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城一如往常繁華。

  淳寧七年,是一個春闈之年。

  去年秋闈,河南的解元姓李,是李家嫡支,皇后的一個堂兄弟。

  皇帝看到遞上來的名單,還特意去了坤寧宮,稱讚了李家人。

  那時候皇后生了小公主才三個月,抱著小公主笑了。

  待到翻過年,七年二月會試,解元也是這人。

  皇帝又去坤寧宮坐了坐,情緒還很好,道:“說不定三元及第。”

  李皇后對自己的兄弟十分有信心,道:“看著唄。”

  皇帝還哈哈大笑。

  可等到四月殿試揭名,前三名竟都姓李,皇帝的臉色便微妙起來。

  他使人重新查了名錄,才知道一二三甲中,有李家子弟十二人,其中嫡支四人。

  皇帝的心情喜憂參半。

  李家是為士林之首,他的嫡支子弟終於肯出仕,意味著李家對他作為皇帝的能力的認可。

  可李家作為皇后的娘家,風頭也太勁了。

  他想要從李家借用的東西,是把雙刃劍。

  皇帝最終還是成全了李家解元的三元及第。

  他在皇后面前盛讚了李氏,第二日,太醫令親自端了一碗湯藥來:“陛下珍愛娘娘,令臣為娘娘調理鳳體。”

  李皇后看著那碗濃濃的湯藥,許久,端起來一飲而盡。

  放下碗,她用帕子輕拭嘴角,淡淡道:“替本宮謝陛下聖恩。”

  自此,李後一生,未曾再有孕,膝下唯有一個公主。與淳寧帝伉儷情深,一生賢名。

  秦城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過了端午。

  他單膝跪在霍決面前,將溫蕙的話盡數轉給了他。

  霍決垂眸許久,問:“她可還好?”

  秦城頭快磕到地上去了:“怪怪的,時常面西發呆。”

  溫蕙在東海,面西,便是面朝大陸。

  霍決道:“知道了。”

  又問:“那孩子怎麼樣?”

  問這個秦城就有精神了,道:“小公子十分聰明機敏,小小年紀,已經敢上陣殺人。而且……”

  他偷眼看了一眼霍決。

  霍決挑了挑眉。

  “就是怪。”秦城道,“就看著,莫名像都督。”

  霍決問:“很像嗎?”

  秦城道:“也不是說長得像,就是,感覺像。”

  霍決笑起來,道:“我想見見這孩子。”

  秦城的額頭又磕下去:“屬下無能,未能接回夫人。”

  “她腦子一根筋的,不想明白,怕是回不來。”霍決露出懷念的微笑,“她從小就這樣。”

  秦城額頭微汗。

  “沒關係。”霍決說,“我親自去接就是了。”

  秦城抬頭。

  霍決道:“鐵線島,我也該親自去看一眼了。”

  乾清宮裡,遣了旁人,只有淳寧帝和霍決。他二人獨自議事,沒人敢偷聽,怕賣不出消息就直接掉了腦袋。

  皇帝問:“確定嗎?”

  霍決道:“得去確認一下。”

  皇帝問:“船都造好了嗎?”

  “還差一些。”霍決道,“但不妨礙。”

  皇帝問:“誰去?”

  霍決道:“只能我去。”

  皇帝習慣了霍決在身邊,並不想放他遠行,卻又知道這個事他是唯一最好的人選。

  他沉默片刻,同意了,問:“你以什麼名義出京?”

  霍決在外行走,代表的是皇帝。他的每一次出京,都被眾人矚目。

  “我一動,眾人便都知道了。”霍決道,“與其偷偷摸摸引人胡亂猜測,不如大張旗鼓,讓他們沒得猜。”

  他道:“東海諸國,多年未曾朝貢了。臣去替陛下巡視一圈,敲打敲打他們。”

  皇帝同意了這個名目:“好。要多久。”

  “至少一年。”霍決道,“怎麼也得帶回一兩個朝貢隊伍才行。”

  皇帝問:“你不在,何人可掌宮城和京城防務?”

  霍決毫不猶豫:“念安。”

  皇帝點點頭,也很同意這個人選。

  小安才剛剛知道溫蕙跑野了不肯回家,本是去嘲笑霍決的,結果霍決與他說了這個事。

  小安叉腰:“怎麼回事?要出海?去接嫂嫂嗎?我也去!”

  “你留下。”霍決說,“這趟出遠門,時間長,宮城和京城的防務你先掌著。”

  小安老大不樂意。

  霍決道:“這是最重要的東西,不能交給旁人。陛下與我,都最信任你。”

  “好吧。”小安道,但他好奇,“你是怎麼說服陛下讓你出海的?”

  霍決意簡言賅:“皇長孫。”

  自當年宮變,小安就再沒見過皇長孫了。

  牛貴都死於這件事,可也沒見著皇長孫的影兒。後面的事都是編出來哄皇帝的。

  小安忍不住問:“哥,皇長孫,當真還活著嗎?”

  霍決只看了他一眼,沒回答。

  監察院都督霍決受命,替皇帝出巡東海,懷柔遠人,宣揚威德的消息很快傳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