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論是諾貝爾還是沃爾夫,物理學向來是歐美科學家的主場。上一個獲得沃爾夫物理學獎的華人還是幾十年前的美籍華裔。

  即便是對理論一所無知的吃瓜群眾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讚美與驕傲如潮水般湧來。還有網友指路十四年前的新聞,說這個獲獎的科學家在少年時代就已經代表過華國參加奧賽並囊括世界冠軍了。

  然而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首大的這一條微博。

  微博的最後附上了一支視頻,完整地記錄了周籜走上台領獎和發表感言的全過程。

  年輕的物理學家斯文溫潤,眉眼清雋,再加上科研成果,本就帶有了足夠的話題度,是聚光燈下近乎完美的存在。

  而更特殊之處在於,在台上的年輕物理學家說到最後兩句話時,鏡頭一切,畫面變成了坐在台下的姑娘。

  她流著眼淚,一雙眼睛卻仍舊明亮澄澈,像是小鹿一樣,似乎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意識過來後,連忙抬手胡亂擦掉臉上的水痕,鴉青的睫毛閃了閃,狼狽地在眼睛周圍留下了暈染的妝容。

  即便是在哭,唇角也還是彎彎的,大約是喜極而泣的成分多一些,看上去真摯又可愛。

  於是首大這條微博下面的熱評第一變成了:

  臥槽,這不是我宏觀經濟老師麼?

  -

  議論蔓延開來。一路成長所遇見過的同學與朋友都紛紛出來爆料,拼拼湊湊,竟講出了一樁發生在現實里的童話故事。

  新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和台下流淚的姑娘是青梅竹馬。男生大了女生兩歲,兩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是鄰居,讀同一所小學、初中、高中,一起長大。

  後來男生參加競賽被選進國家隊,又代表國家拿了冠軍,已經被保送到首大,又提前參加高考,早了一年入學。本科畢業後他去普林斯頓留學,三年多就讀完了博士,被聘回國。

  女生也同樣優秀耀眼,在幾年之後考上景行,畢業後去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也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讀完博士。

  在那段身處異國他鄉的時光中,男生為了陪她,還特地選擇芝大做了三年的訪問學者。如果不是耽擱了這三年,沒有教課時長,他現在已經是正教授了。

  然後女生畢業回來,兩個人一起在首大教書育人,在各自的領域成績斐然。

  有在首大讀書的學生說經常會看到兩個人牽著手在湖邊散步,如果時老師上午第一節 大課有課,周老師會把她送到經管老樓的樓下,再獨自繞回理教或是理論所。就像是所有在熱戀期的校園情侶,兩個人看彼此的眼神都飽含溫柔和愛意。

  儼然是一對神仙眷侶。

  -

  網際網路上正喧囂沸騰,耶路撒冷的風卻依然平靜。

  話題中心的女主角看著面前單膝下跪的青年,徹底愣住。

  「我想了很久要在哪裡向你求婚,一直找不到最好的那個地點,卻在收到頒獎邀請的時候臨時起意。」周籜抬頭,溫柔的笑意在他水墨點染般的眼瞳中暈開,「或者說,這也是命中注定。」

  「假如這個世上真有神明,耶路撒冷大概是神明注視最多的地方。」

  此時此刻,科學與浪漫都登峰造極。

  周籜打開手裡的絲絨盒子:「笑笑,你願意嫁給我嗎?」

  風穿過林海,在枝葉間掀起波浪。純淨透明的陽光穿透絲縷浮雲的間隙,落在古舊的人間。

  時歡低頭看著他,方才好不容易擦乾的臉頰又被眼淚沾濕。

  「我願意。」

  -

  為什麼是「周籜」?

  年幼的時歡曾經詢問過他名字的來歷。和她寄寓了父母直白而美好祝願的名字不同,他的名字對小朋友來說有些生僻,寫起來也好麻煩。

  總不會是因為周阿姨生他的時候突然想吃竹筍吧?

  當年男孩搖了搖頭,羞於啟齒,含混地糊弄了過去,是日後才吐露真相。

  是取自《詩經》的一首情詩。他母親給他父親的一首情詩。

  -

  籜兮籜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籜兮籜兮,風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

  於是這曾深埋心底耿耿於懷的不喜歡的名字,竟成為心愛的女孩子口中念起來婉轉甜蜜、齒頰留香的情詩。

  -

  太陽、光體、月亮、星辰會失去光芒;雨後雲彩再來;雀鳥息聲,歌女低吟,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

  萬物無法在時間中永恆。

  常人歌頌永恆的愛,而愛本身不是為了永恆。

  我知曉自身的渺小與轉瞬即逝後仍如懵懂無知時一般愛你,是宇宙在形成之初賦予我的本能。

  而我無法拒絕。

  [正文完]

  第69章 番外一 星河浩瀚1  傳聞中的小神童。……

  「他在教室里等他媽媽, 我去幫你叫他。」

  抱著講義和教材的女教師向時歡微微一笑,轉身推開教室的門走了進去。

  時歡仍然有些懵。她轉過頭去看四周,這似乎是一所學校。身邊經過的學生都是小蘿蔔頭, 才到她腰那麼高, 校服穿得七扭八歪。有的男孩子的臉上髒兮兮的,有點女孩子的馬尾辮有些鬆散。顯而易見是一所小學, 才放學不久。

  可是她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到這裡來,也不知道這是哪所小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