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刑律是科舉四科之一,極為重要,拿到試卷之後,李慕就知道刑部的出題之人,有點東西。

  整張考卷,沒有一道題目,是考《大周律》原文的,所有的刑律題目,全是案例分析,且並不是簡單的案例,所涉及的案情往往較為複雜,有時候還會涉及法律和道德的探討,許多題目,李慕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下筆。

  考完離場的時候,李慕碰巧遇到刑部郎中,便多問了一句。

  據刑部郎中所說,刑律題目,是刑部侍郎周仲所出,這和李慕的猜測相同,也只有他,才能想出這種稀奇古怪的題目。

  第二天的策問對他來說,反而簡單一些。

  這一科,考的是治國理政之法,三大書院的學生,極其擅長這些,策問題目是中書省出的,那一個月里,李慕和六位中書舍人不知道探討了多少遍。

  算起來,考過的這三科,除了刑律有點難度,其餘兩科,幾乎等於李慕自己出題自己答。

  以後如果缺錢了,他完全可以出幾套模擬試卷,開辦一個科舉考前衝刺班什麼的,有資格接受教育,能參加科舉的,大部分都是不差錢的富家子弟,幾套卷子,就能讓他賺的盆滿缽滿,這可比開店鋪賺錢快多了,十足的無本買賣……

  第107章 誰是考官?

  李慕仔細思索之後,還是打消了開辦考前輔導班的想法。

  科舉是朝廷選官的渠道,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真這麼做,未免有些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修行者若要追求錢財,再也簡單不過,隨手畫幾張符籙,賣給凡人,就能得到數不盡的金銀之物。

  前兩天的三場考試已經考完,從現在開始,這次科舉的所有考生,命運便已經註定。

  文試三場的成績,決定他們能不能通過科舉。

  至於武試,並不會影響科舉的最終結果,武試一科,單獨排名,武試中表現優異者,會受到朝廷更多的重視,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擔任朝中要職。

  最後一場策問,李慕沒有提前交卷,而是等到鑼響之後,在外面等李肆出來。

  看到李肆走出來,李慕走過去,問道:「怎麼樣?」

  李肆道:「有幾道題目不知道怎麼答,不過問題不大。」

  說完,他才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李慕,問道:「科舉的考題,真的不是你出的嗎?」

  考過的三場中,他覺得難的,只有刑律。

  他背了的律法條文,幾乎都沒有用上,好在他在陽丘縣,有著多年的捕快經歷,就算是自己沒斷過案,也見張大人斷過不少。

  更何況,律法是用來維護社會公正的,很多題目,其實根本不用依照律法,一個正常人,憑直覺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至於算學和策問,除了寥寥幾道之外,大多數題目,他都輕而易舉的答出了,不是因為他精通這兩道,而是這些題目,都在李慕給他劃的重點裡面。

  這讓他不得不懷疑,科舉考題,是不是根本就是李慕出的。

  李肆沒什麼大問題,李慕也就不用管他了。

  對李肆來說,只要不落榜就足夠,以他的修為,明日的武試,也能獲得至少是「乙」的評價,以後的發展,還在他的便宜岳父之上。

  武試並不是考生間的比試,而是由考官根據學子的表現,對他們的實力做出評估。

  武試成績,從上到下,分為「甲」「乙」「丙」「丁」四大等,每一等,又細分為三小等。

  第三日的午時,所有的考生,在考院的校場上集合。

  未曾修行的考生,不用參與武試,可在周圍觀看,這次科舉數千考生,修行者有近一千人的樣子。

  武試一科,由兵部舉行,朝廷三省六部中,兵部是一個很特殊的部門。

  大周立國以來,兵部存在的意義,就是抵禦外族入侵,很少參與平常的國事,大周所有將領,歸兵部統領,他們領兵鎮守在大周邊境,提防著鬼域和妖國,一般不會輕易離開。

  這次科舉改制,對其餘三大書院影響甚大,但對白鹿書院,卻沒有多大影響。

  白鹿書院培養的是將才,白鹿書院的學子離開書院之後,會前往邊境鎮守,而不是留在神都,自然也不會在朝中結黨營私。

  兵部官員,都有很深的修為。

  兵部尚書,是白鹿書院的院長,也是朝廷官員中,唯一的第七境強者。

  兩位侍郎,都有第六境修為。

  幾位兵部郎中,修為是第五境,就連小小的員外郎,都是第四境巔峰。

  主持這次武試的,是兵部左侍郎。

  一千名有修為在身的考生,被分為十組,每組百人左右,每個組會有兩名考官,對考生的綜合實力做出評估,最後得出成績。

  兵部培養將才,十分注重考生的實戰能力,武試的考核方法,也很簡單。

  在不用符籙,不用法寶的情況下,僅憑自身修為,攻擊考官,在考官手中堅持的時間越久,得到的成績就越高。

  校場之上,李慕所在的一組,一名考官指向隊列最前方的一名考生,說道:「你,出來,選一件兵器,全力攻擊本官。」

  那名考生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只有煉魄修為,而且是剛剛煉化兩三魄的樣子。

  他從一旁的兵器架上,選了一把劍,直直的向那名考官劈去。

  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