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都是從最底層的雜役開始做起的。個子矮的常受個子高的照顧。

  後來有一天,皇帝想看看樹上的鳥窩裡有幾個蛋。那個窩搭在了很細的樹杈上,一看就是無法承受成年人的體重,摔下來必死。

  四肢頎長身體消瘦的半大小子身手靈敏地爬上去把鳥窩摘了下來。

  皇帝喜歡他靈巧,把他送去學武。

  清秀少年做事細緻會照顧人,被看中送到皇子身邊貼身伺候。

  後來皇子就封長沙,他們自此分別。再見面,一輩子過去了大半,頭髮都已經花白了。

  “當年分別時,說起未來。我說想飛黃騰達。”牛貴回憶道,“哥哥說,想得善終。”

  而現在,牛貴也想得善終。他羨慕老內侍:“哥哥是必能善終的,我還不一定。”

  老內侍摩挲著茶盞,緩緩道:“你不要拿對先帝的態度對他,他和先帝不一樣的,他……”

  老內侍想了一下,也沒法用“好人”這個詞來描述元興帝,因在他們的世界裡,哪有什麼人什麼事可以簡單地用好或者壞來描述的?

  他只能道:“他對身邊的人頗寬容,一時犯了錯,他也是能原諒的。他對自己的孩子,實是個很好的父親,只孩子太多了,便顯不出來。他和他的孩子,大多是這樣的人,只有景郡王暴戾些,和代王一樣,像先帝。”

  “他並沒有不信任你,他其實極喜歡你的。”老內侍道,“你已經成了一個象徵,他們這樣的人,都想獲得你的效忠。”

  “只北疆一案,涉及太子,他怕你出手太重,才沒給你。他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你別踩他這條線,就可以了。”

  牛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站起來行禮:“多謝老哥哥。”

  臨行前,老內侍喊住他,道:“哥哥托大說一句,他若長壽,你也能善終。”

  牛貴凝眸片刻,點了點頭。

  元興三年八月,北疆案該判的判了,該殺的殺了。大家都以為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都鬆了一口氣。

  孰料,監察院錦衣番子傾巢而出,直撲首輔陳閣老府邸。

  “監察院辦事!開門!!!”

  “監察院辦事!開門!!!”

  “監察院辦事!開門!!!”

  牛貴為錦衣眾簇擁著,心裡卻想著霍決。

  若只是攀咬,如何咬得出來這樣的大人物?這是通過什麼樣的蛛絲馬跡,又用了什麼酷烈手段,才審出了大人物的名號。

  小永平這辦事的手腕,頗有他年輕時的風采。

  首輔府的大門打開,陳閣老走出來,臉色有些發白,還算鎮靜地道:“牛貴,何事兵圍本官府邸?”

  牛貴抬起手,展開手中諭旨,告訴他:“監察院奉陛下旨意,緝查景順五十年陳其中侵占四大倉儲糧及國庫庫銀之事。”

  陳閣老怒斥:“無稽之談,無稽之談!”只那眼中的恐懼泄露了出來,不免色厲內荏。

  番子們湧上去,陳閣老揮動雙臂掙扎:“放開我,你們知道我是誰!”

  牛貴抬頭望著首輔家的大門,紅色的燈籠簇新華麗,顯然常換。

  當然知道你是誰。你們都是景順朝的舊人。

  但現在已經是元興三年,新帝登基已經三年了。你們這些舊人戀棧權力,不肯自己求去。

  可沒聽過一朝天子一朝臣嗎?是時候,該給新帝的人騰騰地方了。

  小永平摸出了這些,雖沒有自己動手,卻讓齊王呈給了皇帝。

  這正正是皇帝想要的。

  亦是齊王想要的。

  也是永平你,想要的吧?

  123. 第 123 章 鄉試

  第123章

  因秋季里風向變了, 江州的人北上,行船的速度沒有夏日裡快。陸正派去吏部為自己打點的幕僚和管事抵達京城的時候,正趕上了京城的另一場腥風血雨。

  景順五十年, 皇帝駕崩,三王奪嫡。先後是趙王與代王,代王與襄王的亂戰。京畿百姓飽受戰火之苦, 流離失所,大批百姓奔向京城求庇護。大街小巷上, 都是飢餓流民的身影。

  又襄王隔絕南北,夏糧無法北上。地主、商人都囤積居奇, 一度造成整個北方糧價暴漲和糧食短缺。

  為了抑制糧食價格,賑濟災民, 常平倉庫存耗盡。在這種情況下,內閣開了四大倉。

  四大倉不屬於常平倉, 而是大周朝兩度經歷過胡虜南下兵圍京城的慘烈後設置的戰備倉。

  正是因為有四大倉的存在,景順五十年雖然糧價昂貴, 也沒有貴到天上去,雖然流民也有餓死,但也沒到慘絕人寰的地步。

  只等元興帝登基的時候, 四大倉存量幾乎耗盡。

  元興帝占了湖廣,又把持江南糧道, 是個富戶,內閣天天追著他討債。元興帝自知理虧,捏著鼻子填四大倉的虧空, 填了兩年才填得差不多了。

  誰料齊王府的永平此次緝查北疆軍備貪污案,卻從某個人口中得到了一點蛛絲馬跡,酷烈拷問之下, 揪出了這個事來。

  首輔陳閣老一干人等,在景順五十年不僅趁亂侵占四大倉存糧,更是侵吞國庫,偽造證據,甩鍋給了張忠等人。

  景順五十年,三王奪嫡未定,襄王一脈還只是個外來戶。舊臣們幹的這個事,他們摻和不進去。十分安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