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退兵做什麼?」
「可是建康城那邊。」
陸恆回眸看他,唇邊一抹淡笑,道:「所謂君有令,將在外而不受。」
此話原應是「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將士在戰場可以隨機應變,不需要完全遵照君王的命令。陸恆卻說將在外,君王的命令不必接受。
「將軍這話若是傳出去,建康城就要變天了。」半響,林青衣幽幽地感嘆了句,這才轉身離開。
謝幼安一人行道程極順。
「庶民都充軍了,田地竟是老嫗在耕,燕兵傾巢而出,國中連半個壯年的影子也是見到。」甘棠掀開馬車帘子,往外看去,道:「很快就要離開慕容燕了呢。」
「對啊,不過還要許久方能會建康城。」
謝幼安手裡拿著本書,笑吟吟地道:「一路經過了桓家的荊州、崔諒的清河,陶朱的鄴城。昔日莊子週遊的列國,今我也走了一遍。」
甘棠不禁冷笑:「女郎好好想想,待回了建康城怎麼辦。」
謝幼安不禁笑容一僵。捅了這麼大的漏子,娘親即便不說什麼,陳郡謝家的族伯叔父們,自然不會輕易揭過去。不由喟嘆道:「是很麻煩啊。」
甘棠遞給她暖手的湯婆子,道:「女郎心裡有主意了?」
謝幼安搖頭,接過裹著貂裘的湯婆子,把手裡的《莊子》遞給她,乾脆唱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甘棠微微搖頭,定然是沒法子的。謝幼安只有煩悶時,或是飲完酒高興時,才會吟唱《逍遙遊》,大小境界,聊以慰藉。
大抵在外只是微不足道一支商隊,謝幼安反倒隨性得多。
建康城的謝家女郎,可不會說出「桓家的荊州」這樣的話來。
「女郎,前面便是廣陵了,便快要到建康城了呢。」
「從廣陵坐船回建康,只要一天半。」謝幼安想了想,苦笑道:「我還沒想好如何面對族內伯叔。」
大抵老天爺聽到了她的念想,在慕容燕順風順水,到了廣陵卻反倒不得進了。甘棠去打探了消息,回來稟告道:「據說廣陵戒嚴,這段時間不得入城。」
「廣陵力戰場遠得很,也從無屯兵,為何要戒嚴?」謝幼安想了想,猜測道:「莫不是有人聚集黨羽徒眾,犯上作亂?」
「如此將康城也必然戒嚴,我們何時才能回去。」甘棠大驚。
「唬你的,司馬徽叛亂都是前年的事了,建康城亂不了。」謝幼安笑了笑,又正經地說道:「一道再看看去,今晚應該就能入城了。」
下了馬車,在旁人的指引下,謝幼安和甘棠找到了顧子緩。見他在和一商賈說話,正是排在他們之前進城的商隊。謝幼安一出現,顧子緩忙給她使眼色。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對面的中年男子眼神很快注意到她。
顧子緩便無奈地笑了,心知今晚沒準得留在城外了。
「喲,兄弟艷福不淺,外出行商還帶著妻子?」那商賈看著謝幼安,話一轉道:「有這般美貌的妻子,那兩匹緞子對兄弟自然不算什麼。」
「哪裡哪裡。」顧子緩笑著,稍稍面露愧色,拱手一禮道:「賤內不知行商之苦,讓兄長見笑了。」
「仔細想想綢緞不好出手啊,兄弟折成十金如何?」
「出行數月也才賺了幾金而已,還望兄長幫忙,五匹綢緞贈給嫂子做新衣,讓我等早點進城。」 顧子緩拱手道。聽到現在謝幼安大概明白了。
一時忘了自己現在不是士族女郎。在偽裝商賈販賣綢緞的商隊裡,女郎是很突兀的。商賈在外行商不能帶妻室,這是默認習俗,影響不好,所以她很是招惹人的注意。
「不過十金,郎君給他便可,為何還要這般討價還價?」甘棠也看明了一些,只是還是有些不解,於是輕聲地道。
「我們此行不能暴露身份,哪裡會有商隊出手如此闊綽。」謝幼安看著顧子緩的神情,低聲地道。甘棠喔了聲,不再說話。
畢竟是大族的婢女,又跟了個極好的主子。哪怕身處動盪亂世,在她們面前的仍舊大多是春花秋月,歌舞歡宴,幾許寂寥。平日動輒百金,或視金如阿堵物。
半點不知每當輕描淡寫的大災二字,每個銅板,每粒粟米的背後是多少家破人亡,甚至父殺子而食,餓極啖人肉的醜惡慘劇。
顧子緩似乎被逼急了,咬牙道:「二十匹緞子都增於兄長,實在我家中有事,母親病逝而不奔喪,大不孝啊。」
那商賈被驚道,愣了一下才說:「原來兄弟口中的急事,是這般大事。那我也不便趁人之危,拿五匹綢緞,讓兄弟先行吧。」
「如此多謝!」顧子緩又是拱手一禮,差人將綢緞送到那商賈車上。這才回隊啟程進廬陵。
沈謝衣忍了又忍,終是不禁問了句:「那公子,以用自己的母親之死撒謊,不太妥當吧。」
謝幼安知道他是學儒的,對禮教執念甚重。當下看了甘棠一眼,自己先上了馬車。意思是讓她來解釋。
「郎君隔得甚遠竟也聽見了?」甘棠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奇怪地道:「子緩郎君的母親,本就不在世了,也沒什麼大的不妥。」
說完,她行了一禮,上了謝幼安那輛馬車。
商隊如願進城,不日即將達建康城。
