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郝博文在家裡受寵,蝦醬好吃又稀罕,他吃的最多,疹子也出的最厲害。滿臉的紅疙瘩,身上也有不少,尤其是那個地方奇癢無比,他有時候癢的受不了,不敢去抓臉上,只能撓撓身上。後來也不知道是沒注意還是實在太癢,身上有幾處都抓破了,到現在還有疤痕。

  那一年家裡只有大伯母和堂姐、堂妹倖免。郝博文知道不是她們沒有感染,而是因為家裡人根本就沒讓她們吃。在郝家,大伯母母女三個是最沒有地位的,誰讓大伯母生不下兒子呢,結果連累的堂姐、堂妹跟著不受待見。

  就因為她們沒吃逃過一劫,剛開始郝博文還慶幸呢,結果他一回頭清晰的看到堂姐、堂妹幸災樂禍的臉。那一刻他才知道她們有多不待見他,不過他從來都沒有在意過。因為身上癢,他第一次跟爺爺奶奶發牢騷告狀,說堂姐她們嘲笑他,結果爺爺奶奶二話不說就打了她們一頓。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大伯母發火,也是他們家第一次發動了家庭戰爭。

  雖然戰爭以他這一派的勝利而告終,可是家裡的矛盾也徹底激化。以至於後來『上山下鄉』,大伯母死也不肯交出自己的工作給他。那時候他還是個激進的毛頭小子,他心裡有股氣,你不給我名額,我下鄉就是了,看我思想多先進。於是,他就這樣下了鄉。

  鄉下的日子並不是他想像中的那樣,村民的排斥,每天都要跟著下地幹活,吃的也不好,常常餓肚子。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傻了眼。這個時候在想著回城,別說他家裡沒有這個能力,就是有也晚了。沒有特別的原因,村委會拒絕批條子,沒有介紹信別說回城了,村子你都出不去。

  再後來,女知青中的徐媛媛嘲笑人家柳家溝的人,還是大隊長的親爹,他們這些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會在麥收的時候,起疹子。

  這一次起疹子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兩個京師來的女知青,和一個跟女知青住在一起的柳家溝人,郝博文記得她叫二丫。男知青這邊,除了他自己還有一個特別嘴碎的知青。

  郝博文看著滿臉跟以前一樣的紅疹子,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努力回想著,很確定自己自從來了這裡就沒吃過蝦啊,怎麼還會過敏呢。至於其他人說的種麥毒,郝博文覺得純粹是胡扯。

  其中那個叫徐媛媛的女知青家裡好像很有權勢,她在柳家溝一直上躥下跳的不消停,起了疹子之後她家裡很快就來人了,人家帶著他們去了大醫院檢查,結果還是什麼也沒有檢查出來。好在這個東西沒發現傳染,不然他們可能真的回不來了。

  徐媛媛剛好不想待在鄉下,就以這個理由被送走了,跟著她一起的還有劉萌和那個叫二丫的村姑。不只是女知青,那個男知青也用這個理由讓家人接走了,奇怪的是村里也沒有人出來阻止,反而很痛苦的給放行了。哪怕是他這個沒說要走的人,都被村里以生病為名義送回了城裡。

  如果是以前,郝博文巴不得回城呢,這一次他卻不希望回去。不是因為他喜歡的柳貝貝在這裡,而是因為郝家不消停。

  自從大伯被辭退、大伯母三人被打之後,家裡就沒有消停過。尤其是在他奶奶讓大伯母把工作給自己,大伯母沒有同意,家裡的戰爭就又開始了。

  先是大伯母強勢的要帶著兩個女兒離婚,因為爺奶不同意,她甚至找到婦聯給她做主。大伯母身上有傷,還有堂姐堂妹也是,所以離婚進行的很順利。而且還爭取了不少財產,包括她父母去世給她留的一處房產。本來那處房產在縣城中心,是準備留給他結婚以後住的,現在被大伯母要了回去,他父母爺奶當然不甘心。於是乎,兩方就開始扯皮,這齣鬧劇直接以大伯母上告才結束。

  郝博文不懂,大伯母本身就只有兩個女兒,有什麼好鬧得。女兒將來嫁了人,她還不得靠自己養老,就為了這個,給他一處房子能怎樣?再說了,不就是讓她把工作讓給自己麼,她不也沒讓,轉頭給了堂妹,一家人計較什麼,還鬧到離婚這一步。

  大伯母離婚了,不只是要回了她家的房子,還有這麼多年的工資,她甚至威脅到,如果不給,她就出去宣揚說他身上有毛病,說郝家男人有遺傳病,他身上的紅疹子就是證據。不得不說大伯母很會抓人的軟肋,這下別說他父母了,就是他都趕緊催促著給錢,好讓她們趕緊離開。

  在郝博文的心裡,大伯母離了自己家肯定會過不下去的,那時候她就會知道自家的好了,肯定回來求自家。

  在郝博文自認為聰明的一番分析之下,最後家裡妥協了,大伯母帶走了家裡一大半的積蓄,這個積蓄不只是大伯的,還有他爹娘工作賺來的。為此,爹娘開始埋怨大伯,而大伯呢,剛開始還忍著,後來就開始跟爹娘爭吵。他被辭退之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乾脆就賴在家裡白吃白喝,搞得大家怨聲載道。

  郝博文很不喜歡現在這個家,他想出去,可是現在城裡工人都是定數的,他家裡爹娘都有工作,他要是想上去,只能先下來一個。至於下鄉,知青辦的人告訴他,他下鄉可以,但是以前的去處肯定不行了,人家之前就來信說了,堅決不要他了,說他品性不行。當時郝博文就傻眼了,他品性怎麼了?這不是污衊他呢,郝博文是高傲的,既然柳家溝不要他,他還不想去呢,他就不信沒有比柳家溝再好的地方了。結果知青辦的人告訴他,還真沒有了,剩下的地方都是些犄角旮旯,貧困的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