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告別了妻子岳父,溫柏往京城去。

  當年立誓決不去沾霍四郎,是因為月牙兒。

  如今帶著傷去京城求援,還是因為月牙兒。

  溫松從開封回青州,一路上躲避追捕,頗費了些時日。待溫柏出發,往京城去,已經是八月初。

  此時,李大小姐帶著李十娘到了京城。

  二人奉旨入宮,要先在習禮亭接受入宮前的禮儀培訓。這本是鴻臚寺的分內事,結果來教導禮儀的官員卻是陸睿。

  他舉薦了李家女兒,皇帝給他個人情。

  “大娘、十娘,別來無恙。”陸睿行禮。

  二人皆還禮:“陸翰林。”

  李大小姐道:“昔日一別,翰林風采更盛往昔,只人生無常,翰林還請節哀順變。”

  她二人原抱著看戲的態度十分好奇陸嘉言的妻子是什麼樣的人,只來的路上與天使閒話,才知道陸嘉言已經無妻。

  那天使道:“嗐,也不知道對小陸探花是好事還是壞事,反正京城裡想嫁他的人多的是。”

  李大小姐說完,陸嘉言微微傾身:“多謝大娘關心。”

  直身,道:“那咱們開始吧。班門弄斧,大娘勿怪。”

  習禮亭里這道程序,主要是用於教導那些初次上京的官員和附屬國的使者的。這等朝覲皇帝的禮儀規則,似李家人這樣的,早就爛熟於胸,根本無需教導。故陸睿有“班門弄斧”之說。

  待三人把程序走完,李大小姐道:“今科的《登科錄》我已經看到了,翰林比之三年前,又大不同。我聽聞,是翰林舉薦了我家,還想問翰林,我等此次入宮,翰林可有什麼提點之處?”

  陸睿道:“舉薦二字不敢居功,不過是伴駕時提及了京城權貴與地方世家,談到了府上。我與陛下只說了兩點,一,寧則公淡泊明志;二,秋山書院是當今士林心之所向。因這兩點,南陽李氏,至清至正。”

  “後陛下意動,聽聞我曾遊學書院,問我對李家女兒的印象。”陸睿道。

  李大小姐問:“則翰林是如何回答陛下的?”

  陸睿道:“我答,‘不夠女子’。”

  李大小姐與李十娘對視一眼,一起俯身:“多謝翰林。”

  陸睿還禮:“大娘、十娘客氣了。且稍待,我去準備車馬,咱們準備入宮。”

  待他離開,李大小姐輕嘆。

  “人都會變。”她道。

  十娘道:“他竟不笑了。”

  昔年餘杭解元陸嘉言遊學秋山書院,李大小姐和李十娘都是承認他的學識、辯才和風姿的,只她們兩個都討厭他的笑。

  那個人眉梢眼角常帶笑,笑得風流倜儻,又驕傲自賞。

  姐妹們很多讚嘆,獨她們兩個看了覺得討厭。

  李十娘道:“如今看著,竟還是笑起來好看。”

  李大小姐道:“世事從來難兩全。”

  南陽李家的大小姐帶著妹妹入宮,於內書堂教導內命婦讀書知理,明倫明德。

  皇帝道:“此大善。”

  京城各家遂也送了女兒入宮到內書堂一起學習進修,一心求知。

  這些女孩都是及笄上下的年紀,反倒是李十娘年紀大些,她已經十七了。

  被送進宮的女孩有些是京城土生土長的,有些是京城沒有合適的,特從家族裡召來的。她們都和之前寧菲菲一樣,是各家想拱上後位的人選。

  大臣們催立後催了快一年了,皇帝終於啟動了對新後人選的考察程序。

  觀察接觸了一陣子之後,皇帝再見到陸睿,神情頗為微妙,幾次欲言又止。

  一次堂中無旁人,陸睿道:“陛下有何吩咐?”

  “沒什麼吩咐,就是想說說李家女兒。”皇帝說。

  陸睿便凝目等著皇帝說。

  皇帝憋了一會兒,卻“咳”了一聲,道:“李家女人,真能說!”

  陸睿道:“臣昔日秋山論辯,亦敗給了李大娘子。”

  “不止是李大。”皇帝老神在在,“李十也很能說。能把肖妃說得臉都發白。肖妃如今十分不想看見她們倆,繞著走。”

  陸睿問:“陛下是覺得李家人過於刻板說教嗎?”

  皇帝道:“刻板和說教兩個詞,哪個也用不上。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被皇帝覺得“有意思”的李家姐妹,覺得皇帝也挺有意思的。

  滿後宮不管環肥燕瘦,都是小情小性兒的女子。皇帝的口味十分專一,幾十年如一日,從未變過。

  “方皇后也是這種性子。”李大小姐道,“只不幸當了皇后。”

  李十娘道:“若讓她選,她未必願意。”

  只女子沒得選罷了,一生榮辱貴賤,都繫於丈夫的身上。

  李大小姐道:“宮闈是什麼樣子,皇帝是什麼樣子,你如今看到了。你還是可以選的,你不願,我便送你回家。”

  “我回家能做什麼呢?”李十娘道,“我的才學遠不如大姐,沒有達到能在書冊上留下名字的程度。回去了一樣要嫁個人,相夫教子。還未必能有大姐的眼光,能挑到個志趣相投、公婆也寬和的夫家。這是我唯一能將自己的名字留於後世的機會了。我歡喜得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