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沈絳當真未想到,他會在這裡求娶自己。
謝露出一絲笑意:「我知自己本該找個好時辰,好地方,可是我一刻都不想再等了。」
此處乃是荒郊野嶺,到處都是屍體。
可他就是這麼迫不及待了。
沈絳仰頭,想起她與謝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那時候他們也是在荒郊野外遇見。
可是他眼前的少女,卻絲毫不在意。
沈絳滿眼虔誠道:「以天為證,以地為媒,我願嫁給謝程嬰。」
不管是初見時的程嬰。
還是後來的謝。
他始終都是她的謝程嬰。
*
林度飛帶人趕到時,迫不及待的問道:「赤融伯顏呢?」
沈絳拉著謝的手掌,一刻都捨不得分開,只得朝旁邊抬了抬下巴。
林度飛跑過去一瞧,發現人早已經死了。
「你們誰殺了他?」林度飛大喊道,有些崩潰的模樣。
沈絳問道:「有何問題?」
「當然有問題,有大問題,我緊趕慢趕,趕到蘄州,就是為了殺他。你們居然在我之前殺了他,我怎麼跟大姑娘交代。」
林度飛吼道:「我跟大姑娘保證,一定會親手殺了他。」
「你們賠我一個活著的。」
謝:「……」
沈絳:「……」
沈絳好心說道:「要不他的屍體留給你處置吧,正好我還不知如何是好呢。」
說完,謝抱著她再次上馬。
兩人準備回蘄州。
留下林度飛一人繼續在原地崩潰。
回到蘄州時,戰鬥已經臨近尾聲,北戎大軍在赤融伯顏突圍逃脫之後,便徹底潰不成軍。此刻他們重新走進城池內,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浴血重生後的幸福和慶幸。
真好,他們都活了下來。
又過了一日,西北大營帶來消息,宋牧在被關押之中自盡。
他給左豐年留下了一份信,陳儘自己的罪孽。
並直指他所走到這一日,皆因衛國公那場舊案。
原來當年霍遠思真的偽造了衛楚嵐的筆跡,污衊他與北戎人有染,而當時他將北戎人的信件放入衛楚嵐書房,便是藉助了宋牧之手。
他說自己當年鬼迷心竅,受不了霍遠思的威脅和利誘。
以為衛楚嵐死後,自己能夠執掌西北大營。
可是皇帝卻只對沈作明委以重任,而他自己也認了命,將這樁陳年舊事,徹底埋在心底。
誰知沈作明死後,沈絳來了。
還有她手中拿著的定太平,宋牧這才知道,衛家居然還有一個遺孤。
他看著沈絳行事狠厲,殺伐決斷,不留情面。
霍遠思因想要殺死沈絳,再次派人潛入雍州城,而沈絳的行蹤,也便是宋牧透露的。
他怕沈絳知道自己牽扯到衛氏舊案,他更怕自己到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沈絳在西北大營看到這封信時,只覺得滿紙荒唐。
她問道:「他怕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他就不怕自己引狼入室,害了無數邊境百姓?」
她無法理解宋牧。
明明他也是邊關守將,為何他能放任北戎人圍困蘄州。
難道他不知這些北戎人如何的心狠手辣嗎?
就在沈絳還沉浸在對宋牧的憤怒之中時,京城來的一道消息。
徹底震驚了整個西北大營。
永隆帝冊封九皇子為太子,並且傳位九皇子,退位為太上皇。
如今年號為順和。
然後第二日,京中的聖旨便到了。
便是命郢王世子謝,即刻前往京城,不得留在西北大營。
還有一道是專門給沈絳的,便是解除她的職位,命她也即刻回京。
這兩道聖旨,猶如歷史上十二道金牌召回那位忠心愛國將軍一般。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可惜,沈絳並非愚忠之人。
她的刀不僅可斬入侵的異族,更能斬奸佞小人。
順和元年,這位號稱順和帝的九皇子,屁股還沒坐穩。
便已經聽到了遙遠的邊關傳來的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長平郡主沈絳,舉『清君側』旗號,一路殺往京城來了。
第174章 全文完 我亦只會追隨你,我的皇后。
永隆二十二年, 當然,也可以說是順和元年。
這一年的年末,實在可以說是徹底亂了套。
先是郢王世子謝珣與長平郡沈絳, 在邊關蘄州城, 大敗北戎大軍。
讓北戎八部徹底覆滅。
誰知這大捷的好消息還沒傳到京城,倒是京里先傳來一道聖旨。
永隆帝退位,九皇子登基為帝。
剛一退位, 一紙詔書就讓長平郡主解甲歸京。
同時也急召郢王世子回京。
打了大勝仗的功臣,不僅沒有賞賜,居然還讓人交還兵權。
別說沈絳不願, 便是西北大營的將士們都不會答應。
況且永隆帝本還算春秋鼎盛,為何要突然退位,傳位給九皇子。
天下人都明白, 這定然又是一場奪位之爭。
只是誰都沒想到, 一直固守邊關的西北大營, 居然會在長平郡主沈絳的帶領下, 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一路殺至京城。
雍州城至京城並不算近, 可是沈絳卻率領大軍, 在一月之內, 便趕至京城。
