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兩人又開始僵持,劉儀最終忍不住,說道:「既然兩位的意見不能統一,本官再推選一人,御史中丞劉表,公正無私,深得百姓信任,可以擔任宗正少卿一職……」

  眾人都看向劉儀,劉儀顯然在趁機,提拔劉氏子弟。

  御史台的官員,職責是彈劾百官,並沒有太多的實權,但進入宗正寺之後,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宗正寺如今又有監督科舉的職責,少卿的位置,是朝中熾手可熱的幾個位置之一。

  幾人也有心相爭,但各自家族之中,並沒有人具備擔任宗正少卿的資格,只能作罷。

  蕭子宇之所以會提議舊黨之人,目的是阻攔周雄將新黨的人安排進宗正寺,成為新黨在宗正寺的一根刺,劉氏雖然不是新黨,但一直都保持中立,讓劉表擔任宗正少卿,總比別人要好。

  他提名之人,還要交由尚書省決定,尚書令便是新黨的黨首,同意舊黨之人的可能性很小,他最終看向劉儀,說道:「劉御史公正嚴明,他坐這個位置,本官沒有話說。」

  周雄看了劉儀一眼,也沒有再反對。

  雖然他想安排自己人進宗正寺,但蕭子宇不會同意,他再堅持,反而會連劉儀也得罪了,只好道:「本官也同意。」

  他和蕭子宇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出了一些信息。

  他們之間的爭執,不能再以這樣的方式繼續下去,否則,若是兩人每次都僵持不讓,最終便宜的,只能是外人。

  蕭子宇嘴唇微動,和周雄傳音幾句,周雄看了他一眼,嘴唇也動了動,兩人目光交錯,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交易。

  還剩下一個宗正寺丞的位置,蕭子宇又提名舊黨一人,周雄罕見的沒有反駁。

  反正宗正寺中,如今全是舊黨,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劉儀等人,也並未提出反對意見。

  正當眾人準備繼續討論下一條時,有聲音忽然響起。

  「我反對。」

  李慕看著蕭子宇,說道:「日後的宗正寺,不僅要處理皇族事務,還要監督科舉,負責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案件,僅有一位公正嚴明的官員是不夠的,神都令張春大公無私,更加適合這個位置。」

  蕭子宇道:「他不已經是神都令了嗎?」

  李慕道:「在張春之前,神都令也是由其他官員兼任,他可以同時兼任神都令和宗正寺丞。」

  蕭子宇搖頭道:「還是沒有這個必要了吧,神都令本身責任重大,再兼任宗正寺丞,恐怕力有不逮,兩邊的事情,都處理不好。」

  劉儀等人也說道:「蕭大人說的不錯,今日已經耽擱了太多的時間,我們還是快些討論後續事宜吧……」

  眾人紛紛附和。

  李慕捂嘴打了一個哈欠,說道:「今天就到這裡吧,本官有些困了,幾位大人繼續討論,本官先回衙休息。」

  幾人愕然的看著李慕,任何一位神通修行者,都能連續數日不眠不休,怎麼可能大早上犯困?

  除非他昨天晚上幹了什麼事情,消耗了大量的精元和法力。

  問題是,李慕剛才還精神抖擻,為他們貢獻了許多絕妙的主意,怎麼忽然就困了?

  很顯然,他是因為推舉張春作為宗正寺丞的提議,被眾人否認,而心生不滿,消極怠工。

  蕭子宇看了李慕一眼,說道:「既然李大人困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李慕站起身,說道:「對了,還有件事情,本官明日準備回北郡探親,十天半個月之內,應該是回不來了,幾位大人明日不用等我……」

  劉儀愣了一下:「探親?」

  李慕點了點頭,說道:「本官和娘子分開,已經兩月有餘,心中實在思念,希望幾位大人見諒。」

  經過這幾日的商談討論,幾位中書舍人十分清楚,在完善科舉制度的過程中,少了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但唯獨不能少了李慕。

  朝廷要頒布一項如科舉這般重大的政策,往往要經過半年,一年,甚至數年的籌備,才能確保不能出太多的差錯。

  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做出一個代替書院選官的制度,不是難事,難的是這項制度,沒有漏洞和缺陷,一旦等到制度施行,才發現其中的不足和缺點,他們該怎麼和朝廷交代?

  李慕對於科舉,有著很深的見解,目前為止,科舉制度的框架,幾乎全都是他一人建立的。

  如今正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李慕離開,科舉制度後續的完善,立刻就會失了方向。

  劉儀忙道:「探親的事情,李大人可以等一等,眼下科舉才是頭等大事,希望李大人能夠以國事為重。」

  李慕想了想,點頭道:「劉大人言之有理,是本官狹隘了,兒女私情,怎麼能比得上國家大事?」

  於是他重新坐下來,說道:「我們繼續吧。」

  眾人鬆了口氣,劉儀就某個還沒有結論的問題,繼續說道:「關於三十六郡送來考生的數目,到底應該如何去定,若是三十六郡一致,對於中郡等幾個人口眾多,人才集中的大郡,不太公平,若是不一致,恐怕其他的三十餘郡,又有異議,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安排,才能堵得住悠悠眾口……」

  對於他們指定的政策,很多時候,並不是可不可行,而是合不合理,能不能服眾的問題。

  幾人一番討論無果,習慣性的看向李慕,劉儀問道:「李大人,您有什麼看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