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成長伴隨著疼痛,蕭桓又欣慰又心疼,卻始終沒有對崔近月提出過異議,對蕭瑾瑜,亦是欣然鼓勵的態度。

  就如他遇上崔近月,是一線生機,蕭瑾瑜能遇上崔近月,同樣是一線轉機。

  機緣已經擺在這裡,能夠得到多少,改變多少,全都要看蕭瑾瑜自己。

  作為父親,蕭桓會一直托著他,溫柔注視著他走下去。

  崔近月自然有察覺到蕭桓觀望過校場,不過僅此一回,他從始至終是真真做到了不問不疑亦不插手,全然將蕭瑾瑜交給了她來教,可謂天下第一模範家長。

  她很少會與蕭瑾瑜提蕭桓,若是說起來,幾乎都是順嘴說他有個好爹。

  然而一低頭,就會看到幼崽暴君一臉警惕,眼神仿佛在說,你這個女人休想覬覦我父皇。

  崔近月改變不了蕭瑾瑜心裡,她是跟他搶奪蕭桓寵愛的認知,索性便隨他去,小孩子想太多,多接受接受毒打就好了。

  說起怎麼教導蕭瑾瑜,崔近月之前並無養孩子的經驗,也不知道要怎麼把一個幼年期就心機霸道偏執的小孩,教成個有同理心不暴戾的正常人,將來才能成為執掌江山,不隨意造作的帝王。

  於是,崔近月和7438查了不少資料,整合出了一個適合蕭瑾瑜的方案,按部就班地來教他。

  蕭瑾瑜天天被崔近月看著扎馬步,從姿勢不標準還要中斷十幾次,到姿勢沒有分毫偏差,身上再無酸脹感,半個多時辰下來都能聚力不跌,用了半年的時間。

  當然,這半年裡,崔近月並不是只讓他扎馬步,還會給他講些江湖上的小故事,並將故事裡的各家絕學具象化,且只演練一次,隨性之至,宛如故意逗弄蕭瑾瑜。

  崔近月講故事的意圖,是想教授蕭瑾瑜俠義為何,反正世間善惡之理殊途同歸,若蕭瑾瑜能從中領會些許,她便不算白費功夫。

  蕭瑾瑜倒也的確對她說的故事很感興趣,並且對那個正邪並存武力為尊的江湖極為嚮往。

  不過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崔近月演練的各種武功招式,可惜他年紀太小,腦子再聰明也不能記住所有,只能默默發誓等自己長大後,一定要全都學會。

  這時候,他已然忘卻了崔近月說過,不會收他為徒,教他武功。

  而隨著這段時間的相處,以前只對孔淑妃有個模糊印象的蕭瑾瑜,對崔近月這個人已經有了鮮明的了解。

  她心自逍遙,自在如風,從不藏著掩著說話,更不畏畏縮縮行事,舉手投足間都瀟灑坦然,卻又不輕狂惹人厭憎,只叫人羨慕嚮往。

  她與這宮裡所有人都不一樣,父皇也待她與旁人不一般,就連宮人們,似乎也都真心實意喜歡她。

  蕭瑾瑜生出這個念頭時,心裡又委屈又嫉妒,他不明白,為什麼崔近月膽大包天,肆意妄為,卻沒有任何罪罰,父皇也站在她那一邊,對她無比寬容,間接影響了其他人的態度。

  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崔近月似乎對所有人都很溫柔和氣,唯獨對他嚴厲得很,動不動就罰他,一點不在意他死活,可偏偏這樣,所有人還都說,她對他是責之深愛之切。

  孔淑妃是真心為殿下好呢!

  連自小伺候他的宮人都這麼想,蕭瑾瑜都要氣死了,卻連反駁都不知該從何說起,他只能默默在心裡下定決心。

  就算所有人都站到了崔近月那一邊,他也要做最後一個清醒的,不會被她蠱惑的人。

  崔近月倒是沒有自己是萬人迷的想法,她也不覺得自己是個溫柔的人,不過是蕭瑾瑜對她戴上了濾鏡罷了。

  嗯,她做什麼都是不懷好意的那種濾鏡。

  雖然蕭瑾瑜是憋著股勁跟崔近月較真,但其實他自己都沒有發覺,他這半年的馬步紮下來,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他的肩背更緊實挺拔,眼睛更加明亮,手腳更有力量,行走間也初顯輕盈,一眼可見的矜貴嬌縱感在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更內斂,更堅韌的特質。

  在崔近月看來,聰明果然是一把雙刃劍,它讓蕭瑾瑜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極不可控,也讓他能吸收更多東西,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絲毫沒有其他孩童這個年紀的鈍感。

  為此,她不得不調整方案,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於是這日照常練完功後,蕭瑾瑜就得知了一個噩耗。

  他不僅要在上午跟著崔近月強身健體,還要在下午與崔近月一起,跟著太傅學習。

  沒錯,已經落下半年文化課的蕭瑾瑜,要重新開始上課,而崔近月會與他一起,跟著太傅學習。

  不知為何,蕭桓沒再讓為蕭瑾瑜授課兩年多的辜堯風繼續擔當太傅,反而請了陸家三郎來教導他。

  這位陸家三郎論輩分,是陸皇后的小叔叔,四十來歲的年紀,是個特立獨行的名士。

  陸三郎四歲成詩,過目不忘,十三歲便打破南昭國的記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狀元,他被陸家寄予厚望,性子狂浪,瀟灑不羈,年輕時不知被多少王都貴女傾慕。

  後來,陸三郎的未婚妻得了急症而亡,他悲極吐血,昏迷幾日後醒來,便發誓此生絕不再娶,直至今日,他也依然獨身一人,無妻無子。

  陸三郎天賦異稟,少有人及,於學問一道上猶如開了掛,還號稱無書不讀,任是經略史籍,民間雜言,談經論道,他都信手拈來,從無敗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