謝露出一絲笑意:「我知自己本該找個好時辰,好地方,可是我一刻都不想再等了。」
此處乃是荒郊野嶺,到處都是屍體。
可他就是這麼迫不及待了。
沈絳仰頭,想起她與謝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那時候他們也是在荒郊野外遇見。
可是他眼前的少女,卻絲毫不在意。
沈絳滿眼虔誠道:「以天為證,以地為媒,我願嫁給謝程嬰。」
不管是初見時的程嬰。
還是後來的謝。
他始終都是她的謝程嬰。
*
林度飛帶人趕到時,迫不及待的問道:「赤融伯顏呢?」
沈絳拉著謝的手掌,一刻都捨不得分開,只得朝旁邊抬了抬下巴。
林度飛跑過去一瞧,發現人早已經死了。
「你們誰殺了他?」林度飛大喊道,有些崩潰的模樣。
沈絳問道:「有何問題?」
「當然有問題,有大問題,我緊趕慢趕,趕到蘄州,就是為了殺他。你們居然在我之前殺了他,我怎麼跟大姑娘交代。」
林度飛吼道:「我跟大姑娘保證,一定會親手殺了他。」
「你們賠我一個活著的。」
謝:「……」
沈絳:「……」
沈絳好心說道:「要不他的屍體留給你處置吧,正好我還不知如何是好呢。」
說完,謝抱著她再次上馬。
兩人準備回蘄州。
留下林度飛一人繼續在原地崩潰。
回到蘄州時,戰鬥已經臨近尾聲,北戎大軍在赤融伯顏突圍逃脫之後,便徹底潰不成軍。此刻他們重新走進城池內,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浴血重生後的幸福和慶幸。
真好,他們都活了下來。
又過了一日,西北大營帶來消息,宋牧在被關押之中自盡。
他給左豐年留下了一份信,陳儘自己的罪孽。
並直指他所走到這一日,皆因衛國公那場舊案。
原來當年霍遠思真的偽造了衛楚嵐的筆跡,污衊他與北戎人有染,而當時他將北戎人的信件放入衛楚嵐書房,便是藉助了宋牧之手。
他說自己當年鬼迷心竅,受不了霍遠思的威脅和利誘。
以為衛楚嵐死後,自己能夠執掌西北大營。
可是皇帝卻只對沈作明委以重任,而他自己也認了命,將這樁陳年舊事,徹底埋在心底。
誰知沈作明死後,沈絳來了。
還有她手中拿著的定太平,宋牧這才知道,衛家居然還有一個遺孤。
他看著沈絳行事狠厲,殺伐決斷,不留情面。
霍遠思因想要殺死沈絳,再次派人潛入雍州城,而沈絳的行蹤,也便是宋牧透露的。
他怕沈絳知道自己牽扯到衛氏舊案,他更怕自己到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沈絳在西北大營看到這封信時,只覺得滿紙荒唐。
她問道:「他怕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他就不怕自己引狼入室,害了無數邊境百姓?」
她無法理解宋牧。
明明他也是邊關守將,為何他能放任北戎人圍困蘄州。
難道他不知這些北戎人如何的心狠手辣嗎?
就在沈絳還沉浸在對宋牧的憤怒之中時,京城來的一道消息。
徹底震驚了整個西北大營。
永隆帝冊封九皇子為太子,並且傳位九皇子,退位為太上皇。
如今年號為順和。
然後第二日,京中的聖旨便到了。
便是命郢王世子謝,即刻前往京城,不得留在西北大營。
還有一道是專門給沈絳的,便是解除她的職位,命她也即刻回京。
這兩道聖旨,猶如歷史上十二道金牌召回那位忠心愛國將軍一般。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可惜,沈絳並非愚忠之人。
她的刀不僅可斬入侵的異族,更能斬奸佞小人。
順和元年,這位號稱順和帝的九皇子,屁股還沒坐穩。
便已經聽到了遙遠的邊關傳來的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長平郡主沈絳,舉『清君側』旗號,一路殺往京城來了。
第174章 全文完 我亦只會追隨你,我的皇后。
永隆二十二年, 當然,也可以說是順和元年。
這一年的年末,實在可以說是徹底亂了套。
先是郢王世子謝珣與長平郡沈絳, 在邊關蘄州城, 大敗北戎大軍。
讓北戎八部徹底覆滅。
誰知這大捷的好消息還沒傳到京城,倒是京里先傳來一道聖旨。
永隆帝退位,九皇子登基為帝。
剛一退位, 一紙詔書就讓長平郡主解甲歸京。
同時也急召郢王世子回京。
打了大勝仗的功臣,不僅沒有賞賜,居然還讓人交還兵權。
別說沈絳不願, 便是西北大營的將士們都不會答應。
況且永隆帝本還算春秋鼎盛,為何要突然退位,傳位給九皇子。
天下人都明白, 這定然又是一場奪位之爭。
只是誰都沒想到, 一直固守邊關的西北大營, 居然會在長平郡主沈絳的帶領下, 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一路殺至京城。
雍州城至京城並不算近, 可是沈絳卻率領大軍, 在一月之內, 便趕至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