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蕙這麼想,便明白蕉葉和小梳子為何會在這裡覺得自在了。

  蕉葉和小梳子也擁有一間石頭厝。

  石頭厝是以大石塊堆疊, 以黏土泥漿粘合而成的。外表粗獷,內部也粗獷。

  “這裡據說是有風暴的。”蕉葉說, “我還沒趕上過。不過他們說,只有這樣的房子才能扛住風暴。”

  小梳子說:“我們來的時候這個房子是沒有主人的。漁民也挺慘的, 常有出海就回不來的。我們就在這間房子裡住下了,大傢伙也接受我們。”

  她們兩個一如既往地話多。

  “早一個月監察院的人就過來跟我們說你或許會過來。”蕉葉道, “我們倆只不敢相信。”

  她們倆便是再不諳世情,也知道像溫蕙這樣的女人, 是很難出門的,更別說千里迢迢來到泉州這種地方。

  那句“真希望你也能來看看”, 也真的就是個希望而已。她們從沒指望過溫蕙真的能來。

  小梳子也咋舌:“都督竟放你來。”

  小梳子在霍家幹過一年的燒火丫頭。這一年奴婢的生活,極大地充實了她對人情世故的認知。她的確是比蕉葉懂得更多一些。

  海島上的夜裡,還是微冷的。石頭厝里有火塘, 柴火燃燒著,既照明, 又取暖。

  火光把溫蕙的臉映成了橙色。

  她沒有回答小梳子的話,卻望著火焰,露出了微笑。

  這世間, 再沒有一個男人,會像霍決這樣離經叛道,自己留在家中, 卻允許妻子獨行千里之外。

  是的,再沒有了。

  小梳子和蕉葉給溫蕙和番子們做了晚飯。

  “你嘗嘗,我們兩個現在的手藝可不是從前能比的了。”她們說。

  的確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她們兩個於吃一道上,還是很有天賦的,閒下來的時間,也都在琢磨怎麼吃得更好了。

  這天晚上溫蕙和番子都留宿在島上。

  火塘里的火一直燃著,石頭厝里很暖和。蕉葉這裡的生活用品都是監察院的人提供的,比起原住島民,她這裡算是物品豐盛了,什麼都不缺。

  給溫蕙用的被褥也是新的,日日拿出來曬,就等她。

  溫蕙聞著,被褥上有些奇特的味道,有陽光的味道,也有海的味道,跟家裡的熏過香的被褥很不一樣,但也好聞。

  三個人說了一晚上的話,各自說各自路上的見聞。

  雖之前她們給溫蕙寫過信,然而那麼多的事,幾封信怎麼說的完。

  溫蕙這裡,也有許多事講給她們聽。她們聽到她遇到的那些事,活捉路上的小賊,拳打好色的衙內之類的。蕉葉和小梳子不斷地發出“哇~”的讚嘆聲,十分羨慕她會功夫。

  她也給她們講了李秀娘的事。她們嘆息:“唉。”

  小梳子道:“所以我們喜歡住在這裡。”

  蕉葉道:“還是這裡好,能出來。”

  “能出來”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描述。

  從什麼里“出”來呢?

  奇異地,溫蕙好像能明白。

  若閉上眼,其實是能看到一個無形的網,覆蓋了整個神州大地的。皇權所在之處,這張網便也在。

  所有人都在其中,掙脫不得。

  溫蕙問:“你們還回去嗎?”

  蕉葉和小梳子都笑了:“我們卻往哪裡‘回’?”

  “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啊。”

  “島上的人也種糧食的,不過他們種的不好,主要還是靠打魚,摘海菜。”

  “我們也學會打魚了,就是力氣小,每次只能拖一點點上來。但我們的力氣也在變大。”

  “還學會了織網,雖然織的窟窿還不均勻,但也越來越好了。”

  “總有一天可以不用監察院再養活我們,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的。”

  是細微、弱小,卻令人心裡感到有實質感的努力和改變。

  一如李秀娘,不是借用監察院的權勢直接讓縣令和胡三放她自由,而是去告狀,以大周律為自己討公道。

  雖然這其中依然需要監察院暫為蕉葉兩人提供衣食,為李秀娘保駕護航以保證公道能實現。但這些做法本身是有實質感,是不虛無的。

  溫蕙道:“好啊。會有那一天的,多久也沒關係。”

  四哥的權勢大得很,可以讓她用來耀武揚威、快意恩仇。但拿來做一點點這樣舉手之勞的小事,更令人舒暢。

  或許以後也可以多多借用,其實比為他在菩薩跟前念經禱告,更能消孽積福。

  第二日溫蕙讓番子先回去:“我住幾日就回去。”

  約定好,五日後番子再過來接她。

  番子走了,蕉葉和小梳子帶著溫蕙在島上玩。

  此地島民的皮膚都黝黑,人也瘦,但性情溫和。語言是完全不通的,有一些會說福建土話的人,根本沒有會說官話的人,他們說的話,溫蕙一句也聽不懂。

  蕉葉小梳子和他們溝通起來,也是連比帶劃的,一邊是嘰哩嘰哩,一邊是呱啦呱啦,居然能溝通得很順暢。

  她們帶她看村子裡的石頭厝,看那些生長得稀稀拉拉的莊稼,帶她上山撿柴、砍竹子、挖筍。

  她們兩個現在會做的事情,比從前多太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