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哪怕之前是高不可攀的貴妃,背後沒個靠山,皇帝沒了就是浮萍,顧苓連親自去看一眼做個樣子都懶得,只聽下面人說的是淑妃因接受不了皇帝逝世消息,瘋魔了跳井死了,屍骨也未撈的出來,他冷笑一聲便罷了。
當前他有更重要的事,不舉行登基大典終究為民不服,一旦舉行了,哪怕被百官所諫他也算過了諸位先帝的那一關,地位自然穩固不少,加上他本就有司天監相助,更是自信,但他未料到顧知澤來的太快,城中兵防多在皇城範圍,所以他收到消息時,人已經逼近登基大典的天梯了。
看來一戰在所難免,顧苓心裡氣得要嘔血,他連日忙於朝政,身體累的幾乎要垮下,但得到皇位的夢就在眼前,他提著氣拔出劍往外走。
「走吧,也是時候該去見見朕的大哥了,」他忽然停下腳步回頭,低聲笑道:「瞧朕這記性,先帝聖旨可不能忘,未來嫂嫂怎麼能錯過朕的登基大典呢?」
他全程未提太子,太子妃這幾個字眼,但此刻宮中無人敢忤逆他,顧苓幾個手下親信領了命令退下,其餘人戰戰兢兢繼續跟在顧苓身後。
金碧寢殿內。
外面人人皆惶,處處是慌亂的腳步聲,嘈雜而紛亂。皇后半倚長榻,把玩著長的指甲,臉上看不出什麼病色,好似完全沒聽到外面聲音:「那些話你可都記得一一告訴她?」
「都說了。」藍衣十分鎮靜地點點頭。
淑妃想要坐上太后位置,但是她無家族背後支撐,膝下又沒有孩子,唯一靠的就是皇帝的幾分寵愛,如今顧晟敗局已定,皇帝歸西,她這個幫凶根本活不成,怪就怪她一時被惑了心智,真以為可以靠那點聰明混上去。
「她倒是果敢,只可惜沒有那股子聰明勁,眼光也不夠,選的兩個都是不能成事的,現在這樣可怪不得誰,早些投胎倒好,總省得來日不安生。」
藍衣微微蹙眉:「那我們為何還要將許娘子喚進宮中,如今的形式豈不是更利於我們?」
「誰能保證一定?」皇后眯起眼睛:「淑妃下場如此是她蠢,但若是……難道本宮的結局會比她好上多少嗎?做事總急不得,若他能成,我們此番,也只不過是保護心切但有心無力罷了,若他不成,那許家,就是我們送給新帝的第一份禮物。」
藍衣倒是不這樣看,她低眉斂目,縱使心中有萬千思緒,最終還是未能出口。
外面很亂,但皇后殿中總歸是不一樣的,顧苓持政這段時間雖短,但是能看得出他並不是個無能之人,這樣的人野心擺在明面上,還重面子。他若是贏了,反倒對皇后更有利,相較於那個十幾年都養不熟摸不透的野狼,皇后反倒更盼著顧苓能勝,所以她哪一方也沒幫,只將許幼薇人拉進了宮裡,並有意透露口風給顧苓。
顧苓心中有幾分勝算皇后不知道,但她知道許幼薇定然是對於顧知澤來說不一般的人,她在宮中,勝算便多了幾分。
這麼想著,皇后有些乏困了,她抬抬手,示意藍衣近身侍奉,恍惚間,她忍不住又想起了那張熟悉的面龐,叫她恨,又可憐的慌。
宮中有一個秘密,許多人都知道,但不能說,說了的都落了腦袋,剩下的死守著性命,誰也不會主動開口,尤其不會讓淑妃聽到——她長得和那太子不能提的母親有幾分相像,尤其是那雙眼睛,像極了。所以早在她進宮的那一刻,皇后就知道了,只是這樣大的一場戲,今日,才真真正落下了帷幕。
淑妃以為顧知澤不喜她是因為和皇后提前串通好了,以為皇帝總寵著她是有幾分真心,以為顧苓手握大權又頗具野心一定能成,她卻只忘了一件事,就是人命如草芥,再脆弱不過,若是輕易信了人,一不小心便會萬劫不復。
她這樣肆意輝煌的一生,最終也只是不甘地沉進土裡,化為史書上的寥寥字句罷了。
——
另外那邊,顧苓敗的很快,快到估計能載入歷史,因為刀兵相見還未真正開始,他已經在天梯高台上在眾目睽睽下被身形嬌弱的「許幼薇」反過來挾持住了。
他雖習武,但累病纏身,身子全憑意志里那口氣吊著,撐著上了天台後,雙方兵馬相對,但都未動,他定眼一瞧,便要開口大笑,之前只聽信中匯報,當真看到的時候,他的心放下了許多,不是因為旁的,只因顧知澤的人較他兵符在手調動的人馬相比,幾乎稱得上少得可憐,但圍不住困不住,不用指揮便自行列成角陣,面對面的兵將則看得更細,顧知澤的人少,但個個身上都沾著血腥氣,凶神惡煞的樣子,一看就知絕非異常。
「大哥回京是喜事,怎麼也不提前報個信給朕,朕也好迎接才是。」兩人離得不遠不近,顧苓語氣裡帶著笑意和試探,臉上看不出來任何高興。
「忘了。」顧知澤的回答很簡單,甚至有那麼點懶得回的意思。
顧苓入宮以後周圍的眼神一直都是畏懼他害怕他或是討好他的,甚至他殺掉的官員里不服他的那種神情他也見過,每一種都讓他心中充滿了滿足感,但顧知澤的眼神,從初見他開始,就沒有變過,從始至終,只有雨林那次,顧知澤的眼神不是在看垃圾,而是沾了怒氣的,也是那一次,成了他心頭消不去的夢魘。