「可是建康城那邊。」
陸恆回眸看他,唇邊一抹淡笑,道:「所謂君有令,將在外而不受。」
此話原應是「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將士在戰場可以隨機應變,不需要完全遵照君王的命令。陸恆卻說將在外,君王的命令不必接受。
「將軍這話若是傳出去,建康城就要變天了。」半響,林青衣幽幽地感嘆了句,這才轉身離開。
謝幼安一人行道程極順。
「庶民都充軍了,田地竟是老嫗在耕,燕兵傾巢而出,國中連半個壯年的影子也是見到。」甘棠掀開馬車帘子,往外看去,道:「很快就要離開慕容燕了呢。」
「對啊,不過還要許久方能會建康城。」
謝幼安手裡拿著本書,笑吟吟地道:「一路經過了桓家的荊州、崔諒的清河,陶朱的鄴城。昔日莊子週遊的列國,今我也走了一遍。」
甘棠不禁冷笑:「女郎好好想想,待回了建康城怎麼辦。」
謝幼安不禁笑容一僵。捅了這麼大的漏子,娘親即便不說什麼,陳郡謝家的族伯叔父們,自然不會輕易揭過去。不由喟嘆道:「是很麻煩啊。」
甘棠遞給她暖手的湯婆子,道:「女郎心裡有主意了?」
謝幼安搖頭,接過裹著貂裘的湯婆子,把手裡的《莊子》遞給她,乾脆唱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甘棠微微搖頭,定然是沒法子的。謝幼安只有煩悶時,或是飲完酒高興時,才會吟唱《逍遙遊》,大小境界,聊以慰藉。
大抵在外只是微不足道一支商隊,謝幼安反倒隨性得多。
建康城的謝家女郎,可不會說出「桓家的荊州」這樣的話來。
「女郎,前面便是廣陵了,便快要到建康城了呢。」
「從廣陵坐船回建康,只要一天半。」謝幼安想了想,苦笑道:「我還沒想好如何面對族內伯叔。」
大抵老天爺聽到了她的念想,在慕容燕順風順水,到了廣陵卻反倒不得進了。甘棠去打探了消息,回來稟告道:「據說廣陵戒嚴,這段時間不得入城。」
「廣陵力戰場遠得很,也從無屯兵,為何要戒嚴?」謝幼安想了想,猜測道:「莫不是有人聚集黨羽徒眾,犯上作亂?」
「如此將康城也必然戒嚴,我們何時才能回去。」甘棠大驚。
「唬你的,司馬徽叛亂都是前年的事了,建康城亂不了。」謝幼安笑了笑,又正經地說道:「一道再看看去,今晚應該就能入城了。」
下了馬車,在旁人的指引下,謝幼安和甘棠找到了顧子緩。見他在和一商賈說話,正是排在他們之前進城的商隊。謝幼安一出現,顧子緩忙給她使眼色。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對面的中年男子眼神很快注意到她。
顧子緩便無奈地笑了,心知今晚沒準得留在城外了。
「喲,兄弟艷福不淺,外出行商還帶著妻子?」那商賈看著謝幼安,話一轉道:「有這般美貌的妻子,那兩匹緞子對兄弟自然不算什麼。」
「哪裡哪裡。」顧子緩笑著,稍稍面露愧色,拱手一禮道:「賤內不知行商之苦,讓兄長見笑了。」
「仔細想想綢緞不好出手啊,兄弟折成十金如何?」
「出行數月也才賺了幾金而已,還望兄長幫忙,五匹綢緞贈給嫂子做新衣,讓我等早點進城。」 顧子緩拱手道。聽到現在謝幼安大概明白了。
一時忘了自己現在不是士族女郎。在偽裝商賈販賣綢緞的商隊裡,女郎是很突兀的。商賈在外行商不能帶妻室,這是默認習俗,影響不好,所以她很是招惹人的注意。
「不過十金,郎君給他便可,為何還要這般討價還價?」甘棠也看明了一些,只是還是有些不解,於是輕聲地道。
「我們此行不能暴露身份,哪裡會有商隊出手如此闊綽。」謝幼安看著顧子緩的神情,低聲地道。甘棠喔了聲,不再說話。
畢竟是大族的婢女,又跟了個極好的主子。哪怕身處動盪亂世,在她們面前的仍舊大多是春花秋月,歌舞歡宴,幾許寂寥。平日動輒百金,或視金如阿堵物。
半點不知每當輕描淡寫的大災二字,每個銅板,每粒粟米的背後是多少家破人亡,甚至父殺子而食,餓極啖人肉的醜惡慘劇。
顧子緩似乎被逼急了,咬牙道:「二十匹緞子都增於兄長,實在我家中有事,母親病逝而不奔喪,大不孝啊。」
那商賈被驚道,愣了一下才說:「原來兄弟口中的急事,是這般大事。那我也不便趁人之危,拿五匹綢緞,讓兄弟先行吧。」
「如此多謝!」顧子緩又是拱手一禮,差人將綢緞送到那商賈車上。這才回隊啟程進廬陵。
沈謝衣忍了又忍,終是不禁問了句:「那公子,以用自己的母親之死撒謊,不太妥當吧。」
謝幼安知道他是學儒的,對禮教執念甚重。當下看了甘棠一眼,自己先上了馬車。意思是讓她來解釋。
「郎君隔得甚遠竟也聽見了?」甘棠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奇怪地道:「子緩郎君的母親,本就不在世了,也沒什麼大的不妥。」
說完,她行了一禮,上了謝幼安那輛馬車。
商隊如願進城,不日即將達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