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頁
要說這點心鋪子的生意,其實早在眾人得知這老闆的妹妹嫁了當今皇子之後生意就火了起來,每天光顧的人不少,可這位老闆也怪,好幾年過去了,生意也沒見擴張,雇的還是那幾位夥計,門店也還是那家,所不同的是,之前經常有存貨賣不完,如今基本半天工夫就能關門了,若是遇到大的主顧,就要提前預定。
一開始總有人嘲笑這土包子不思上進,甚至還有不少人詆毀他妹妹,說他妹妹忘恩負義不念親情,甚至還有更難聽的,說她數典忘祖,認了徐家為娘家,早就一腳蹬了這個舊家,不認父母,也不要胞兄什麼的。
偶爾,這些閒話也有一兩句傳進兄長的耳朵里,每每這時,這位兄長就會不厭其煩地站出來解釋,說他們是窮苦人家出身,正因為不忘本,才不想丟了自己做人的根本,憑自己的雙手吃飯,到什麼時候都硬氣,不丟人。
漸漸的,時間一長,眾人見這位兄長做了國舅爺還能保持初衷,踏踏實實地守著這小店養家餬口,反倒有些佩服起他來,連帶著對那位皇后的觀感也逐漸扭轉了。
至少有一點,皇后沒有以權謀私,皇上也沒有假公濟私,國舅爺也沒有巧取豪奪,有這樣的皇帝皇后,他們還愁以後沒有好日子過?
事實也是如此,新皇帝登基三年,就已經有人感知到變化了,先是開闢了什麼海上航線,繡坊的生意好做了,接著是絲綢的需求大了,養蠶的和紡織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
再有,據聞茶葉、瓷器等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緊接著沒多久,市面上海外的洋貨多了,價格也不是之前的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還有,隨著海外航線的開闢,大周也從海外引進了些新的農作物種子,百姓們餐桌上的食材豐富了,餓肚子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正因為此,百姓們才會感念這對年輕的皇帝夫妻,故而,得知去年皇后妹妹議親之時皇后曾微服回了娘家,後來又見到皇帝親臨來迎這位皇后回宮,眾人才會想著今天這好日子,皇帝和皇后興許還會出現。
這消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的傳了出去,於是,午時剛過,從宮裡到南慶胡同的路兩邊很快都是人,密密麻麻的,就連兩邊的樹上、圍牆上甚至房頂上也都是人。
這架勢比當年皇上大婚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不,從院子裡轉了一圈,被外頭牆上和房頂上蹲著的黑壓壓的人群嚇到了的錢淺轉身進了內院,瞟了一眼正坐在炕上和曾華說話的曾榮,抱怨道:「阿華,你說你大哥也是,這些年也不是沒掙到錢,幹嘛不給換個大些的房子,一會兒我看你怎麼出門?」
曾華抿嘴一笑,「我大哥才掙幾個辛苦錢,倒是聽聞我有一個出自江南首富的二嫂,可惜也沒借上什麼光。」
「好你個阿華,你怎麼不說你還有一個做皇帝和皇后的姐夫和姐姐,這兩人也不知給你們換個大房子,我瞧著某人一會怎麼進門,門外那一堆人還不把他吃了。」錢淺一邊說一邊往曾華身上撲了去。
「打住,今兒不許鬧,一會這妝容花了你給補?」曾榮拉住了錢淺。
她今兒一大早就出宮了,又是微服出來的,坐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想著這好日子,還是來送送曾華。
這門親事曾華考慮了整整三年,兩年期限到時,見曾華仍沒有吐口,曾榮原本以為這門親事作罷了,以為她仍是放不下歐陽思,一度還想著是否應該把楊吉介紹給她。
楊吉回鄉後把他父母接了來,陳氏得知後沒少和楊母走動,一來二去的,楊母真相中了阿華,只是在曾家見到兩次徐靖後,聰明的楊母歇了那個念頭,最後還是娶了白氏的女兒徐筱。
再後來,也不知徐靖如何說服了曾華,曾榮只聽聞他每次太學休沐之際就會登門,曾華若是不搭理他,他就會找個幫曾貴祥輔導功課的理由留下來。
正因為曾華拖延了一年才答應的這門親事,曾榮擔心徐家會有不滿,故而才會在徐家上門議親之時特地微服回了趟娘家,為的就是給足娘家排面,同時也是給徐家排面,為此,還特地把朱恆拖了來。
這次也同樣如此,曾榮是一早過來的,朱恆要上朝要處理政務,再則,婚禮要下午申時才開始呢,因而,朱恆答應曾榮,最遲未正之前一定趕來。
錢淺正因為知曉了朱恆會來,所以才打趣曾榮。
曾榮對錢淺的打趣倒是並沒大往心裡去,她更關注的是曾華回應錢淺的那兩句話,聽起來似是戲謔,可細細一品,似乎又有點雲淡風輕。
應該也是放下了吧?
