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爹爹還能見到母親麼?」孟妱是一個不信鬼神的人,但此時,她卻想要相信。她覺著,爹爹一定很愛母親,因為他是那般的疼愛自己。

  沈謙之默了一瞬,他移開了眼,望向了亭外的上空,緩緩道:「會。」

  良久,沈謙之緩緩站了起來,朝她道:「我該出宮了。」

  孟妱知她是要住在宮裡的,見沈謙之起身要走,下意識攥住了他的衣袖。

  沈謙之怔了一瞬,回眸瞧了她一眼,笑了笑,不禁用手撫上她的臉:「今夜,你要一人住宮裡了。」

  瞧著她輕蹙起的眉,他又低聲補充了一句:「我會每日進宮瞧你的。」

  *

  自那日起,孟妱便住在了宮裡,時不時便去奉天殿看著皇帝用藥進飯。她並未強向太醫問詢陛下的景況,她只是照顧在陛下身旁,與他多說說話。

  這日,她方走出奉天殿,便見著了魏陵。說來也是奇怪,聽姜公公說,太子也是日日請安,可她卻是第一回 見他。

  「五皇子……?」孟妱一時忘了太子的稱呼,直喚道。

  話罷,魏陵卻急急的轉身走了。

  雖說她與魏陵只說過那一次話,可這幾日與爹爹與她說話時,給她講了許多母親從前的事,其中便有母親與魏陵生母周美人的事,周美人亦對母親有過恩情。

  這也是爹爹會喜愛魏陵的緣由之一,他說,周美人亦是良善之人。

  可她也知道,後宮之中從來不會需要真正的良善之人。

  溫貴妃既會知曉她的身份,當年定也知曉母親與周美人的事,焉知當年周美人之死,不是因著母親?

  如此想著,她不覺對魏陵,更生了幾分憐愛之心。

  見他走了,孟妱便忙幾步追了上去,路過了一個轉角之後,卻徹底尋不見人了。

  正在她要回頭時,身後傳來少年清朗的聲音,「懷儀郡主。」

  孟妱以為他是有要緊的話與她說,是以將她引來此處,便欠了欠身,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你是沈謙之的人吧?」少年的神情不加掩飾,直接的問道。

  他臉上的敵意甚是明顯,不待孟妱說什麼,他又繼續道:「你若是敢傷害父皇,孤必不饒你。」

  話雖說的狠,可他說完後,眸中仍閃著光,良久後,他將頭低下了,只冷冷道:「望你好自為之。」

  孟妱再想說什麼,便見魏陵轉過身子走開了,方才跟著他的宮人亦緩步走上前來,將她的路擋住了。

  *

  孟妱住在皇宮西側的流雲殿中,太子因年幼,尚未搬出皇帝獨居東宮,而是住在離流雲殿不遠的萬春宮,那是周美人生前所住的宮殿。

  因想著白日的事,夜晚時分,她不知不覺還是走到了萬春宮左近的涼亭中。

  她一面發著神,一不當心,便將亭中的燭台碰倒了,一陣風吹過,燭台上的火滅了,幸而還有清淺的月光,她倒並未在意那燭台。

  少時,一眾侍女從亭子前的長廊走過,行至半路,其中端著托盤的女子忽而匆匆走向最前方,與為首的嬤嬤說了幾句話後,就端著托盤快步朝她這個方向走來。

  因那人過來的急,孟妱下意識向後靠了靠。

  她坐的地方正在涼亭的暗處,加之沒有燭台,亭外之人並不能瞧見她。相反,她瞧外面的人,卻映著月光,瞧的甚是真切。

  只見穿著淺色宮裝的女子,將托盤放在一旁,蹲下了身子,半晌,從袖中掏出一個香囊,伸手在裡面探了探,拿過托盤上的小碗用指腹在上面抹了一圈。

  接著,她便倉皇起身,快步跟上了已走至前頭的隊伍。

  孟妱的手扶在圓柱上,思忖了一瞬,還是大步跟上了。

  萬春宮中,魏陵坐在一方小桌前,將身子挺的直直的,手中拿著書卷專注的翻閱著。

  見他身旁的燭火暗了下來,掌事的宮女輕手輕腳的走上前去,輕剪宮燈,復站回了原位。

  殿門「吱呀——」一聲,一個嬤嬤進殿道:「殿下,該用藥了。」

  魏陵仍一心在手中的書卷上,只淡淡向一旁的嬤嬤道:「放著罷。」

  嬤嬤應了一聲,便朝送藥的宮人抬了抬手。

  為首的侍女端起藥壺,方才端著托盤的宮女便忙小步上前,將托盤放置在一旁,取了一個小碗,奉在一旁,侍女倒好了藥,便交在了嬤嬤手中。

  「你們都下去罷。」嬤嬤端過藥,放在魏陵的桌上,便也跟著退去了一旁。

  少時,一旁的宮人溫聲提醒道:「殿下,藥該涼了。」

  魏陵這才緩緩放下手中的書卷,伸手去端藥。

  「稟太子殿下,懷儀郡主求見。」這時,殿外忽而傳來了通報。

  孟妱郡主的封號雖未被正式復原,因著她是被皇帝暗旨接回來的,又特許在旁侍疾,宮裡的人,眼睛各個都是透亮的,陛下雖未有明旨,卻也都直喚她郡主。見她親自來登太子的門,也不敢不回稟。

  魏陵原不想見她的,可腦中仍是不禁會想起,初次見孟妱時,她與他說過的話。

  萬事不可逞強,當先保護好自己。

  疼也不必忍著,該說出來了。

  頓了一瞬,他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碗,對一旁的宮女道:「讓她進來罷。」

  孟妱在宮人帶引下,緩緩進了殿,她欠身行禮後,便一句話都不再說,只瞧著魏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