便安排人,將考卷進行了謄錄,謄錄後的試卷,只有編號,沒有姓名。

  三科試卷,算科的最為簡單,只要按照標準答案,一一核對即可。

  刑律次之,大周官員,除了刑部等幾個特殊衙門,很少有官員精通刑律,第二場刑律的試卷,大都是刑部的官員批閱。

  最難的是策問。

  策問一科,所有題目,都沒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審閱考卷的官員,仔細的審閱每一個考生的試卷,為了在三日內批閱完畢,這一次,中書省官員,幾乎是傾巢而出。

  兩日後,在數十名官員,不眠不休的審閱下,所有的考卷,都被批閱完畢。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三科的成績匯總,然後按照分數高低,列出排名。

  文試成績的形式,與武試有所不同,並未採取「甲」「乙」「丙」「丁」的評級方法,三科試卷,每科滿分為百分,三科成績相加,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此外,三科之中,有任何一科,成績低於六十分的,即便另外兩科成績再高,也會被直接淘汰。

  又過了半日,所有的考卷,已經被匯總完畢。

  按照分數從低到高,此次科舉數千考生,只取百人。

  這一百人已經出現,但只有編號,沒有名字,最後一步,便是依據這些編號,對應到他們的名字上。

  眾人最關心的,當然是這次的文試狀元。

  三科分數匯總之後,便有不少人直接圍了過來。

  然後,人群中就發出了一陣驚呼。

  「這編號為『九五二七』的,究竟是何人,算學,刑律,策問,竟然都是滿分!」

  「算學也就罷了,此科滿分者,不在少數,刑律和策問,竟然也能同時取得滿分,那兩科,都是只有一人滿分……」

  「是周正,周豐,還是南王世子?」

  ……

  人群之外,幾位中書舍人站在那裡,劉儀嘆道:「想不到李大人刑律也得到了滿分。」

  策問那張滿分試卷,六位中書舍人共同研究過,能將那麼多關於政事的問題,都回答的如此圓滿,甚至讓他們都自嘆不如的,整個朝廷,找不出第二個人。

  毫無疑問,九五二七就是李慕。

  他策問和算學獲得滿分,不出意外,刑律的考卷,連幾名刑部的官員都表明,周侍郎出的這張考卷極不簡單,這張考卷讓他們去做,也不可能得到滿分。

  刑律滿分,不僅要通曉大周律,還要對律法有自己都理解。

  周雄道:「這樣一來,他豈不是文武雙科狀元?」

  王仕搖頭說道:「這沒什麼奇怪的,他的能力,沒有人比我們更清楚,讓他和這些考生一起參加科舉,結局只有這一種。」

  張懷禮道:「果然是陛下看中的人才,文武雙科狀元,他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此時,已經有官員取來了一個厚厚的冊子。

  為表公平,在閱卷之前,已經有專人將考生的試卷謄錄,姓名抹去,想要知道這些編號,對應的是哪一位考生,需要從此冊上查找。

  「快快快,劉大人,查一查九五二七是誰。」

  「我覺得是周正。」

  「不,應該是南王世子。」

  「要不賭一賭?」

  ……

  那官員翻開此冊,快速的翻到後面,尋找到編號「九五二七」對應的名字,然後表情愣住。

  眾官員不禁催促道:「別愣著啊,到底是誰?」

  那官員將冊子擺在桌上,說道:「大家自己看吧。」

  眾人的目光望上去,短暫的寂靜後,氣氛便轟然炸開。

  「嘶……」

  「李慕,還是李慕!」

  「九五二七就是李慕!」

  「他不僅是武狀元,還是文狀元?」

  「不可能吧,不會是有人給李慕透了題?」

  ……

  最後一個人剛剛開口,就被身邊關係好的同僚捂住了嘴,那人愣了一下,立刻低下頭去,不敢說話了。

  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朝廷做了不少措施,不僅各科之間不互通,就連女皇,也不知道題目。

  懷疑有人給李慕透了題,就是同時懷疑戶部尚書,刑部侍郎,以及中書省上下官員,而科舉舞弊是重罪,懷疑這個,不就是懷疑他們,誰敢同時構陷這麼多朝中巨擘?

  就在這時,劉儀走上前,解釋道:「諸位大人可能不知道,科舉之制的建立,大半是李慕李大人的功勞,李大人不僅精通算學,通曉刑律,對於國事,也時常有真知灼見,此次文試,他能一舉奪魁,不出意外,因為科舉考綱,就是李大人與我等共同制定……」

  科舉一事,關乎國本,科舉之前,一切與科舉有關的細節,中書省都是不方便透露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