「喂,你想什麼呢?可真是沒出息,這麼一會不見就神不守舍的。放心,一會他來了,肯定能讓他進來的,不會真把他吃了。」錢淺伸手在曾榮眼前晃了晃。
「這孩子,怎麼說也改不了,總這麼沒大沒小的,可如何是好?」錢夫人正好進來,聽見這話笑著搖了搖頭。
「阿淺也是一番好意,怕我們小姑哭花了臉回頭不好上轎。」陳氏見怪不怪地笑道。
「就是啊,我心裡有數著呢。娘放心,這又不是宮裡,在宮裡我保證記得牢牢的,一丁點錯都不犯。」錢淺笑著轉向母親撒嬌。
「什麼嘛,又來氣我們這些沒娘疼的孩子。」曾華給了對方一記鄙夷的目光,說道。
「這是什麼話?你敢說我娘不疼你?敢說我家婆不疼你,敢說大嫂不疼你,敢說我這個二嫂不疼你。」錢淺登即又張牙舞爪起來。
一開始總有人嘲笑這土包子不思上進,甚至還有不少人詆毀他妹妹,說他妹妹忘恩負義不念親情,甚至還有更難聽的,說她數典忘祖,認了徐家為娘家,早就一腳蹬了這個舊家,不認父母,也不要胞兄什麼的。
偶爾,這些閒話也有一兩句傳進兄長的耳朵里,每每這時,這位兄長就會不厭其煩地站出來解釋,說他們是窮苦人家出身,正因為不忘本,才不想丟了自己做人的根本,憑自己的雙手吃飯,到什麼時候都硬氣,不丟人。
漸漸的,時間一長,眾人見這位兄長做了國舅爺還能保持初衷,踏踏實實地守著這小店養家餬口,反倒有些佩服起他來,連帶著對那位皇后的觀感也逐漸扭轉了。
至少有一點,皇后沒有以權謀私,皇上也沒有假公濟私,國舅爺也沒有巧取豪奪,有這樣的皇帝皇后,他們還愁以後沒有好日子過?
事實也是如此,新皇帝登基三年,就已經有人感知到變化了,先是開闢了什麼海上航線,繡坊的生意好做了,接著是絲綢的需求大了,養蠶的和紡織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
再有,據聞茶葉、瓷器等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緊接著沒多久,市面上海外的洋貨多了,價格也不是之前的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還有,隨著海外航線的開闢,大周也從海外引進了些新的農作物種子,百姓們餐桌上的食材豐富了,餓肚子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正因為此,百姓們才會感念這對年輕的皇帝夫妻,故而,得知去年皇后妹妹議親之時皇后曾微服回了娘家,後來又見到皇帝親臨來迎這位皇后回宮,眾人才會想著今天這好日子,皇帝和皇后興許還會出現。
這消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的傳了出去,於是,午時剛過,從宮裡到南慶胡同的路兩邊很快都是人,密密麻麻的,就連兩邊的樹上、圍牆上甚至房頂上也都是人。
這架勢比當年皇上大婚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不,從院子裡轉了一圈,被外頭牆上和房頂上蹲著的黑壓壓的人群嚇到了的錢淺轉身進了內院,瞟了一眼正坐在炕上和曾華說話的曾榮,抱怨道:「阿華,你說你大哥也是,這些年也不是沒掙到錢,幹嘛不給換個大些的房子,一會兒我看你怎麼出門?」
曾華抿嘴一笑,「我大哥才掙幾個辛苦錢,倒是聽聞我有一個出自江南首富的二嫂,可惜也沒借上什麼光。」
「好你個阿華,你怎麼不說你還有一個做皇帝和皇后的姐夫和姐姐,這兩人也不知給你們換個大房子,我瞧著某人一會怎麼進門,門外那一堆人還不把他吃了。」錢淺一邊說一邊往曾華身上撲了去。
「打住,今兒不許鬧,一會這妝容花了你給補?」曾榮拉住了錢淺。
她今兒一大早就出宮了,又是微服出來的,坐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想著這好日子,還是來送送曾華。
這門親事曾華考慮了整整三年,兩年期限到時,見曾華仍沒有吐口,曾榮原本以為這門親事作罷了,以為她仍是放不下歐陽思,一度還想著是否應該把楊吉介紹給她。
楊吉回鄉後把他父母接了來,陳氏得知後沒少和楊母走動,一來二去的,楊母真相中了阿華,只是在曾家見到兩次徐靖後,聰明的楊母歇了那個念頭,最後還是娶了白氏的女兒徐筱。
再後來,也不知徐靖如何說服了曾華,曾榮只聽聞他每次太學休沐之際就會登門,曾華若是不搭理他,他就會找個幫曾貴祥輔導功課的理由留下來。
正因為曾華拖延了一年才答應的這門親事,曾榮擔心徐家會有不滿,故而才會在徐家上門議親之時特地微服回了趟娘家,為的就是給足娘家排面,同時也是給徐家排面,為此,還特地把朱恆拖了來。
這次也同樣如此,曾榮是一早過來的,朱恆要上朝要處理政務,再則,婚禮要下午申時才開始呢,因而,朱恆答應曾榮,最遲未正之前一定趕來。
錢淺正因為知曉了朱恆會來,所以才打趣曾榮。
曾榮對錢淺的打趣倒是並沒大往心裡去,她更關注的是曾華回應錢淺的那兩句話,聽起來似是戲謔,可細細一品,似乎又有點雲淡風輕。
應該也是放下了吧?
「喂,你想什麼呢?可真是沒出息,這麼一會不見就神不守舍的。放心,一會他來了,肯定能讓他進來的,不會真把他吃了。」錢淺伸手在曾榮眼前晃了晃。
「這孩子,怎麼說也改不了,總這麼沒大沒小的,可如何是好?」錢夫人正好進來,聽見這話笑著搖了搖頭。
「阿淺也是一番好意,怕我們小姑哭花了臉回頭不好上轎。」陳氏見怪不怪地笑道。
「就是啊,我心裡有數著呢。娘放心,這又不是宮裡,在宮裡我保證記得牢牢的,一丁點錯都不犯。」錢淺笑著轉向母親撒嬌。
「什麼嘛,又來氣我們這些沒娘疼的孩子。」曾華給了對方一記鄙夷的目光,說道。
「這是什麼話?你敢說我娘不疼你?敢說我家婆不疼你,敢說大嫂不疼你,敢說我這個二嫂不疼你。」錢淺登即又張牙舞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