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了陸睿這一句,溫蕙心裡就踏實了很多,她道:“是啊,所以不用怕的。”

  屋中眾女,連平舟這小孩子,剛才嚇得驚惶失措,這會兒也平靜下來,肩膀都放鬆了。

  只這頓飯,肯定沒法再吃了。

  陸睿起身,告訴她:“我去上房,晚上不會再過來了,你不必管我,踏實休息就是了。咱們這裡是江南,不必擔心。”

  溫蕙站起來,脆聲應了聲:“好,我曉得。”

  陸睿捏捏她的手,帶著平舟走了。

  溫蕙看看屋子裡的人,道:“都別怕,怕什麼呢,京城遠著呢,該幹什麼都幹什麼去。”

  大家便各司其事。

  待回到內室,銀線誇起溫蕙:“姑娘真是,我一聽要打仗,嚇得臉都白了,你竟不怕。”

  溫蕙道:“我怎會不怕。你又不是沒見過老趙頭、關九叔那些人缺胳膊斷腿的樣子。那還只是剿山匪、打海盜而已呢,都算不得打仗。”

  銀線吃驚:“那你還這樣膽大?”

  溫蕙道:“我能怎樣?我能說自己怕嗎?我可是少夫人了。”

  銀線望著她還有些稚氣的眉間,想說什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心中感慨。姑娘再不是從前那個只知道淘氣的姑娘了。

  才感慨著,忽聽溫蕙托著腮問:“銀線,你剛才聽清楚了嗎,是襄王,長沙……”

  銀線一個激靈,過去一把捂住了溫蕙的嘴,壓低聲音道:“快快閉嘴!與咱們無關!與你無關!”

  溫蕙頓了頓,扒開她的手,低聲道:“知道了。”

  是呢,與她無關呢。

  便有關,又能怎樣。她又不會飛天遁地,也不會撒豆成兵,什麼也幫不了連毅哥哥。

  溫蕙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過霍決了。不想再次想起連毅哥哥,會是因這等山河驚變的大事。

  朝堂上的大事她不懂,三歲的小孩到底該不該做皇帝她也不知道,只她私心裡,已經悄悄盼著若真開戰襄王能得勝了。

  只襄王若敗了怎麼辦?

  溫蕙知道尋常官宦人家若謀反,主人家都逃不了一個死。但奴僕都不算是人,是財產。通常是和旁的家財一樣,被抄家罰沒,然後再賣出去。

  連毅哥哥已經是奴僕了,就算襄王敗了,應該也只是再被配到別的什麼地方繼續為奴吧。

  這樣想,原來連毅哥哥的處境,竟已經不會“更壞”了。溫蕙嘆口氣,對著燭火雙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禱。

  銀線看看她,也沒阻止,也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老天爺啊,請不要打仗啊。誰做皇帝不都一樣一樣的嘛。

  溫蕙翌日醒來,先晨練,收拾停當了往上房去。路上都能感覺出來,府中籠罩著緊張的氣氛。

  她若是能出府便知道,何止是她一家一府,甚至何止是江州城,所有檄文傳達到的地方,都籠在了緊張的氣氛之下。

  只再緊張,日子也得照樣過。

  到了上房,陸夫人從未讓她在外面等過,都是直接叫丫鬟請入正堂。

  婆媳倆一見面,先互相打量一眼,都未曾在對方眉間見到慌張或害怕。陸夫人心中暗暗點頭,不想溫蕙年紀雖小,遇到這種大事竟也能不慌,十分難得。

  昨日裡,上房的年輕丫鬟們都惶惶然了。

  “昨晚便又派了人快船往餘杭去,多多運糧過來。”陸夫人先告訴她重要的事,“不必驚惶。”

  不像家裡呢,再大的事都沒人告訴她。溫蕙挺直腰背:“是。”

  她也好奇,問:“母親,父親怎麼說?真的要打仗了嗎?”

  陸睿雖然也懂得很多,但他也只是個年輕人。陸正才是這個家裡的一家之主,是朝廷命官,在溫蕙的心裡,最最具有權威性。

  陸夫人道:“誰也不知道。現在才只一個襄王,其他的皇子都還沒表態,且得再看看。”

  這溫蕙就不懂了:“還有很多王爺也會造反嗎?”

  陸夫人道:“你想想,一個家裡有偌大產業,年長的兒子們都做了祖父了,家主忽然去了,竟叫新買來的女伎生出來的三歲娃娃當了家主,繼承了全部的家財。旁的兒子可願意嗎?雖嫡長子已經沒了,可還有兩個哥哥都是嫡出的。”

  描述得簡單明了,一聽就明白了。溫蕙恍然大悟。原來這所謂朝堂大事,跟一般人家也差不多啊。

  她自家就沒有庶子。嫂子沒有嫡親的兄弟,提起庶弟咬牙切齒。她自己也是三媒六聘的正妻,將來生的孩子,都是嫡出。溫蕙天然的立場就站嫡子:“那怎麼行,雖沒了嫡長,嫡子還在呢。哪怕是庶長呢,怎麼也不該輪到庶出的三歲小娃娃。”

  “你說的是正理。好了,不說這個了。”陸夫人頷首道,“你到裡面去練字吧。”

  溫蕙:“……”

  她婆婆總在她情緒激盪時來個大轉折!

  總有一天她得被她婆婆拉閃了腰!

  福身應了聲“是”,鬱悶地去東次間了。

  喬媽媽在次間裡拿著水晶鏡正看書,見她來,笑眯眯地問:“少夫人今日的詩可背下來了?”

  都快打仗了也不能不完成作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