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想老二家的還未說話,季縈就主動獻出了人參,讓太妃對她更加看重。更沒想到,季縈雖拿出了人參,卻是直接交到了太妃的手裡,這是明顯不想讓她沾光的意思。這就壞了她先時的打算。

  自從知道了季縈嫁妝里有兩根有年成的老參,她老早就想著了。這是能延年益壽的好東西,憑她自己是尋不來也買不起的,正好可以設法讓季縈這個兒媳婦孝敬自己。可惜到頭來,一場算計全都落了空。

  眼看便宜占不到,蘇氏就早早告辭了。二奶奶和三奶奶,也緊跟著她的步伐走了。

  季縈假裝沒有察覺蘇氏的算計,與太妃說會兒話,也就告退了。走時還與齊嬤嬤說好,午飯時她親自下廚給太妃做一道好菜。

  她一走,太妃才長長的嘆了口氣,臉色顯見的陰沉下來。

  齊嬤嬤知道太妃這是看明白了王妃方才的舉動中的算計,因此生氣了。

  果不其然,太妃氣聲道:「身為王府主母,竟小家子氣到算計兒媳的嫁妝。這樣的人,如何擔得起一府中饋。到底是我當年看走了眼。」

  齊嬤嬤不免勸道:「說到底太妃也是肉眼凡胎,又如何能看清人家特意的裝模作樣。」當年還未嫁進王府時,蘇氏可不是如今這般眼皮子淺的模樣,反而在閨中頗有賢名。也難怪會騙倒了去相看的太妃。

  她繼續道:「好在世子妃是個好的。無論心性,還是眼界格局,都堪比當年的先王妃。」

  太妃聽了這話,點頭認同道:「不錯,縈丫頭是個好孩子。到底是書香大族教養出來的,氣度的確遠甚常人。」

  她說著就想起了這些日子齊嬤嬤稟報給她的,季縈在清園裡的一系列施為。雖有齊灝的扶持,但能這麼快壓服院裡一眾有資歷的管事嬤嬤,將清園的里里外外把持在自個兒手中,由此可見她當家理事的能力不容小噓。

  想到這兒,太妃終於下定了決心,吩咐一旁的齊嬤嬤道:「一會兒你便將王府里帳房和採買上的帳本以及對牌給世子妃送去,就說我這些日子精力不濟,日後就讓她幫我打理府務。」

  齊嬤嬤聞言,心裡著實有些驚訝,她猶疑道:「世子妃才嫁進王府沒多久,您不再瞧瞧?而且如今首要的還是子嗣,是不是等世子妃有了喜信,再………」

  太妃擺手打斷她的話,道:「世子妃心思赤誠,自身又有能力和擔當,她管了府務,我再沒什麼不放心的,正好也能藉此機會好生歇一歇。至於子嗣,」她說著就哼笑一聲,才接著道:「還從來沒聽說過一府主母會因著管了家就耽擱了子嗣的。大不了等日後世子妃有了孕信,我再幫著她壓一壓陣也就是了。」

  齊嬤嬤聽著這話,就點頭應了「是」。

  太妃卻是等不得,催道:「你這會兒就去吧。帶了帳本去,儘早與世子妃交接清楚。免得拖來拖去,憑白惹了那孩子傷心。她是世子妃,這個家她當得的。」

  …………

  太妃怕季縈傷心,但季縈還真不會。她好容易理順了清園裡的事宜,將大部分事務都分管給了身邊的幾個大丫頭,她只管控大局就好。不想才騰出了時間準備進系統地圖,齊嬤嬤就帶著帳本找上門來了。

  季縈是新婦,實在不想這麼快就接收王府的事務。因此推辭的十分真誠。齊嬤嬤見了,對她的好感更甚,越發覺得她是個淡泊不爭的,太妃果然沒看錯人。相比起蘇氏當年一進門就想著抓權的難看姿態,季縈的淡定姿態就超然了許多。

  因此,季縈越是拒絕,齊嬤嬤就越是堅持讓她接手。她勸道:「有世子妃操持王府中饋,太妃日後便能少些勞心勞力,這也是您和世子的一片孝心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季縈只得接下了帳冊和對牌 ,還有除了幾房主子身邊的丫頭外,王府里所有奴僕的身契。可以說,除肅王府里最大頭的產業,其餘中饋的權利盡握於她手。

  不同於季縈的消極情緒,陳媽媽和香芸等人十分興奮。

  「世子妃,從今往後您可就是肅王府實際的掌家主母了。咱們終於在王府站穩腳跟了。」陳媽媽說著眼裡就閃現著欣慰的淚花。只覺自己終是沒有辜負了老太太和太太的囑託,將世子妃照看的很好。

  說起這個,季縈心裡也有了些歡喜。不過她還是冷靜道:「要想當好這個家,我身邊的人手怕是不夠用。而且王妃那裡,說不得還會起什麼波瀾。」太妃越過蘇氏,直接讓自己當家,蘇氏如何能甘心。太妃那裡,蘇氏自然不敢動作。但在自己這裡,她沒有顧忌,指不定會使什麼絆子呢。

  說起正事,陳媽媽就收斂了臉上的興奮之色,正色道:「世子妃您先前吩咐奴婢仔細查看咱們院裡的丫頭,觀察了這許久,奴婢倒是挑出了幾個能幹又心性好的丫頭。您看?」

  季縈低頭沉吟了片刻,就與陳媽媽道:「如今正是用人的時候,先將杏黃提上來,你看好的丫頭也先補上二等的空位,等過幾日再挑人補齊一等的空缺。」

  陳媽媽忙恭敬的應道:「是,奴婢一會兒就去安排。。

  季縈又看向一旁的香榧,道:「你的婚事怕還得耽擱一陣子。一是我身邊如今離不得你,二是世子爺身邊的人,我需得細細相看好了才行。」

  香榧忙道:「正事要緊,世子妃不必為奴婢費心。奴婢一切都聽您的安排就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