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錯!

  反王們沒有猜錯,他們能想到的,宋哲浩在建城之前,怎麼可能想不到?

  況且宋哲浩身邊人才濟濟,又怎麼會沒人給他出謀劃策?

  在大都市籌建的時候,在東西南北四個分城裡,分別建有大型糧庫,而且糧庫里的糧食隨時都要充足,每年還會舊糧換新糧,保證糧食能夠食用,不會發霉,甚至不會影響口感。

  這些糧庫里的糧食,足夠城裡的人吃半年了,而且雖然是貿易繁華之地,但是宋哲浩也是鼓勵城民,興辦了許多養豬場,養雞場,還有魚塘,甚至還有許多,蔬菜園和果園。

  這些地方,占地不不,但是產量不少,足夠大都市的人半年不出城,也足夠不會餓肚子了。

  可何況,水源的問題,早在建城之時就考慮到了,都城本來就有湖泊河流,而且又引山溪入城,明渠暗渠更是遍布全城,不但能有效預防火災蔓延,而且民眾吃水更是不成問題。

  反王們鐵桶般的圍困,根本奈何不了城中的人。

  但即使這樣,宋哲浩還是有些不滿意。

  因為就算不能奈何大都市,但是商路受到影響,百姓們不就沒有錢賺了嗎?

  這是萬萬不行的!

  他們既然想瓮中捉鱉,自己為何不能暗度陳倉?

  這些年來,宋哲浩的生意遍滿天下後,自然也就建立了強大的關係網和情報網。

  早在這些反王造反的時候,就在他們的隊伍里安排了眼線,知道他們所需的軍軍需糧草,兵源武器,都是從占領的地方搜刮而來的。

  而想拿到這些需要的東西,單靠從百姓手中搜刮是不夠的,還得從各地的地主官紳,商賈權貴手裡搜尋,他們才占據著大部分資源。

  這些地主商賈們,其實都多多少少跟宋哲浩有生意,宋哲浩對他們的一份飛鴿傳書,讓他們立刻明白了過來,立馬斷了那些反王的補給之路。

  而且,宋哲浩又跟一些實力不強,也沒參與這次圍剿的反王結盟,宋哲浩所率領的大都市全面反攻,那些反王立刻對這些反王們斬草除根。

  這樣一來,這十三路反王不死也得死!

  大都市全面反撲的時候,反王們振奮不已,以為宋哲浩撐不下去了,圍攻結束就要得到收穫了。

  可沒想到,大都市的實力太過強大,十三路反王根本占不到便宜,就在糧草,武器還有兵馬大量消耗的時候,後方傳來了消息,所有的地主商賈紛紛不再合作,反而組建隊伍開始反抗,什麼物資都征討不來了。

  這時候,十三路反王面臨兩重選擇:要麼,趕緊收手撤走;要麼,就破釜沉舟,把宋哲浩的護城軍打敗以後,占領大都市開倉放糧,犒賞三軍。

  但是他們知道,這兩個主意其實都行不通……

  因為,恐怕還沒等到攻破大都市,他們就全部因為兵源糧草匱乏,而被宋哲浩的護城軍一舉殲滅了。

  只是,還沒等到那個時候,又一個致命的消息出來了,幾路小反王攻陷了他們的老巢,斬斷了他們賴以維持的根源。

  如今,十三路大軍成了無源之水,沒耗多少日子,也就紛紛被強大的護城軍給消滅了。

  經此一事後,大都市從此回歸太平,天下格局紛繁錯亂,此消彼伏,但是沒有哪股勢力,趕去招惹一個叫大都市的地方。

  大都市,從來迎來了長久的太平。

  而這個時候,那個宋哲浩盼了很久的關鍵人物靖王終於出現了!

  第36章 第四世界(完)

  第十二章

  靖王乃當朝皇帝的皇弟,比皇上小了十幾歲,今年正好二十二歲,在先皇的諸多皇子裡,就算他文武雙全,才智過人,相貌更是出類拔萃。

  雖然自身條件很硬朗,也深得先皇喜愛,但是母親只是一個縣令的女兒,家族背景太弱,朝中沒有可依靠的力量做主。

  就算有人,那也是存心不良,靖王身為皇子,倘若跟權臣走得太近,必定會惹得先皇不喜,倘若再被別的皇子暗中使絆子,那真是得不償失。

  靖王想來想去,乾脆隱忍不發,收斂做人,等到有合適的時機再說。

  沒想到,時機沒有等到,等來的卻是先皇駕崩的消息。

  先皇走了沒多久,新皇就登基了,這個皇帝驕奢淫逸,專橫跋扈,而且並未有帝王之才,讓他當皇帝,不過是荼毒天下百姓而已。

  可是,他雖沒當皇帝的才能,但是其舅舅是當朝重臣,手握兵權,一路護佑他當上了皇帝。

  本來,讓這種人當上皇帝,最先倒霉的就數剩下的皇子了,雖然表面上都分封了諸王,但是暗地裡卻使出各種骨肉相殘的手段。

  以前那些出盡風頭的皇子,如今死的死,殘的殘,瘋的瘋。

  幸運的是,靖王早在先皇在世時,雖然得到先皇賞識,但從不以此為傲,而且極盡收斂,從不露其鋒芒。

  並且,當初跟當今皇帝多番接觸的時候,每次對方態度都傲慢無禮,靖王都是謙讓再三,從不與他針鋒相對。

  就是因為當初的忍讓,讓皇帝對他有了三分好感,雖然靖王私下裡鑽研帝王之術,但是表面上卻是一副毫無興趣,與世無爭的樣子。

  這樣,更是讓皇帝少了幾分戒心。

  再加上皇帝殘害骨肉同胞,朝中已經有了非議,所以就留下了靖王堵人口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