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季縈繼續道:「聽說是王妃不許你們近前去的,親生的到底是不一樣………」
真寧縣主的臉色再次羞紅,但她還是咬牙道:「即便大嫂不喜母親,但你這樣肆意苛待母親,難道不怕傳出去麼?」
「呵!縣主還請慎言!雖然王妃對我頗有微詞,但我對王妃可沒有半點不恭之心,一聽王妃染病,我可是立即就趕回來了,不像縣主非得太妃派人去請才來。還請縣主不要以己度人才是。」季縈反唇相譏道,「再說王妃的院子雖被隔離了,但一應飲食可沒有虧待她,甚至還請了太醫日日守在一旁為她看診開方。縣主嘴裡的苛待,不知從何說起?」
「即便如此,你為何要下令禁足了母親院裡伺候的人?」真寧縣主不依不饒道。
「自然是為了不讓時疫在王府里擴散。縣主難道沒有一點醫學常識麼?」季縈氣極反笑,「即便王妃不在乎會不會傳染了我這個世子妃,可也得顧及著太妃的安危吧!」
「可是………」
看真寧縣主還想說什麼,季縈不耐與她糾纏,只冷聲道:「縣主既不想伺候病中的母親,就請待在屋子裡不要隨意走動。更不要在我處理王府家事的時候指手畫腳。王府內務,還輪不到一個外人插手。」
「你………」真寧縣主從沒受過這樣的委屈,聞言不禁勃然大怒。可惜季縈卻理也不理她,指揮著身後的婆子抬了煮好的紫草水,轉身走了。
看著王府里剩下主子以及下人,一人喝了一碗紫草水,季縈才放下提著的心。
暫時確定王府再不會出現被傳染的現象,她才有心思打聽外面的情況。
首要的是打聽京郊大營里齊灝的消息。
派出去的人回來稟報說軍中消息封鎖嚴謹,尋常打聽不到什麼。唯一知道的是軍營中被傳染髮病的士兵比百姓們還多。
這倒是!士兵們都是聚集在一起的,相互之間自然容易傳染。
季縈面色有些凝重,正想著是不是再派人出去一趟時,陳媽媽就來稟報說宋府來人了。不知怎地,季縈心裡就浮現出一絲不好的預感。
宋府來的是宋子服。見了他,季縈忙問道:「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
宋子服此時面色蒼白,眼神里泛著紅血絲,一聽到季縈問話就道:「妹妹,爹爹感染了時疫,昨晚被送回家中時高燒不退,今早人已經昏迷不醒了。」
「怎麼會?」季縈心神大驚,不敢置信道:「爹爹怎麼會被傳染的?」明明家裡的人都是用過紫草水的。
宋子服愁眉苦臉的解釋道:「戶部有位大人得了時疫,一直沒有發現,這幾日爹爹與他接觸的頻繁,所以才………」
這可真是飛來橫禍!
季縈勉強穩了穩心神,安撫著宋子服道:「你先別著急,我這就去給太妃稟報一聲,隨你回去。」
宋子服卻叫住她道:「妹妹,我來時祖母說家裡的郎中不頂用,看能不能找個太醫給父親看診。還讓我給你帶話,說肅王妃也在病中,妹妹是出嫁女,理當先顧好夫家的事情。咱們家,有母親還有四哥四嫂,一定會照顧好爹的。」
如此,季縈只得按下想要立即回去的心思,帶著宋子服一道去了太妃處。
太妃聽到宋修遠被傳染了時疫,也十分憂心,二話不說就打發了為自己看診的秦太醫去宋家。太醫院裡的太醫如今都被聖上下令研製治療時疫的方子,都忙瘋了。若不是太妃這樣的老資歷,哪裡能請得到人。
季縈忙感激的道謝。帶著宋子服回了清園,打發了屋裡伺候的人,取出了個不引人注意的黑漆小匣子遞給他,道:「回去跟阿娘說將這匣子裡的藥草熬成水,給爹爹服下。記得不能讓別人知道這事。」
「妹妹,這是什麼藥草?」宋子服疑惑的問道。
「能夠治癒時疫的藥材。」季縈堅聲道。
「什麼?」宋子服瞬間失聲,半晌才驚疑不定的道:「不是說太醫院還沒有研究出方子麼?」
季縈不準備解釋更多,只含糊道:「這是我偶爾得到的藥草,能愈百病。世間獨此一份,千萬小心別讓其他人知道了。懷璧其罪的道理你應該知道。」
宋子服最終還是小心的捂著懷中的藥匣子,與秦太醫一起回了宋府。季縈送走他們後,怔怔的坐在榻上半晌,直到杏林進來與她稟報事情,她才回過了神來。
杏林擔憂的看了季縈一眼,才道:「世子妃,剛才王爺回府了,這會兒正在太妃處呢。您是不是要過去一趟?」
想到至今還沒有消息的齊灝,季縈忙整了整衣裳往榮壽堂去。
…………
宋府。
陳氏這會子已經哭紅了眼。宋修遠自被送回府中就昏迷不醒,府里的大夫雖開了方子,卻好似沒什麼用處。
老太太擔憂病中的兒子和在屋裡伺候的兒媳,帶著人來看了幾回,都被大太太和三太太勸回去了。老太太年紀大了,若被傳染了可怎麼是好。
被派到肅王府請太醫的宋子服遲遲不回來,大家等的焦急不已,只能一遍遍的催人去門口看看。
終於等到他回來了,還帶著秦太醫一起。老太太見了不由精神大震,忙請人進去給宋修遠診脈。
宋子服見到老太太時,猶豫了一瞬。想起妹妹說過不能將這件事說出去,他到底還是等秦太醫為宋修遠診了脈開了方子,把人送走後,才背著人將懷裡的匣子交給了陳氏。