為什麼你沒有死在邊境,為什麼你可以拿那樣的眼神看著我。
當前他有更重要的事,不舉行登基大典終究為民不服,一旦舉行了,哪怕被百官所諫他也算過了諸位先帝的那一關,地位自然穩固不少,加上他本就有司天監相助,更是自信,但他未料到顧知澤來的太快,城中兵防多在皇城範圍,所以他收到消息時,人已經逼近登基大典的天梯了。
看來一戰在所難免,顧苓心裡氣得要嘔血,他連日忙於朝政,身體累的幾乎要垮下,但得到皇位的夢就在眼前,他提著氣拔出劍往外走。
「走吧,也是時候該去見見朕的大哥了,」他忽然停下腳步回頭,低聲笑道:「瞧朕這記性,先帝聖旨可不能忘,未來嫂嫂怎麼能錯過朕的登基大典呢?」
他全程未提太子,太子妃這幾個字眼,但此刻宮中無人敢忤逆他,顧苓幾個手下親信領了命令退下,其餘人戰戰兢兢繼續跟在顧苓身後。
金碧寢殿內。
外面人人皆惶,處處是慌亂的腳步聲,嘈雜而紛亂。皇后半倚長榻,把玩著長的指甲,臉上看不出什麼病色,好似完全沒聽到外面聲音:「那些話你可都記得一一告訴她?」
「都說了。」藍衣十分鎮靜地點點頭。
淑妃想要坐上太后位置,但是她無家族背後支撐,膝下又沒有孩子,唯一靠的就是皇帝的幾分寵愛,如今顧晟敗局已定,皇帝歸西,她這個幫凶根本活不成,怪就怪她一時被惑了心智,真以為可以靠那點聰明混上去。
「她倒是果敢,只可惜沒有那股子聰明勁,眼光也不夠,選的兩個都是不能成事的,現在這樣可怪不得誰,早些投胎倒好,總省得來日不安生。」
藍衣微微蹙眉:「那我們為何還要將許娘子喚進宮中,如今的形式豈不是更利於我們?」
「誰能保證一定?」皇后眯起眼睛:「淑妃下場如此是她蠢,但若是……難道本宮的結局會比她好上多少嗎?做事總急不得,若他能成,我們此番,也只不過是保護心切但有心無力罷了,若他不成,那許家,就是我們送給新帝的第一份禮物。」
藍衣倒是不這樣看,她低眉斂目,縱使心中有萬千思緒,最終還是未能出口。
外面很亂,但皇后殿中總歸是不一樣的,顧苓持政這段時間雖短,但是能看得出他並不是個無能之人,這樣的人野心擺在明面上,還重面子。他若是贏了,反倒對皇后更有利,相較於那個十幾年都養不熟摸不透的野狼,皇后反倒更盼著顧苓能勝,所以她哪一方也沒幫,只將許幼薇人拉進了宮裡,並有意透露口風給顧苓。
顧苓心中有幾分勝算皇后不知道,但她知道許幼薇定然是對於顧知澤來說不一般的人,她在宮中,勝算便多了幾分。
這麼想著,皇后有些乏困了,她抬抬手,示意藍衣近身侍奉,恍惚間,她忍不住又想起了那張熟悉的面龐,叫她恨,又可憐的慌。
宮中有一個秘密,許多人都知道,但不能說,說了的都落了腦袋,剩下的死守著性命,誰也不會主動開口,尤其不會讓淑妃聽到——她長得和那太子不能提的母親有幾分相像,尤其是那雙眼睛,像極了。所以早在她進宮的那一刻,皇后就知道了,只是這樣大的一場戲,今日,才真真正落下了帷幕。
淑妃以為顧知澤不喜她是因為和皇后提前串通好了,以為皇帝總寵著她是有幾分真心,以為顧苓手握大權又頗具野心一定能成,她卻只忘了一件事,就是人命如草芥,再脆弱不過,若是輕易信了人,一不小心便會萬劫不復。
她這樣肆意輝煌的一生,最終也只是不甘地沉進土裡,化為史書上的寥寥字句罷了。
——
另外那邊,顧苓敗的很快,快到估計能載入歷史,因為刀兵相見還未真正開始,他已經在天梯高台上在眾目睽睽下被身形嬌弱的「許幼薇」反過來挾持住了。
他雖習武,但累病纏身,身子全憑意志里那口氣吊著,撐著上了天台後,雙方兵馬相對,但都未動,他定眼一瞧,便要開口大笑,之前只聽信中匯報,當真看到的時候,他的心放下了許多,不是因為旁的,只因顧知澤的人較他兵符在手調動的人馬相比,幾乎稱得上少得可憐,但圍不住困不住,不用指揮便自行列成角陣,面對面的兵將則看得更細,顧知澤的人少,但個個身上都沾著血腥氣,凶神惡煞的樣子,一看就知絕非異常。
「大哥回京是喜事,怎麼也不提前報個信給朕,朕也好迎接才是。」兩人離得不遠不近,顧苓語氣裡帶著笑意和試探,臉上看不出來任何高興。
「忘了。」顧知澤的回答很簡單,甚至有那麼點懶得回的意思。
顧苓入宮以後周圍的眼神一直都是畏懼他害怕他或是討好他的,甚至他殺掉的官員里不服他的那種神情他也見過,每一種都讓他心中充滿了滿足感,但顧知澤的眼神,從初見他開始,就沒有變過,從始至終,只有雨林那次,顧知澤的眼神不是在看垃圾,而是沾了怒氣的,也是那一次,成了他心頭消不去的夢魘。
為什麼你沒有死在邊境,為什麼你可以拿那樣的眼神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