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頁
北大營的士兵或許不錯,但是跟他們一比,就是沒見過血的少爺兵。
沈絳在西北大營占據了北城門之後,再不遲疑,帶人直撲皇宮。
一直到他們打到皇宮,其他幾個城門,聽到城內震天徹底的廝殺喊叫聲,陷入了一種徹底迷茫。
西北大營什麼時候進了京,是哪個城門失守了?
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沈絳直接讓人先守住了通往皇城的主幹道,讓其城門的人無法救援皇宮。
至於她自己則帶人直奔東華門。
西北大營鐵騎猶如一股黑色浪潮,在夕陽映照下,涌至宮門口。
殘陽如血,黑甲如雲。
站在皇宮城門的御林軍,登時倒吸了一口氣。
他們是世代生活在京城的人,未見過大漠荒涼,草原遼闊,更未體會過北戎人的彎刀有多犀利,北戎鐵騎有多迅猛。
他們同對面的黑甲軍隊不同,從未見過真正的屍山血海。
而在這為首的黑甲最前方,兩騎並肩。
穿著銀色輕甲的少女,長發束成馬尾,隨風飄揚,颯爽英姿。
而她身側穿著白色錦炮的男人,玉冠飄帶,一如往日的仙人之姿,清冷出塵。
「是世子殿下。」城牆的守衛認出了謝珣。
謝珣仰頭看著城門,朗聲道:「九皇子謝時閔得位不正,如今奸臣難制,唯以誓死清君側,除佞臣。」
「如今聖上已經登基,你們這是反叛。」
很快,城門的統領喊道,此人便是任郁棄逃之後,被端王委以重任的。
既然如此,便無再說的必要。
沈絳舉起長刀,高喊著:「殺佞臣,清君側,殺!!」
西北大營所有將士,在衝鋒長號吹奏的那一瞬,沖向了城門。
只是讓城牆的人沒想到的是,此刻正有一小波士兵,正從城內,離開自己的位置,悄然到了城門口。
原本正在守城門的士兵,怎麼都沒想到,他們沒被外面的人殺死,卻死在自己人手裡。
「任大人此刻就在外面,我們打開城門,迎接世子和大人入內。」
原來這一小波人,是任郁當初離開時,留在城中的內應。
這些人平時看起來不起眼,跟任郁關係也不近。
因此端王一系在掌握城門守衛之後,即便將任郁大部分的部下都調走,可是短短時間內,他們無法做到徹底篩查。
依舊還是留下了一批漏網之魚。
正是這批人,在短短的時間內轉變了戰局。
落餘暉籠罩著際,晚霞如火,將天地都映照成赤紅色,這一刻赤色灑遍整座皇宮的每一寸土地。
耀眼奪目的赤紅色,一如當年沈絳出生那日。
直到宮門大開,黑甲軍隊潮湧而入,直奔金鑾殿。
而殿前那片巨大而空曠的廣場,被大軍盡數占據。
赤旗環繞,耀眼如血。
「皇上,不好了,叛軍入宮了。」
一個尖細的聲音傳來,隨後一個人跌跌撞撞闖入金鑾殿。
此刻滿朝文武盡數聚集在殿內,縱然他們也對九皇子的登基有所懷疑,可是無論如何,這份懷疑都比不上對於外面那支氣勢磅礴軍隊的恐懼。
西北大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一路殺至京城。
誰都沒想到,不到一日的時間,他們居然能從城門口,殺到宮門口。
「怎麼回事?」九皇子謝時閔穿著一身黃朝服,神色慌張喊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快殺到宮裡,守城門的軍隊在幹什麼?」
「護駕,快護駕。」
慌張而恐懼,全身絲毫沒有萬聖之尊,該有的從容淡定。
「回皇上,錦衣衛傅柏林叛變,是他私自打開了北門城門,之後在東華門,又有人勾結叛軍,打開了東華門的宮門。」
這個侍衛說完,殿內一陣寂靜。
就連不少朝臣心中,都透著無語。
九皇子這皇帝當的,到底是有多不得人心。
一道城門,一道宮門,本來只要堅守,足可以讓他們等到援軍到來,可是呢,居然是自己人給叛軍開了門。
讓人一路暢通無阻,直接殺到了金鑾殿。
九皇子還在無能狂怒:「朕就不該相信傅柏林這小人,當真是個三姓家奴,人人得而誅之。」
有膽大者,墊著腳尖,朝殿外看去,就見金鑾殿前的廣場,全都是黑甲士兵。
黑壓壓一片,望不到盡頭。
只是光看,心生畏懼。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時,殿門前的台階,正有人拾級而上。
很快,兩道雪白身影並肩出現。
他們一步步,緩緩登玉階,疾風吹拂,衣袂飄起,連著身後束髮的飄帶,迎風而揚。
好一對神仙眷侶。
當然,如果不知道他們是叛軍頭子身份的話,很多人會這麼以為。
待兩人到了殿內,謝珣站定,環顧四周。
最後,他將目光從殿內的端王、英國公霍遠思、首輔顧敏敬身上一一划過,最後落在了正殿寶座的那個黃明身影上。
他目光平靜,嘴角微揚:「諸位,好久不見。」
「謝珣,你想做什麼?是打算謀逆作亂嗎?」端王謝昱瑾怒斥。
他說話時,身體微晃,只是左臂的衣袖內,卻空空蕩蕩。
本是天潢貴胄,卻少了一隻手臂。
沈絳在西北大營占據了北城門之後,再不遲疑,帶人直撲皇宮。
一直到他們打到皇宮,其他幾個城門,聽到城內震天徹底的廝殺喊叫聲,陷入了一種徹底迷茫。
西北大營什麼時候進了京,是哪個城門失守了?
