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塊地面積一樣,都是三畝多,周圍同樣的荒蕪……現有條件來說,其實沒多大區別。

  珍珍犯難了,倒是兩個妯娌聽說這事急忙從老家趕來,攛掇著她一定要選西邊那塊,「因為那就在咱們白水溝山腳,以後我們來大嫂廠里上班也方便啊。」

  珍珍憋笑都快憋死了,她這倆妯娌,怎麼還不死心呢?

  她已經明確拒絕過無數次,她想把自個兒廠子團結成一個大家庭,她把廠里所有工人當家屬對待,但她堅決不會搞沾親帶故裙帶關聯的家族企業!

  「大嫂你嫌咱笨手笨腳,那咱就不摻和,來狗貓蛋明年小學就畢業了,也不上初中,我就讓他們來給你打打下手跑跑腿咋樣?」

  王麗芬倒是懂什麼叫以退為進,可珍珍不吃這一套,把臉一板:「他二嬸這不是坑我,讓我被工人戳脊梁骨嘛,咱們玩具廠的工人都是對國家有貢獻的,是傷殘退伍軍人,是烈屬,你這弄倆孩子去跟他們平起平坐,我和你大哥臉往哪兒擱?」

  王麗芬訕訕的咽了口口水,她覺著大嫂自從有錢後腰杆子就硬得要死要死的,財大氣粗。「那……就……就……要不就讓他們當兵吧?來狗跑得快,去了部隊肯定能立功,像他大伯一樣,以後轉業也分個好單位。」

  珍珍無言以對,「那行吧,他要願意咱也贊成。」說不定去部隊鍛鍊鍛鍊,還能改掉偷奸耍滑的毛病。

  殊不知,她這句「行吧」就成了王麗芬的「金科玉律」,從此刻開始,她就覺著來狗以後肯定能當兵,肯定能比他大伯還出息!

  豐收大姐也覺著選西邊的好,矮子裡拔高個兒,不圖一樣總得圖一樣,就因為那地它離白水溝和滿月生產隊都近,以後大家各回各家也方便。就連張勝利也覺著西邊的好,因為東邊太遠啦!

  糾結了一個禮拜,林珍珍最終做出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選擇——她要了東邊場地!

  那可是又荒又野的黃土地啊!西邊至少還有幾個山包擋擋風,東邊是真一馬平川一覽無餘,冬天的西北風「呼啦呼啦」直往臉上刮,搞不好屋頂都能掀翻。

  珍珍其實也說不好,她就直覺這塊地以後應該發展不錯,因為橫西市是山地城市,三面環山,只有西面是開闊地帶,城市要想繼續發展擴建,只能往西邊規劃……橫西市的西面,不就是公社的東邊?

  到時候她的廠子不就能規划進去了嗎?

  可大家都沒當真,畢竟現在的橫西市工農業發展都是石蘭省內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在他們有限的認知里,這已經是「大」城市的極限了。

  珍珍早習慣他們的「不信」,要不是她是從五十年後來的人她自個兒也不一定相信,唯一的例外就是季淵明。對她的選擇,他似乎一點也不意外,只是贊成的點點頭,讓她放心大膽的干,有什麼困難他幫想辦法。

  最近兩年,他對她的態度更多是像「林珍珍背後的男人」,對她的事業規劃絕不多嘴,不阻擋,甚至在很多別人都不贊成的時候不動聲色地替她保駕護航……珍珍有幾次話到嘴邊,很想問問他就不覺著她的想法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嗎?

  當然,她還是沒問出口。或許,以他的聰明和敏銳,說不定已經把她看得透透的了,不提不問只是尊重她而已。可能是從小到大也沒幾個親密朋友,她打心眼裡喜歡這種尊重和距離感。

  ***

  奔波了小十天,當珍珍終於能回家歇一歇的時候,卻忽然聽見一個晴天霹靂——詹姆斯和伊蓮娜提出將長城帶到美國培養。

  她以為自個兒聽錯了,再次用英語問:「你們說什麼?」

  詹姆斯和伊蓮娜對視一眼:「我們希望你能同意讓我們帶你的兒子去美國,美國一定會給他最好的條件,包括居住、生活、學習,尤其是未來的高等教育……你們國家的高等教育百廢待興,幾乎是從零開始,這樣的現實我們相信你是知道的。」

  幾乎是從民國開始,世界很多個自詡自由民主的西方發達國家,都打著「人道主義救助」和「幫扶」的名義,來華國各地選拔人才。只要這個孩子有一技之長,都可能成為他們的目標,有的是孤兒,有的是家境清寒,哪怕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家長,也以將孩子送到西方培養為榮……畢竟,他們可是未來的世界冠軍、諾獎得主。

  放在積貧積弱的舊社會,這是他們不敢想像的人生。

  當然,這樣的「培養」跟五十年後的出國讀書不一樣,現在去了就生是美國人,死是美國魂,他們獲得的榮譽跟華國再無任何聯繫,以後還會以華制華,成為華國的敵人。

  有相關部門意識到這是一個肉眼可見的人才流失漏洞,最近都在讓公安防範著呢,珍珍因為聽季淵明念叨過,知道他們的真實意圖,心裡十分不爽。

  更何況,以季淵明的工作性質,讓他兒子去資本主義國家過「好日子」,這不就是給他埋雷嗎?別說她是大學生,就是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也不可能犯這樣的錯!

  看來,這倆記者不是啥好人。

  珍珍儘量克制自己的不爽,「謝謝,但我們不需要。」

  伊蓮娜沒想到她會拒絕,尖聲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非常清楚,我的兒子必須留在生他養他的國家。」

  「可是,你不覺得這個國家又窮又沒前途嗎?你們圖什麼呢?」詹姆斯似笑非笑,篤定能得到她的贊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