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吳媽媽等人應著聲下去忙了,季縈才出聲道:「阿娘, 這事怕不光是氣候的問題,咱們得提早預防起來才是。」
陳氏認同的點點頭,道:「已經讓人去外面打聽情況、請大夫了, 到時候看看別人家的情形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然後又問道:「你院裡的下人情況如何?這些日子你好生待在屋裡,別急著出門了。」
季縈點頭道:「我院裡只一個灑掃的婆子病了, 已經抬出去醫治了。阿娘放心, 我省的。」
陳氏派去打聽情況的下人早早就回來了, 帶來的消息是京中不止宋府一家是這般情形, 好些人家不止下人們凍病了一大片, 連帶著主子也有病了的。
主子被凍病了, 這就可笑了。若只下人們被凍病還能說是主家苛待的結果, 可主子得了一樣的病症,這症候就不是天氣的原因了。
陳氏得到消息的同時,大太太那邊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都是大家主母, 應對危機的眼界還是不缺的。她第一時間叫上了兩個妯娌,將宋府里得病的下人們全都清點了一遍,不管重症還是輕症,只要有不適的就統一送到莊子上去,然後請了大夫統一醫治。
宋家的下人平日沒受過主家的苛待,因此被隔離起來也還算配合。等知道有專門的郎中為他們看病,也就安下了心。宋府因為應對的及時,所以情況相對良好,除了一開始就被送走的染病之人,府里的人再沒有被傳染上,主子們也都好好的。
可惜,別家府上卻沒有宋家這麼平穩,家裡下人一聽要將他們送去莊子上時,心中惶恐被主家遺棄,因此一些輕微症狀的下人便隱瞞不報。如此沒過幾日,不僅輕症轉成了重症,而且還傳染了更多的人。尤其是主子們,也多有不適的症狀了。
因著越來越多的人染病,京中的郎中開始變得緊缺起來。
出嫁的幾位姑娘相繼派人來娘家求助,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夫家還罷了,到底是名門,自有一套應對危機的章程。但三姑娘的夫家就顯得不濟了。
老太太發話讓大太太開了庫房,給各個親家送了藥材去。還有肅王府,打第一日情況不對時季縈就派香榧回去看了。太妃見識廣,見外面亂象叢生,又聽宋家應對得當,便一再叮囑季縈暫時不要出門,就在娘家住著。並且讓人送來了一大車藥材。
老太太見了心生感激,便也安心留了孫女兒在娘家暫住。
隨著京中染病之人越發增多,被聖上派出來看診的太醫院的太醫們終於確定京中爆發了時疫,這是一種類似寒症的時疫。染病之人最初的症狀就是全身發寒,身子好的人能夠抗過去,身子不好的就此病倒,接下來便是發燒嘔吐,進不了食。
這是一種新型的時疫,連太醫們暫時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良方。為了避免被傳染,京中大戶小戶日日閉門閉戶,往日熱鬧的城中一時有些蕭索。
宋府里,季縈以給家裡的人補身子的名義,煮了一大鍋加了紫草的補湯,不論是主子還是下人,每人務必都要喝上一碗。
老太太處的湯藥是她親自送去的。進了榮壽堂的正房,見陳氏竟也在。只是與老太太一樣,面色有些低沉。
季縈見了心裡一緊,忙幾步到了老太太跟前,遲疑道:「祖母,這是怎麼了?」心裡猜測著是不是家裡的誰感染了時疫。
老太太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陳氏在一旁道:「沒什麼大事,就是肅王府上派人來了。」
肅王府?看老太太和陳氏的神色明顯不對,季縈心裡一驚,忙問道:「可是太妃………?」
「不是太妃。」陳氏搖頭道,然後嘆息了一聲才又道:「是你婆婆,聽說被身邊的丫頭傳染了時疫,如今正臥床不起呢。」
「那王府派人來……」季縈一下子反應過來,「是王妃喚我這個兒媳婦回去侍疾吧?」
「哼!到底不是親生的,竟是沒有一絲慈愛之心。」陳氏此時再也忍不住,滿面怒容的道。蘇氏這個賤人,自己感染了時疫,如今卻要讓自己女兒給她侍疾,打的主意真是讓人心裡發寒。
老太太嘆息了一聲道:「那到底是縈姐兒的婆婆。有禮法在,這個時候她非要接了兒媳婦兒回去,咱們也阻止不得。」
季縈的心態倒是十分平靜。蘇氏之前在自己手裡吃了那麼大的虧,如今找到名正言順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她笑著寬慰老太太和陳氏道:「祖母和阿娘放心,我到底是世子妃,一應伺候的事自有下人們做。勞累不到我的。」
陳氏急聲道:「這哪裡是勞累不勞累的事,這可是時疫,最容易被傳染的。」
「沒事,我身子一向康健,不會被傳染的。再說如今王妃染病,我這個世子妃理應回去主持大局。」
季縈既然打定了注意要回去,陳氏作為親娘這時候也阻攔不住。只好嘆氣道:「今日天色已經不早了,明日再回去吧。」
見季縈點了頭,她鬆口氣的同時,起身道:「王府來的是王妃身邊的許媽媽。我這就打發了去,她日日伺候在王妃身邊,誰知道有沒有什麼病症。咱們宋家小門小戶可經不得被傳染,更捨不得讓好生生的兒媳婦侍疾。」
…………
