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拿什麼保證?人心難測。」

  沈嘉看著他幽幽地說:「出了事本官一人承擔。」

  換做以前,眾人會因為這句話嘲笑他不自量力,可是如今,他們需要仰望著沈嘉,這天下還真沒用沈嘉擔不起的事情。

  況且這幾年兩廣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去過那邊的官員回來說,那邊不僅氣候宜人,而且生活十分便利,大江南北的東西應有盡有,商業極其發達。

  也有官員覺得沈嘉過於重視商業本末倒置,但回來的官員說並非如此,兩廣那邊土地肥沃,氣候非常適合糧食種植,糧食產量不僅足夠供給當地百姓,還有剩餘支援其他地方,就算遇到災年,也有海外廣闊的土地,從海外運糧回來比從北方運糧南下還方便。

  而沈嘉去年用糧食解決了北方大戰,就算主戰派天天說他的方法過於懦弱和溫和,也無法否定他的功績。

  一個才當了三年的兩廣布政使,竟然能拿出如此多的糧食來解決戰爭危機,光是這一份功績也足以傲視群雄了,因此皇上提拔他接替首輔之位,朝堂上敢明著反駁的人並不多。

  散朝後,沈嘉照例帶著太子去處理公務,徐柏宴貼身跟著,時不時與趙庭解釋一些政務上的事情。

  他去了一趟西北,回來後人粗糙了許多,以前喜歡穿雪白的長衫,風光月霽,如今除了朝服就是一身布衣直綴,據說剛定下親事,年底就會完婚。

  「沈大人,下官還未曾鄭重向您道過謝。」徐柏宴私下對沈嘉說道。

  「為何要道謝?」

  「自然是謝您免除了一場大戰,活命無數,下官在西北數年,對當地的百姓也有了感情,能看到他們活著就是最好的安慰。」

  沈嘉問他:「那你覺得這場戰爭是大更好還是不打更好?」

  徐柏宴搖頭說:「下官愚昧,且不喜歡爭端,自然希望天下太平最好,但接觸過北境蠻夷就知道,好戰是刻在他們的血液里的,根除不掉,能免除一次戰爭卻不能安享太平一輩子。」

  「你說的對。」沈嘉轉頭問趙庭:「如果讓你來主導一場侵略之戰,你會怎麼做?」

  「這......」

  「不必現在回答我,回去好好想想,寫一份詳細的方案來,也可以去諮詢朝中的老將軍們,戰鼓一響,將士們在前線拼殺,後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理一理這其中的關係。」

  趙庭認真答應下來,小聲問他:「若是再有戰爭,孤可否跟著上戰場?孤自小學武藝,騎射武功都不差。」

  沈嘉哪裡敢答應他,「這種事得問你皇叔,不過想必滿朝文武與天下百姓都不會答應的。」怕趙庭心裡不痛快,他解釋說:「你的身份太精貴,若是你去了前線,將士們為了保護你只會分心,統帥為了顧及你也不敢放手一搏,你去了只會礙事。」

  趙庭不服氣地說:「我可以假裝士兵入伍,不暴露身份。」

  沈嘉還沒開口,徐柏宴已經打擊他:「殿下,那您怕是火不過三天。」

  沈嘉大笑起來,「確實如此,戰場九死一生,並非會因為你是太子而眷顧你,也不會因為你武藝比別人好一些就放過你,你該明白自己的身份,若是你寫完策論後還有這種孤勇的想法,那只能說你不適合現在這個位置。」

  徐柏宴嚇得想捂住他的嘴,縱然他與皇上關係匪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被別人聽了去也是要生事端的。

  沈嘉給了他一個安撫的眼神,帶著他們進衙門,然後一坐就是一整天,直到外頭傳來嘈雜的聲音,很快就有人跑進來通報:「各位大人,皇上駕到,快出去恭迎聖駕。」

  一眾官員急忙整理好衣帽大步跑出去,雖說內閣是最親近皇上的衙門,但從來都是皇上召見,從未見皇上親臨,因此眾人都很震驚。

  但震驚後很快就想到了原由,這偌大的內閣能讓皇上親臨的人物也只有一個了,沈大人果然是深受寵愛啊,或者說,這二位的感情真實太好了,便是他們對待家裡的妻子也沒這樣的細心。

  等一眾官員跪在大門外,聖駕停在門口並未有動靜,杜總管跑過來說:「各位大人請起,皇上微服出巡,不必迎接。」

  眾人依舊行了大禮後才起身,互相看了看,才戰戰兢兢地離開,離開前,他們看到杜總管對著沈大人恭敬地問:「大人,皇上問您可以下衙了嗎?」

  「走吧。」沈嘉在眾人視線下上了御輦,然後四匹馬齊齊動起來,很快就消失在衙門外。

  眾人捏了一把冷汗,回頭見太子殿下孤零零地站在門口,像是被人拋棄的孩子,頓時心生同情。

  徐柏宴走到他身旁,笑著問:「殿下怎麼不跟著一起去?」

  趙庭輕輕哼了一聲,「皇叔會把我趕下來的。」

  「哈哈,那兩位的感情真好啊。」徐柏宴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羨慕,然後不知想到了什麼,嘴角的弧度越來越大。

  趙庭問他:「徐詹事不是也已定親了嗎?很快就有如花美眷,不必羨慕別人。」

  徐柏宴搖搖頭,「親事沒有定,下官還不想成親。」

  「咦?為何?」

  徐柏宴輕聲說:「因為心未定。」

  「心未定嗎?」趙庭想起嘴角的事情,笑了起來,「看來娶妻一事確實得由著心走,孤明白怎麼做了。」

  沈嘉在車上吃了幾塊點心,問趙璋:「怎麼如此高調?這四匹馬的御輦在街上得多招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