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儀輕咳一聲,說道:「周大人,我等奉女皇之命,聚在一起,希望周大人能以大局為重,放下往日的恩怨,共同商議科舉之事……」

  李慕問道:「他和我有仇?」

  劉儀走到李慕身邊,附耳小聲道:「周雄大人,是周處的叔叔。」

  李慕這才明白,難怪明明是第一次見,他卻看周雄有些眼熟,此人和周庭長得有些相似,也不知道是周家四兄弟中的老二還是老三。

  劉儀將一份整理好的卷宗遞給李慕,說道:「這是我等商議之後,初步擬定的草案,李大人先看看,覺得這份草案有什麼不妥,我等再討論……」

  李慕拿過草案,掃了一眼之後,便發現了很多不合理之處。

  另一個世界的古代王朝,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其優點,弊端,對科舉制度的評價和分析,都作為重要考點,在歷史考試中出現過。

  這些都是中學歷史的必背內容,李慕不用搜尋記憶也能說出來。

  「這裡有問題,看來你們還沒有明白科舉的意思,科舉,指的是分科取仕,每一科所考察的能力都不一樣,怎麼能一概而論?」

  「戶部以算科為重,刑部以刑律為重,禮部官員才著重考周禮,改……」

  「神都的官員,不需要太高的修為,你們是擔心妖族和鬼域打到神都嗎,各大邊郡,郡城主官的修為,必須造化以上……」

  ……

  關於科舉之制,沒有能夠借鑑的先例,幾人討論了數日,腦海中依然是一團亂麻。

  李慕不過是寥寥數句,便讓他們撥雲見霧,很快便有了清晰的脈絡。

  如傳言所說,科舉之制,極有可能是李慕對女皇提出的。

  他們是中書舍人,每天不知道處理多少朝政大事,在某些事情上,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

  科舉若能如李慕所說的,取代書院選官,雖然會削弱權貴、望族對朝廷的影響,但對大周國祚的延續來說,絕對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若有大量的官員,來自民間,因為書院而產生的官員結黨,會削弱很多。

  底層的百姓,從此有了晉升的機會,有利於念力的凝聚。

  毫無疑問,這種為朝廷選材的方式,會為朝廷找到很多書院以外的人才,無疑是比當今施行的、更好的制度。

  這一刻,幾人才意識到,李慕的那一句「為萬世開太平」,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科舉之事,雖然一時半會兒說不完,但若是李慕願意,為他們指明方向,搭建好框架,之後的事情,他們自己就能完成。

  但李慕沒有這麼做,他打算早點回去。

  一來,這中書省,他還想多來幾次。

  更重要的是,他答應了小白陪她逛街買菜。

  李慕站起身,說道:「今天就到這裡,本官還有要事,改日有時間再說。」

  劉儀站起身,說道:「辛苦李大人了。」

  李慕揮了揮手,說道:「都是為朝廷做事。」

  劉儀道:「我送李大人。」

  兩人走出衙房,名叫王仕的中書舍人道:「這位李大人,也沒有他們說的那樣,讓人厭憎。」

  張懷禮道:「他是個直人。」

  宋良玉接口道:「也是個真人。」

  蕭子宇最後道:「直人和真人,才容易被大多數人厭憎,因為他和大多數人不是同類。」

  他看著周雄,說道:「遇到這種直人,你那侄子死的不冤。」

  周雄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李慕走出中書省,不一會兒,梅大人就帶著小白從遠處走來,詫異道:「這麼快就結束了?」

  李慕道:「科舉制度繁瑣,還要再來幾次。」

  梅大人道:「時間尚早,你可以多留一會兒。」

  「不早了。」李慕搖了搖頭,說道:「再晚一點,菜場的菜就不新鮮了。」

  李慕牽起小白的手,說道:「我們走吧……」

  小白挽起李慕,說道:「恩公,那座花園裡有很多漂亮的花……」

  李慕笑道:「你喜歡的話,我們回去給家裡的花園也種上花……」

  一道身影從中書衙走出來,說道:「數月不見,梅大人風采依舊。」

  梅大人回頭看著崔明,淡淡道:「崔大人回來了。」

  崔明溫和的一笑,說道:「昨日剛剛回神都,正要面見陛下述職,還請梅大人代為通傳。」

  梅大人搖頭道:「陛下很忙,述職不是什麼重要事情,崔大人明日早朝再述也不遲。」

  她話音落下,身後又傳來腳步聲,李慕牽著小白,再次走回來,說道:「梅姐姐,我有事情想見陛下。」

  梅大人點了點頭,說道:「跟我來。」

  看著三人離開,崔明重新走回中書省,找來一名主事,問道:「我不在神都這幾個月,朝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主事道:「這兩個月,神都發生的事情可多了,自從那李慕來了神都,先是一群官員子弟被打,代罪銀法被廢,後來,周家的周處被雷劈死了,書院的幾個學生被砍了頭,百川書院的黃老在金殿上入魔,被陛下廢了修為……」

  崔明昨天晚上剛剛回神都,並不知道這些事情。

  他上一次聽說李慕的名字,是北郡誕生的那凶靈,一位叫李慕的捕快,指天叫罵,引得天地異象,後來被朝廷推行各郡的《竇娥冤》,也和那李慕有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