季縈連夜收拾了行禮,一大早就坐車回了肅王府。王府既然有病患,她就拒絕了宋子羨送她回去。
陳氏認同的點點頭,道:「已經讓人去外面打聽情況、請大夫了, 到時候看看別人家的情形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然後又問道:「你院裡的下人情況如何?這些日子你好生待在屋裡,別急著出門了。」
季縈點頭道:「我院裡只一個灑掃的婆子病了, 已經抬出去醫治了。阿娘放心, 我省的。」
陳氏派去打聽情況的下人早早就回來了, 帶來的消息是京中不止宋府一家是這般情形, 好些人家不止下人們凍病了一大片, 連帶著主子也有病了的。
主子被凍病了, 這就可笑了。若只下人們被凍病還能說是主家苛待的結果, 可主子得了一樣的病症,這症候就不是天氣的原因了。
陳氏得到消息的同時,大太太那邊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都是大家主母, 應對危機的眼界還是不缺的。她第一時間叫上了兩個妯娌,將宋府里得病的下人們全都清點了一遍,不管重症還是輕症,只要有不適的就統一送到莊子上去,然後請了大夫統一醫治。
宋家的下人平日沒受過主家的苛待,因此被隔離起來也還算配合。等知道有專門的郎中為他們看病,也就安下了心。宋府因為應對的及時,所以情況相對良好,除了一開始就被送走的染病之人,府里的人再沒有被傳染上,主子們也都好好的。
可惜,別家府上卻沒有宋家這麼平穩,家裡下人一聽要將他們送去莊子上時,心中惶恐被主家遺棄,因此一些輕微症狀的下人便隱瞞不報。如此沒過幾日,不僅輕症轉成了重症,而且還傳染了更多的人。尤其是主子們,也多有不適的症狀了。
因著越來越多的人染病,京中的郎中開始變得緊缺起來。
出嫁的幾位姑娘相繼派人來娘家求助,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夫家還罷了,到底是名門,自有一套應對危機的章程。但三姑娘的夫家就顯得不濟了。
老太太發話讓大太太開了庫房,給各個親家送了藥材去。還有肅王府,打第一日情況不對時季縈就派香榧回去看了。太妃見識廣,見外面亂象叢生,又聽宋家應對得當,便一再叮囑季縈暫時不要出門,就在娘家住著。並且讓人送來了一大車藥材。
老太太見了心生感激,便也安心留了孫女兒在娘家暫住。
隨著京中染病之人越發增多,被聖上派出來看診的太醫院的太醫們終於確定京中爆發了時疫,這是一種類似寒症的時疫。染病之人最初的症狀就是全身發寒,身子好的人能夠抗過去,身子不好的就此病倒,接下來便是發燒嘔吐,進不了食。
這是一種新型的時疫,連太醫們暫時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良方。為了避免被傳染,京中大戶小戶日日閉門閉戶,往日熱鬧的城中一時有些蕭索。
宋府里,季縈以給家裡的人補身子的名義,煮了一大鍋加了紫草的補湯,不論是主子還是下人,每人務必都要喝上一碗。
老太太處的湯藥是她親自送去的。進了榮壽堂的正房,見陳氏竟也在。只是與老太太一樣,面色有些低沉。
季縈見了心裡一緊,忙幾步到了老太太跟前,遲疑道:「祖母,這是怎麼了?」心裡猜測著是不是家裡的誰感染了時疫。
老太太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陳氏在一旁道:「沒什麼大事,就是肅王府上派人來了。」
肅王府?看老太太和陳氏的神色明顯不對,季縈心裡一驚,忙問道:「可是太妃………?」
「不是太妃。」陳氏搖頭道,然後嘆息了一聲才又道:「是你婆婆,聽說被身邊的丫頭傳染了時疫,如今正臥床不起呢。」
「那王府派人來……」季縈一下子反應過來,「是王妃喚我這個兒媳婦回去侍疾吧?」
「哼!到底不是親生的,竟是沒有一絲慈愛之心。」陳氏此時再也忍不住,滿面怒容的道。蘇氏這個賤人,自己感染了時疫,如今卻要讓自己女兒給她侍疾,打的主意真是讓人心裡發寒。
老太太嘆息了一聲道:「那到底是縈姐兒的婆婆。有禮法在,這個時候她非要接了兒媳婦兒回去,咱們也阻止不得。」
季縈的心態倒是十分平靜。蘇氏之前在自己手裡吃了那麼大的虧,如今找到名正言順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她笑著寬慰老太太和陳氏道:「祖母和阿娘放心,我到底是世子妃,一應伺候的事自有下人們做。勞累不到我的。」
陳氏急聲道:「這哪裡是勞累不勞累的事,這可是時疫,最容易被傳染的。」
「沒事,我身子一向康健,不會被傳染的。再說如今王妃染病,我這個世子妃理應回去主持大局。」
季縈既然打定了注意要回去,陳氏作為親娘這時候也阻攔不住。只好嘆氣道:「今日天色已經不早了,明日再回去吧。」
見季縈點了頭,她鬆口氣的同時,起身道:「王府來的是王妃身邊的許媽媽。我這就打發了去,她日日伺候在王妃身邊,誰知道有沒有什麼病症。咱們宋家小門小戶可經不得被傳染,更捨不得讓好生生的兒媳婦侍疾。」
…………
季縈連夜收拾了行禮,一大早就坐車回了肅王府。王府既然有病患,她就拒絕了宋子羨送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