真寧縣主的臉色再次羞紅,但她還是咬牙道:「即便大嫂不喜母親,但你這樣肆意苛待母親,難道不怕傳出去麼?」
「呵!縣主還請慎言!雖然王妃對我頗有微詞,但我對王妃可沒有半點不恭之心,一聽王妃染病,我可是立即就趕回來了,不像縣主非得太妃派人去請才來。還請縣主不要以己度人才是。」季縈反唇相譏道,「再說王妃的院子雖被隔離了,但一應飲食可沒有虧待她,甚至還請了太醫日日守在一旁為她看診開方。縣主嘴裡的苛待,不知從何說起?」
「即便如此,你為何要下令禁足了母親院裡伺候的人?」真寧縣主不依不饒道。
「自然是為了不讓時疫在王府里擴散。縣主難道沒有一點醫學常識麼?」季縈氣極反笑,「即便王妃不在乎會不會傳染了我這個世子妃,可也得顧及著太妃的安危吧!」
「可是………」
看真寧縣主還想說什麼,季縈不耐與她糾纏,只冷聲道:「縣主既不想伺候病中的母親,就請待在屋子裡不要隨意走動。更不要在我處理王府家事的時候指手畫腳。王府內務,還輪不到一個外人插手。」
「你………」真寧縣主從沒受過這樣的委屈,聞言不禁勃然大怒。可惜季縈卻理也不理她,指揮著身後的婆子抬了煮好的紫草水,轉身走了。
看著王府里剩下主子以及下人,一人喝了一碗紫草水,季縈才放下提著的心。
暫時確定王府再不會出現被傳染的現象,她才有心思打聽外面的情況。
首要的是打聽京郊大營里齊灝的消息。
派出去的人回來稟報說軍中消息封鎖嚴謹,尋常打聽不到什麼。唯一知道的是軍營中被傳染髮病的士兵比百姓們還多。
這倒是!士兵們都是聚集在一起的,相互之間自然容易傳染。
季縈面色有些凝重,正想著是不是再派人出去一趟時,陳媽媽就來稟報說宋府來人了。不知怎地,季縈心裡就浮現出一絲不好的預感。
宋府來的是宋子服。見了他,季縈忙問道:「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
宋子服此時面色蒼白,眼神里泛著紅血絲,一聽到季縈問話就道:「妹妹,爹爹感染了時疫,昨晚被送回家中時高燒不退,今早人已經昏迷不醒了。」
「怎麼會?」季縈心神大驚,不敢置信道:「爹爹怎麼會被傳染的?」明明家裡的人都是用過紫草水的。
宋子服愁眉苦臉的解釋道:「戶部有位大人得了時疫,一直沒有發現,這幾日爹爹與他接觸的頻繁,所以才………」
這可真是飛來橫禍!
季縈勉強穩了穩心神,安撫著宋子服道:「你先別著急,我這就去給太妃稟報一聲,隨你回去。」
宋子服卻叫住她道:「妹妹,我來時祖母說家裡的郎中不頂用,看能不能找個太醫給父親看診。還讓我給你帶話,說肅王妃也在病中,妹妹是出嫁女,理當先顧好夫家的事情。咱們家,有母親還有四哥四嫂,一定會照顧好爹的。」
如此,季縈只得按下想要立即回去的心思,帶著宋子服一道去了太妃處。
太妃聽到宋修遠被傳染了時疫,也十分憂心,二話不說就打發了為自己看診的秦太醫去宋家。太醫院裡的太醫如今都被聖上下令研製治療時疫的方子,都忙瘋了。若不是太妃這樣的老資歷,哪裡能請得到人。
季縈忙感激的道謝。帶著宋子服回了清園,打發了屋裡伺候的人,取出了個不引人注意的黑漆小匣子遞給他,道:「回去跟阿娘說將這匣子裡的藥草熬成水,給爹爹服下。記得不能讓別人知道這事。」
「妹妹,這是什麼藥草?」宋子服疑惑的問道。
「能夠治癒時疫的藥材。」季縈堅聲道。
「什麼?」宋子服瞬間失聲,半晌才驚疑不定的道:「不是說太醫院還沒有研究出方子麼?」
季縈不準備解釋更多,只含糊道:「這是我偶爾得到的藥草,能愈百病。世間獨此一份,千萬小心別讓其他人知道了。懷璧其罪的道理你應該知道。」
宋子服最終還是小心的捂著懷中的藥匣子,與秦太醫一起回了宋府。季縈送走他們後,怔怔的坐在榻上半晌,直到杏林進來與她稟報事情,她才回過了神來。
杏林擔憂的看了季縈一眼,才道:「世子妃,剛才王爺回府了,這會兒正在太妃處呢。您是不是要過去一趟?」
想到至今還沒有消息的齊灝,季縈忙整了整衣裳往榮壽堂去。
…………
宋府。
陳氏這會子已經哭紅了眼。宋修遠自被送回府中就昏迷不醒,府里的大夫雖開了方子,卻好似沒什麼用處。
老太太擔憂病中的兒子和在屋裡伺候的兒媳,帶著人來看了幾回,都被大太太和三太太勸回去了。老太太年紀大了,若被傳染了可怎麼是好。
被派到肅王府請太醫的宋子服遲遲不回來,大家等的焦急不已,只能一遍遍的催人去門口看看。
終於等到他回來了,還帶著秦太醫一起。老太太見了不由精神大震,忙請人進去給宋修遠診脈。
宋子服見到老太太時,猶豫了一瞬。想起妹妹說過不能將這件事說出去,他到底還是等秦太醫為宋修遠診了脈開了方子,把人送走後,才背著人將懷裡的匣子交給了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