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母后的教導,兒臣一日不敢忘。兒臣初嫁入王府,兩眼一抹黑。自從兒臣被質疑不是梅家女,兒臣行事無不更加謹慎。金嬤嬤是母后所賜之人,兒臣敬著供著都來不及。誰知金嬤嬤也不知怎麼想的,居然與王爺的養阿嬤提及兒臣與虞姑娘鬧翻,是因爭東宮之位…」

  虞皇后的眼神陡然凌厲,看向金嬤嬤。

  金嬤嬤連跪著爬過來,「娘娘,奴婢不是這樣說的。奴婢只說王妃與虞姑娘的關係鬧得不太好,也不知是為什麼。」

  「嬤嬤,你提了我與虞姑娘關係不好,又含含糊糊說了外面的流言,暗示我與虞姑娘不和皆是因為東宮之爭。娘娘信任你,王爺也信任你。你明知王爺看重葉阿嬤,還故意在她面前說這些似是而非的話…我一時氣不過,才讓你去摘菜。」

  「王妃,奴婢…」

  「金嬤嬤,你敢說你沒說過嗎?要不要我請葉阿嬤來與你對質?」

  金嬤嬤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葉阿婆和梅青曉是一條心,葉阿婆的身份尷尬。以前是葉訇的祖母,後來葉訇認祖歸宗她便有些名不正。這樣的長輩,大多生怕被新進門的孫媳看輕,少不得想捏著一些把柄壓製出身高的孫媳。

  自己故意對葉阿婆說那些話,原就是指著葉阿婆用來對付梅青曉。哪裡知道那個老婆子骨頭軟,早就被壽王給拿住了。

  虞皇后一聽梅青曉這話,即知金嬤嬤確實說過那樣的話。當下臉色愈發難看,倒不是因為金嬤嬤挑撥關係,而是惱怒金嬤嬤太蠢。

  金嬤嬤冷汗直流,拼命磕著頭,「娘娘,奴婢真是無心的,就是提了那麼一嘴。思量著以前虞姑娘和王妃親如姐妹,突然鬧成這樣好可惜。奴婢也是盼著她們能重修舊好,感慨了那麼幾句。」

  「嬤嬤,你可知你無心提的一嘴,差點要了我的命。我因為身世之故,能得娘娘賜婚給王爺已是天大福氣。娘娘憐我愛我,不許人再議論我的身世。然而自己清楚,總覺得處處矮人一頭。本想著嫁進王府後處處小心,換來王爺的看重。王爺是葉阿嬤養大的,她要是把話傳到王爺耳中,我還如何在王府立足?」

  虞皇后的臉色更難看了,要是此事傳出去。別人只當金嬤嬤是受了她的指使,故意去離間壽王妃夫妻的關係。雖然那原是她的本意,然而金嬤嬤行事太過急切叫人捉住了把柄。

  還有壽王,上回拒絕了她安排醒事宮女,這回又把她派去幫襯王府的人給送了回來。她就是怕被打臉,才只說金嬤嬤是去幫忙的。本想著金嬤嬤手段不錯,要是能在王府站住腳,她再順理成章把人留在王府。

  誰知這才兩天,就被人送了回來,真是個沒用的東西。

  「阿瑾,你是我看著長大的。論才情長相,在麓京貴女中你都算得上是頭一份。你身後有梅家,本宮也將你視若親女,你實在不必太過謹小慎微。王爺的性子確實魯莽了些,你當在一旁勸著,哪裡由他亂了規矩。」

  「母后…您有所不知。王爺回府,也不知是誰把這事告訴了他。他當下就變了臉,兒臣哪裡敢多說一個字。」

  這倒是。

  虞皇后暗道,別說是一個十幾歲的姑娘。就是她貴為皇后,對上庶子那異於常人的眼睛都覺得很是不舒服。

  怪只怪金嬤嬤心太急了,好好的一步棋變成了死棋。

  「罷了,這事確實不能怪你。不過你如今已經是壽王妃,以後凡事要多勸著些壽王,千萬別讓他再做出格之事。萬一你攔不住他,本宮替你做主。」虞皇后說著,走過來親自將梅青曉扶起,「可憐見的,你這孩子怎麼變得如此小心了?」

  梅青曉適時低頭,一副失落的樣子。

  虞皇后嘆息,「阿瑾,本宮知道你心裡苦。但是你要記得你們夫妻一體,壽王要是名聲壞了,你也落不下好。以後該勸還得勸,別怕。」

  「母后…」梅青曉一臉感動,眼眶泛紅。

  虞皇后臉色好看了許多,看著她的眼神多了幾分憐惜,倒像是真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只是這幾分憐惜又有幾分真心。

  為表護她之心,虞皇后罰了金嬤嬤半年月錢。

  「她是本宮從虞家帶進宮的老人,本是個最妥當的。許是一時糊塗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讓你受委屈了。你看在本宮的面上,別和她一般計較。她呀,確實是年紀大了,該養著了。」

  金嬤嬤一番痛哭自責,好不悲戚。

  臨出宮的時候,虞皇后說是給金嬤嬤一個賠罪的機會,讓金嬤嬤送她出宮。金嬤嬤感恩戴德,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不是傷了腰,而是傷了腿。

  「王妃,您大人大量,莫要同奴婢一般見識。千錯萬錯都是奴婢的錯,是奴婢這張嘴沒個把門。奴婢也是想著您和虞姑娘原是要好的,不知何故生分了,打心眼裡盼著你們能和好。」

  梅青曉微微一笑,「原來嬤嬤這般良苦用心,倒顯得是我小人之腹。只是我與虞姑娘能否和好,實在不是你一個下人能操上心的。」

  金嬤嬤眼裡划過一絲恨意,「王妃說的是,是奴婢多事。」

  「嬤嬤可不是多事,你是故意為之。替我轉告虞紫薇,讓她好好養傷,不要再費這些心神,免得傷了身得不償失。」

  金嬤嬤一愣,麵皮抽動。

  梅青曉又是一笑,「嬤嬤雖是進宮多年,心卻還是向著虞家。此次事一過,嬤嬤當好好想想自己以後該怎麼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