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已至此,也無迴旋的餘地,李大人長嘆一口氣,吩咐采荷莫露了馬腳,便讓眾人散了。

  殊不知,房中所有的對話,都被暗衛聽得一清二楚。

  李大人在京中找人不容易,對穆淮而言卻是輕而易舉,短短几日,便有了眉目。

  與此同時,九牧的五公主也入京了。

  而這位五公主更是不同凡響,在入京的第一日,便在主街上搭弓射箭,箭羽擦著路上行人的面頰險險掠過。

  第70章 南喬

  原本五公主鬧出的這事兒不會那麼快傳到姜寧靈面前, 但好巧不巧的是,被五公主一箭射傷的那個路人,是姜煦禾。

  姜寧靈聽得這消息時, 險些沒拿穩手中茶盞。

  穆淮以為她是被這事兒嚇著了, 安撫道:「朕已派人去瞧過了, 你哥哥並無大礙,只面上被箭羽擦破了一道口子, 也不深, 養兩日便好了。」

  姜寧靈了解姜煦禾,倒並不多擔心他的傷勢, 她是更訝異於這位九牧五公主的膽大妄為。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在皇城之中當街傷人,哪怕她是燕國的公主也免不了一番責問, 更何況她是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入的京城,卻還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不知是性子直率, 還是頭腦簡單。

  「陛下可知,九牧的五公主究竟為何要當街拉弓搭箭?」

  說到這個, 穆淮也有些頭疼:「聽聞是有些誤會, 你知曉你兄長的為人與脾性,自然不能當街被人扣帽子, 當即便解釋清楚了。九牧的五公主倒也不忸怩,立刻賠了禮道了歉, 此事就算過去了。」

  穆淮同姜寧靈心中都明白,這事兒明面上是過去了,但牽扯到的兩個人身份都不一般, 其中一個更是前來和親的公主,也不是說過去便能過去的。

  但九牧的五公主一入京便陰差陽錯地同姜府嫡次子有這樣的巧合, 換個角度來看,倒也不錯。

  只是這事兒涉及姜府,穆淮不考慮其他人,也擔心這強扭的瓜不甜,姜寧靈定會心疼兄長,那豈不是要同他起嫌隙了?

  見穆淮正凝眉想著什麼,姜寧靈心中不由得升起一個猜想,頓了頓神色,還是開口問道:「陛下也覺得,九牧的五公主雖莽撞了些,但此事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法子?」

  至於解決什麼,姜寧靈不需多言。

  穆淮見姜寧靈心思轉得這樣快,一下便猜到了他的念頭,便也不避諱什麼,直言道:「姜家簪纓世家,你二哥一表人才,尚公主也不是不可,你意下如何?」

  穆淮所言不假,姜家聲望積累百年,底蘊深厚,雖這一輩里被先帝有意削弱權柄而並未出高位的官員,但在世人心中的影響卻不是一朝一夕之間便能被削去的。

  姜家女能母儀天下,姜家兒郎尚公主自然也使得。

  姜寧靈的長兄因族中規避朝堂權力爭鬥,自姜老太爺告老後便隨著姜老太爺一同回了江南老家,而姜煦禾性子灑脫,自小便醉心於筆墨山水,從無意於朝堂之事,留在京中也不會被有心人拿來當筏子,便留了下來。

  若按身份而言,姜煦禾與九牧部族前來和親的五公主結親,顯然是抬舉姜家,且若將和親之人擬定為姜煦禾,那便也間接表明了穆淮的態度,並不會同先帝一般一味地削弱姜家。

  怎麼看,姜家都得了好處。

  但這到底是讓姜煦禾做了政.事的棋子,穆淮便未直接做決定,先問了姜寧靈的意思。

  姜寧靈並不意外穆淮會有這般念頭,畢竟前兩日他還同她說九牧的五公主一事能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不巧了,姜煦禾就是那橋頭。

  姜寧靈自然不能推出自家哥哥來攬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但也不能拒絕得太直接,便道:「這五公主瞧著是個直率性子,若因得此事將她與臣妾兄長撮合到一起,只怕弄巧成拙,還是順其自然罷。」

  穆淮聞言,知曉她不欲姜家在其中主動摻和許多,便作罷了。

  事關姜煦禾,姜寧靈對比頗為上心,遣人去姜府探望他傷勢好幾回,卻又得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

  那九牧部族的五公主,日日往姜府去,說是姜煦禾的傷勢因他而起,要照料他才行。

  姜寧靈心中不由得有些,無人推波助瀾,他二人之前的牽絆卻還是越來越多了。

  姜寧靈未能親眼所見這情勢,總有些放心不下,穆淮見她有心事索性允了她回府省親。

  按說宮妃有孕,是可以讓母家的長輩入宮陪產,可那也是後期的事情了,至於姜寧靈這等還未顯懷便回去省親的,更是破例了。

  不過穆淮記掛著太醫所說的頭幾月須得小心安胎的話,撥了幾個太醫一併跟著去了,還特地同林太醫說了幾句,讓林青黛這日也去姜府多陪陪姜寧靈。

  林青黛不常能見到姜寧靈,自然是樂意得很,卻也知曉姜寧靈同父母兄長許久未見,自然十分想念,便也識趣地並不多打擾,只每日午後去同姜寧靈喝喝茶說說體己話。

  姜寧靈原想著,正巧她帶了幾位太醫一併過來,還能一併幫姜煦禾看一看,待回了府中,與姜煦禾見了面,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姜煦禾只眉峰之上留了一個淺淺的白痕,若不仔細去看,都看不見這痕跡。

  說起這個,姜煦禾也有些無奈:「我早說已經好了,你還隔三差五派人過來,不知道的以為我是紙糊的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