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想來他們父子二人都各懷心事,萬歲爺一心掛念病重的十八阿哥,自然睡不踏實。太子興許只是急於認錯,白天有侍衛攔著,晚上才敢靠近帳篷尋找見萬歲爺的機會,卻沒料到萬歲爺已經歇下。而他這些不合時宜的舉動,反倒引起萬歲爺的猜測。
我聽後心中也是暗暗吃驚,太子他即使想要安慰父心,也未免太操之過急了。不僅得不到諒解,還會被有心人趁機利用。
不出所料,大阿哥,九爺,十四爺聽說此事後,便第一時間前去求見萬歲爺。他們去求見,明著是關心萬歲爺聖安,實則是給太子來個火上澆油。借著這個機會,反應了太子以往諸多不良表現。
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屬下行事惡劣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萬歲爺非常不滿。這些反應,有些保不準是不實之辭。可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後,那自然就變了味。
我見著他們一群人進去了半天還沒出來,便隱隱覺得,太子的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
眾人陸陸續續的都在拆著營帳,阿哥們也因為十八阿哥的事,個個面帶憂愁。不知是在做表面功夫,還是真的有憐憫之情。
趕了幾日路,到了行宮後,大家便可以稍微歇歇腳。晚間的時候,宮裡又來了急件。只見萬歲爺看完後,無力的將手裡的紙張放下,強忍著情緒,默坐於龍椅上,久久不動。
梁公公見狀,忙領著魏珠一眾伺候萬歲爺的人,全都跪在地上,四周一片沉寂。
看來,急件上的內容,恐怕是十八阿哥不成了。
第26章 結黨營私四下起
過了好一會兒,萬歲爺才緩過來,第一句話就是命所有人都退下,只留梁公公在內伺候。
魏珠出了門,見眾阿哥得知消息後都在外頭候著,個個神色複雜。琢磨了一下,便走到他們面前,鞠著身子,小聲的說道:「各位爺兒,要不先回去?皇上歇下了,若有事,會通傳的。」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只能照辦。正要舉步而行的時候,太子爺這才匆匆趕來。看到大阿哥他們,又是沉不住氣了,人人都在憂心,他卻指著大阿哥,九爺,十四三人說道:「你們是不是背著我向皇阿瑪告狀了?」
三位爺只是裝作若無其事,誰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和他吵起來,畢竟萬歲爺正在裡面。
「你們一個個的都心虛了?不敢說話了?」
太子不覺中嚷嚷了起來。
其他人都默不作聲,只看著他一個人胡鬧。
只見太子一面說著一面邁步向前走:
「好,你們不說是吧,我親自去問皇阿瑪!」
門外的侍衛將他攔住,他呵斥道:
「讓開!還敢攔著!我要見皇阿瑪!」
侍衛的職責所在,當然不肯讓路。其他阿哥忙上前勸說,不過都是半真半假。
正喧鬧之時,梁公公面色沉重的打開了門。這梁公公是貼身內侍,他的表情就代表了萬歲爺的心情。再看萬歲爺,那副威嚴里多了幾分傷心、憔悴。眾阿哥見氣色不對,便迅速往地上一跪。
等了片刻,萬歲爺緩緩開了口:
「讓隨行的官員都過來吧。」
魏珠聞聲說了聲「嗻」,便匆匆走開了。
這期間,萬歲爺的目光一直落在太子爺的身上,眼神里滿是憤怒痛心。太子跪伏在地上,滿臉驚惶不安。
很快,隨行的文武官員都已經匆匆趕來,門前跪了滿地的人。
萬歲爺掃視了一圈,最後盯了太子半晌,終是失望的指著他說道:「太子胤礽,不聽教誨,目無法度。他的越位行事,實在是有欲分朕的威柄之嫌。想想朕已包容他二十多年,他竟沒有絲毫改過之意,反而愈演愈烈。朕思來想去,實難繼承大統。」
說到動情之處,萬歲爺早已淚流滿面,連帶著十八阿哥夭折的悲痛,全都一股腦的顯露出來。
太子大為一驚,只覺得身子都是麻的,失去了知覺。戰戰兢兢的跪著,不敢出聲。
底下的大臣一個勁的磕頭,紛紛奏請:「請皇上三思!」
眾阿哥也是趕緊磕頭:
「請皇阿瑪三思!」
尤其是大阿哥,一副假惺惺的樣子:
「皇阿瑪,二弟縱使行事有錯,也罪不至此啊,還請皇阿瑪三思!」
萬歲爺頓了頓,開始歷數太子的罪狀:「先說近的,太子做為兄長,面對十八阿哥的突然夭折,沒有絲毫哀傷,可見其心狠毒。單憑這一點,就實在不堪重用。再往遠了說,二十九年,朕出塞途中生病,特召太子與三阿哥馳驛前迎。而太子到了行宮見到朕的病容,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朕當即看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不僅對朕大為不孝,對外更是放肆,處處仗勢欺人,縱容侍從敲詐勒索,已然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
萬歲爺一面流淚一面向眾人述說著,語氣里滿是失望與無奈。以至於氣急攻心,捂著胸口一度昏厥過去。場面一片慌亂,魏珠慌忙請太醫去了,眾阿哥跪地一遍一遍喊著萬歲爺。
最後,萬歲爺可算緩了過來。看了看跪著的一片人,有氣無力的對大阿哥說道:「胤禔,你負責看管胤礽。」
