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說這是巧合,也未免太過巧合了。

  朝堂上騷亂一片,簾幕中一道氣息掃過大殿,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上官離看向崔明,問道:「崔侍郎,你有什麼話說?」

  崔明抬起頭,一臉正氣地說道:「楚家勾結邪修,死有餘辜,就算再給本官一次機會,本官也會選擇為國除奸,張寺丞不過是聽說了幾句小人的讒言,就在朝堂之上如此的污衊本官,你居心何在!」

  第074章 楚夫人現

  要說張春彈劾崔明,是有什麼居心,朝中眾多官員是不怎麼相信的。

  此人和那李慕,雖然都是六親不認,懟天懟地,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私心。

  舊黨和新黨爭鬥,是因為朝爭關乎他們切實的利益,李慕和張春鬧得再凶,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好處落在他的頭上。

  他總不可能只是嫉妒崔侍郎比他長得英俊,就行栽贓陷害之事。

  張春冷哼道:「本官是不是污衊構陷,只要對崔明攝魂一查便知。」

  朝堂最前方,一人走上前,冷聲道:「放肆,崔大人乃是駙馬,四品大員,豈能因為你的一面之辭,就受此折辱?」

  攝魂之術,是官府查案慣用的手段。

  對於某件案子的嫌疑犯,只要對他施展攝魂之術,就能輕易的攻破他心理的防線,使其將心中的秘密都說出來。

  當然,前提是對方是未曾凝魂的凡人,修行者凝魂之後,魂力強大,難以攝魂,三魂合一,聚成元神之後,攝魂便更難,攝魂之人,往往要比被攝之人,修為高出數個境界才可以。

  攝魂術下,沒有秘密,然而修行中人,誰沒有秘密和機緣,有些秘密,是不可能輕易暴露在人前的。

  對於修行者而言,攝魂是大忌,沒有什麼是比攝魂和搜魂更加屈辱的事情了,四品大員,一國駙馬,只要不是犯下造反之類的大罪,朝廷,哪怕是陛下,都不能對他進行攝魂搜魂。

  一旦開此先例,朝中官員,恐怕會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一天,會因為某件事情,腦海中的想法,曾經的過往,被赤裸裸的暴露在人前。

  這是國家層面,也不能輕易觸碰的底線。

  更何況,對於強者來說,記憶和魂魄,也不是不能做手腳,過度依賴,有時會適得其反。

  吏部尚書呵斥完張春之後,崔明反倒站出來,說道:「臣一生做事,光明磊落,願意接受陛下攝魂,請陛下還臣清白。」

  此言一出,殿上部分官員,面露異色。

  崔明此言,要麼是光明磊落,心中無愧,要麼是有恃無恐,有信心應付陛下的攝魂,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恐怕就算是陛下真的攝魂,也查不出什麼結果。

  而陛下也不可能那麼做。

  因為一樁沒有根據,莫須有的案子,對當朝駙馬,四品大員攝魂……這已經觸及了朝堂的底線,會給朝堂帶來更大的混亂。

  崔明一手指天,說道:「臣以天地起誓,若臣有半句虛言,就讓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為了證明清白,不惜發下道誓,這讓朝中一部分人再次改觀。

  修行者敬畏天地,輕易不會發下道誓,道誓不僅僅是誓言,也具有一定的神秘之力,算是某種神通。

  但道誓也不代表全部,雖然很多人發誓的時候,口中喊著「若違道誓,必遭天譴」,但若真的是每一樁誓言都能應驗,又哪裡需要朝廷和官府,遇到不定之事,對天起誓不就行了……

  發下道誓,並不能徹底證明崔明的清白,片刻之後,簾幕中終於傳來女皇的聲音,「此案交由刑部和宗正寺共同查辦,公開審理,崔侍郎需配合兩部調查。」

  崔明道:「臣遵旨。」

  上官離走上前,說道:「退朝……」

  女皇從始至終,只說了崔明,並沒有提到壽王,眾臣也默契的選擇了遺忘。

  壽王是前皇族,身份敏感,只要他沒有犯什麼大錯,就不易處置。

  崔明身份尊貴,即便是案情纏身,自由也不受限制,他離開紫薇殿的時候,看了張春一眼,便往中書省而去。

  張春走出大殿,馮寺丞追出來,怒道:「你你你,好你個張春,你吃了雄心豹子膽了,沒有證據的事情,你也敢在朝堂上亂說,你以為駙馬爺可以隨意誣告,如果刑部調查崔大人是清白的,你的官帽就沒了!」

  張春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說道:「等證明了他的清白,你再說這句話吧。」

  馮寺丞氣惱的離去,李慕從後面走上來,張春看著他,問道:「你確定有證人?」

  李慕摸了摸手上的戒指,說道:「放心吧……」

  女皇親自下旨的案子,就算是刑部和宗正寺不願意處置崔明,也不得不遵從。

  公堂設在刑部,為了避免宗正寺和刑部徇私,女皇特意加了一句公開審理。

  公開審理的意思是,一切程序,都要由其他官員或者百姓監督,審理過程透明化,避免一切徇私包庇的行為。

  狀告崔明的人是張春,他自然不能缺席。

  宗正寺由任寺卿的壽王親自出席,刑部則是刑部侍郎周仲主持。

  此外,御史台和大理寺,也來了幾位官員旁聽,李慕便是御史台旁聽的官員之一。

  神都的百姓也有所耳聞,紛紛圍在刑部之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