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沈絳直接讓人先守住了通往皇城的主幹道,讓其城門的人無法救援皇宮。
至於她自己則帶人直奔東華門。
西北大營鐵騎猶如一股黑色浪潮,在夕陽映照下,涌至宮門口。
殘陽如血,黑甲如雲。
站在皇宮城門的御林軍,登時倒吸了一口氣。
他們是世代生活在京城的人,未見過大漠荒涼,草原遼闊,更未體會過北戎人的彎刀有多犀利,北戎鐵騎有多迅猛。
他們同對面的黑甲軍隊不同,從未見過真正的屍山血海。
而在這為首的黑甲最前方,兩騎並肩。
穿著銀色輕甲的少女,長發束成馬尾,隨風飄揚,颯爽英姿。
而她身側穿著白色錦炮的男人,玉冠飄帶,一如往日的仙人之姿,清冷出塵。
「是世子殿下。」城牆的守衛認出了謝珣。
謝珣仰頭看著城門,朗聲道:「九皇子謝時閔得位不正,如今奸臣難制,唯以誓死清君側,除佞臣。」
「如今聖上已經登基,你們這是反叛。」
很快,城門的統領喊道,此人便是任郁棄逃之後,被端王委以重任的。
既然如此,便無再說的必要。
沈絳舉起長刀,高喊著:「殺佞臣,清君側,殺!!」
西北大營所有將士,在衝鋒長號吹奏的那一瞬,沖向了城門。
只是讓城牆的人沒想到的是,此刻正有一小波士兵,正從城內,離開自己的位置,悄然到了城門口。
原本正在守城門的士兵,怎麼都沒想到,他們沒被外面的人殺死,卻死在自己人手裡。
「任大人此刻就在外面,我們打開城門,迎接世子和大人入內。」
原來這一小波人,是任郁當初離開時,留在城中的內應。
這些人平時看起來不起眼,跟任郁關係也不近。
因此端王一系在掌握城門守衛之後,即便將任郁大部分的部下都調走,可是短短時間內,他們無法做到徹底篩查。
依舊還是留下了一批漏網之魚。
正是這批人,在短短的時間內轉變了戰局。
落餘暉籠罩著際,晚霞如火,將天地都映照成赤紅色,這一刻赤色灑遍整座皇宮的每一寸土地。
耀眼奪目的赤紅色,一如當年沈絳出生那日。
直到宮門大開,黑甲軍隊潮湧而入,直奔金鑾殿。
而殿前那片巨大而空曠的廣場,被大軍盡數占據。
赤旗環繞,耀眼如血。
「皇上,不好了,叛軍入宮了。」
一個尖細的聲音傳來,隨後一個人跌跌撞撞闖入金鑾殿。
此刻滿朝文武盡數聚集在殿內,縱然他們也對九皇子的登基有所懷疑,可是無論如何,這份懷疑都比不上對於外面那支氣勢磅礴軍隊的恐懼。
西北大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一路殺至京城。
誰都沒想到,不到一日的時間,他們居然能從城門口,殺到宮門口。
「怎麼回事?」九皇子謝時閔穿著一身黃朝服,神色慌張喊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快殺到宮裡,守城門的軍隊在幹什麼?」
「護駕,快護駕。」
慌張而恐懼,全身絲毫沒有萬聖之尊,該有的從容淡定。
「回皇上,錦衣衛傅柏林叛變,是他私自打開了北門城門,之後在東華門,又有人勾結叛軍,打開了東華門的宮門。」
這個侍衛說完,殿內一陣寂靜。
就連不少朝臣心中,都透著無語。
九皇子這皇帝當的,到底是有多不得人心。
一道城門,一道宮門,本來只要堅守,足可以讓他們等到援軍到來,可是呢,居然是自己人給叛軍開了門。
讓人一路暢通無阻,直接殺到了金鑾殿。
九皇子還在無能狂怒:「朕就不該相信傅柏林這小人,當真是個三姓家奴,人人得而誅之。」
有膽大者,墊著腳尖,朝殿外看去,就見金鑾殿前的廣場,全都是黑甲士兵。
黑壓壓一片,望不到盡頭。
只是光看,心生畏懼。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時,殿門前的台階,正有人拾級而上。
很快,兩道雪白身影並肩出現。
他們一步步,緩緩登玉階,疾風吹拂,衣袂飄起,連著身後束髮的飄帶,迎風而揚。
好一對神仙眷侶。
當然,如果不知道他們是叛軍頭子身份的話,很多人會這麼以為。
待兩人到了殿內,謝珣站定,環顧四周。
最後,他將目光從殿內的端王、英國公霍遠思、首輔顧敏敬身上一一划過,最後落在了正殿寶座的那個黃明身影上。
他目光平靜,嘴角微揚:「諸位,好久不見。」
「謝珣,你想做什麼?是打算謀逆作亂嗎?」端王謝昱瑾怒斥。
他說話時,身體微晃,只是左臂的衣袖內,卻空空蕩蕩。
本是天潢貴胄,卻少了一隻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