然後揮了揮手,讓眾人全部退下。
萬歲爺以往對太子舉棋不定,全是看在髮妻的份上,現下終是做了決定,想必也是對太子失望至極。
我聽後心中也是暗暗吃驚,太子他即使想要安慰父心,也未免太操之過急了。不僅得不到諒解,還會被有心人趁機利用。
不出所料,大阿哥,九爺,十四爺聽說此事後,便第一時間前去求見萬歲爺。他們去求見,明著是關心萬歲爺聖安,實則是給太子來個火上澆油。借著這個機會,反應了太子以往諸多不良表現。
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屬下行事惡劣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萬歲爺非常不滿。這些反應,有些保不準是不實之辭。可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後,那自然就變了味。
我見著他們一群人進去了半天還沒出來,便隱隱覺得,太子的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
眾人陸陸續續的都在拆著營帳,阿哥們也因為十八阿哥的事,個個面帶憂愁。不知是在做表面功夫,還是真的有憐憫之情。
趕了幾日路,到了行宮後,大家便可以稍微歇歇腳。晚間的時候,宮裡又來了急件。只見萬歲爺看完後,無力的將手裡的紙張放下,強忍著情緒,默坐於龍椅上,久久不動。
梁公公見狀,忙領著魏珠一眾伺候萬歲爺的人,全都跪在地上,四周一片沉寂。
看來,急件上的內容,恐怕是十八阿哥不成了。
第26章 結黨營私四下起
過了好一會兒,萬歲爺才緩過來,第一句話就是命所有人都退下,只留梁公公在內伺候。
魏珠出了門,見眾阿哥得知消息後都在外頭候著,個個神色複雜。琢磨了一下,便走到他們面前,鞠著身子,小聲的說道:「各位爺兒,要不先回去?皇上歇下了,若有事,會通傳的。」
眾人互相看了看,也只能照辦。正要舉步而行的時候,太子爺這才匆匆趕來。看到大阿哥他們,又是沉不住氣了,人人都在憂心,他卻指著大阿哥,九爺,十四三人說道:「你們是不是背著我向皇阿瑪告狀了?」
三位爺只是裝作若無其事,誰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和他吵起來,畢竟萬歲爺正在裡面。
「你們一個個的都心虛了?不敢說話了?」
太子不覺中嚷嚷了起來。
其他人都默不作聲,只看著他一個人胡鬧。
只見太子一面說著一面邁步向前走:
「好,你們不說是吧,我親自去問皇阿瑪!」
門外的侍衛將他攔住,他呵斥道:
「讓開!還敢攔著!我要見皇阿瑪!」
侍衛的職責所在,當然不肯讓路。其他阿哥忙上前勸說,不過都是半真半假。
正喧鬧之時,梁公公面色沉重的打開了門。這梁公公是貼身內侍,他的表情就代表了萬歲爺的心情。再看萬歲爺,那副威嚴里多了幾分傷心、憔悴。眾阿哥見氣色不對,便迅速往地上一跪。
等了片刻,萬歲爺緩緩開了口:
「讓隨行的官員都過來吧。」
魏珠聞聲說了聲「嗻」,便匆匆走開了。
這期間,萬歲爺的目光一直落在太子爺的身上,眼神里滿是憤怒痛心。太子跪伏在地上,滿臉驚惶不安。
很快,隨行的文武官員都已經匆匆趕來,門前跪了滿地的人。
萬歲爺掃視了一圈,最後盯了太子半晌,終是失望的指著他說道:「太子胤礽,不聽教誨,目無法度。他的越位行事,實在是有欲分朕的威柄之嫌。想想朕已包容他二十多年,他竟沒有絲毫改過之意,反而愈演愈烈。朕思來想去,實難繼承大統。」
說到動情之處,萬歲爺早已淚流滿面,連帶著十八阿哥夭折的悲痛,全都一股腦的顯露出來。
太子大為一驚,只覺得身子都是麻的,失去了知覺。戰戰兢兢的跪著,不敢出聲。
底下的大臣一個勁的磕頭,紛紛奏請:「請皇上三思!」
眾阿哥也是趕緊磕頭:
「請皇阿瑪三思!」
尤其是大阿哥,一副假惺惺的樣子:
「皇阿瑪,二弟縱使行事有錯,也罪不至此啊,還請皇阿瑪三思!」
萬歲爺頓了頓,開始歷數太子的罪狀:「先說近的,太子做為兄長,面對十八阿哥的突然夭折,沒有絲毫哀傷,可見其心狠毒。單憑這一點,就實在不堪重用。再往遠了說,二十九年,朕出塞途中生病,特召太子與三阿哥馳驛前迎。而太子到了行宮見到朕的病容,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朕當即看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不僅對朕大為不孝,對外更是放肆,處處仗勢欺人,縱容侍從敲詐勒索,已然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
萬歲爺一面流淚一面向眾人述說著,語氣里滿是失望與無奈。以至於氣急攻心,捂著胸口一度昏厥過去。場面一片慌亂,魏珠慌忙請太醫去了,眾阿哥跪地一遍一遍喊著萬歲爺。
最後,萬歲爺可算緩了過來。看了看跪著的一片人,有氣無力的對大阿哥說道:「胤禔,你負責看管胤礽。」
然後揮了揮手,讓眾人全部退下。
萬歲爺以往對太子舉棋不定,全是看在髮妻的份上,現下終是做了決定,想必也是對太子失望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