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吏部?」

  刑部郎中的話,似乎觸動了周仲,他翻開安義縣令的履歷,掃了一眼之後,目光微微一凝。

  隨後,他將這履歷放下,說道:「此案本官會差人處理,你不用再管了。」

  丹陽郡山高路遠,前往安義縣調查極為麻煩,刑部郎中其實也不想管這件麻煩差事,聞言心下一喜,說道:「既然如此,下官就先告退了。」

  他大步退出侍郎衙,周仲看著安義縣令的履歷許久,這份來自吏部的履歷,與桌上一封安義縣令被刺身亡的案情卷宗,緩緩飄飛而起。

  噗……

  空中忽然出現一團火光,那履歷和卷宗,很快就被火光吞沒,瞬息之後,消失無影,連灰燼都沒有剩下。

  ……

  李慕走出刑部,氣憤依然難消。

  以他的性格,本來不會和刑部侍郎說那麼多,但周仲此人,在十多年前,也曾經是神都的一道清流,他提出的律法改革,即便是如今看來,依然具有十足的先進性。

  惡人會做惡,這是亘古以來都不會改變的。

  屠龍的英雄變成惡龍,才更讓人可惜和憤然。

  李慕不是周仲,無法得知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但僅就刑部對江哲的處置,其實也不盡然都是壞事。

  若是刑部公正的處置了江哲,百川書院難免的會損失一些顏面,畢竟書院的學子出了這種醜事,本來就是令書院蒙羞的事情。

  這種顏面的損失,微乎其微,可能數日之後,就不會再被提起。

  但江哲犯案之後,在書院的庇護下,依然逍遙法外,這件事情,就會在民間掀起更大的輿論,百姓們以後難免不會用有色眼鏡看百川書院。

  不得不說,書院的某些人,高高在上習慣了,才會做出這種因小失大的愚蠢決定。

  周仲也不是在幫百川書院,他為百川書院解決了一個小麻煩,卻為他們埋下了一個大禍根。

  一旦書院的信譽崩塌,再想重建,可沒有那麼容易了。

  如果女皇陛下能抓出機會,未嘗不能趁機改變朝堂的一部分格局。

  李慕覺得他真的是為女皇陛下操碎了心,作為一個月俸只有幾兩的小吏,操的卻是宰相的心。

  刑部之外,圍觀的百姓還沒有散去。

  一名男子湊上前,問道:「李捕頭,那個江哲,怎麼大搖大擺的從刑部走出來了,他真的沒有罪嗎?」

  李慕沒有說話,只是長嘆一聲,說道:「刑部已經宣判江哲無罪,大家散了吧。」

  「怎麼會這樣,李捕頭,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內情?」

  「這還不明顯嗎,你就不要再為難李捕頭了,他也有難處。」

  「誰敢招惹書院,搞不好李捕頭連職位都丟了,李捕頭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們也要為他想想……」

  ……

  百姓對於江哲的結局,大為不滿,若是沒有外力干預,這種不滿,會在短時間內達到頂峰,然後慢慢消減。

  人類是健忘的,過上幾日,若是神都有新的事情發生,這些舊事,就會被替代和忘卻。

  李慕對於周仲的事情依然耿耿於懷,回到衙門,翻開周律疏議,找到當初周仲曾經主張的那些律令,越看越氣。

  代罪銀法,他在十多年前就主張廢除。

  大周從立國至今,開始奉行的是以禮治國,在這種禮治之下,貴族和官員階級,享有極大的特權,後來有帝王開始接受法治的思想,形成了如今禮法共治的情形。

  代罪銀法,其實就是將特權階級的特權法制化。

  周仲堅決反對這種做法,認為這是對法制的侮辱,律法不分親疏貴賤,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想要施行徹徹底底的法治。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了書院的弊端,建議朝廷應該在書院之外選材,可以有力的避免官員結黨,書院干政的情況。

  後來他失敗了。

  他的失敗,不出意外,因為他挑戰的是官員,是權貴,是書院,他因為這件事情被削官,險遭流放……

  看到這裡,李慕的氣憤與怨念消了一些,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為百姓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為公道開路者,困死於荊棘,這是周仲當年的真實寫照。

  李慕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但看他如今的地位與權柄,其實也不難猜想。

  張春踱著步子從外面走進來,看了李慕一眼,面露得意之色,問道:「陛下有沒有賞你什麼?」

  李慕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張春笑了笑,隨後有些遺憾地說道:「陛下賞賜了本官三個貢梨,比本官從你那裡吃到的甜多了,可惜只有三個,否則本官分你一隻,讓你嘗嘗……」

  李慕搖了搖頭,說道:「我家裡還有半箱,大人留著自己吃吧。」

  感受到一道熟悉的氣息,李慕走到外面,看到梅大人從衙門外走進來。

  她身後兩人將一個大箱子搬到衙門院子裡,梅大人對李慕道:「這些靈玉,是陛下賞你的……」

  李慕快步走上前,打開箱子,看到滿滿一箱品質極佳的靈玉,立刻將之收到壺天空間,從郡衙搶來的靈玉耗光之後,他正在為新的靈玉發愁,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的貼心,這麼快就為他送來了。

  有了這些靈玉,短時間內,他和小白都不用擔心修行資源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