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富家的趕到溫蕙的院子,那院子也已經亮起了燈,孫婆子給她留了門:“就覺得姐姐該來了。”

  內院裡若沒有明確輩分,按著身份高低而不是年紀稱一聲姐姐,便沒錯。

  劉富家的也笑道:“有勞姐姐了。”

  孫婆子笑眯眯:“都是一個院子裡的人,別這麼見外。”

  劉富家的進了屋,青杏、梅香都已經穿戴整齊在忙碌了。這的確是比溫家的丫鬟有樣子得多了。

  見她來,都喚一聲“劉媽媽”,說:“姑娘已經醒了,正洗漱。”

  劉富家的道聲“好”,掀開帘子進去。

  溫蕙已經洗漱完,披著衣服,銀線打著哈欠給她梳頭。

  劉富家的過去低聲說:“你精神些,別叫陸家的丫頭小瞧了。”

  銀線一個哈欠沒打完,硬生生咽回去。溫蕙撲哧一笑。

  “我的姑娘,別笑。”劉富家的無奈,“今日國祭,可不能笑啊,千萬憋住了。”

  她家姑娘性格直爽心思簡單,缺點就是實在太愛笑了。

  溫蕙忙道:“知道,知道。”

  劉富家的又出去打點,卻發現早飯也擺好了,孝服也準備好了,實沒什麼她能做的了。

  陸家的丫頭實在調教得好,其實沒有什麼她能插得上手的。劉富家的覺得自己的存在實在雞肋。

  如果這只是她自己的差事,她大概便會求去了,畢竟沒臉吃白飯。可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這是姑娘的事。

  離開江州前,夫人和大奶奶反覆囑咐她和銀線,一定要在陸家站穩腳跟,萬不能使溫蕙屋裡全是陸家丫頭的天下。就姑娘這簡單的小腦袋瓜,可不得被她們哄得眼盲耳聾的。

  用過早飯,大家紛紛穿上孝服。

  銀線還是不開心。溫蕙一直安慰她:“這不是沒辦法嘛,想開點。跟皇帝爺爺比,咱算個啥?就是公主正成親,也一樣得脫了喜服換孝服。”

  唉,這姑娘,心真大啊。

  不過心大也有心大的好,不會因為那些針頭線腦的小事便成日裡自尋煩惱。

  劉富家的決定,她先好好觀察、打聽,看看陸睿房裡那個玉姿是怎麼個情況。等溫夫人來了好跟溫夫人匯報。至於跟溫蕙怎麼說,怎麼教,就是溫夫人的事了。

  都收拾好了,便出門了。

  青杏前面打燈籠,銀線後面打燈籠,劉富家的挽著溫蕙,一行人往上房去。

  上房一片燈火通明,人影憧憧。年輕的丫鬟穿著素麻孝衣,多出了幾分俏麗。只過於安靜無聲,感覺詭異,讓溫蕙無端地有些害怕。

  陸夫人已經收拾停當,她髮髻簡單,素麵朝天。素麻孝服映得她臉龐反倒年輕幾分。

  從前必定是個美人,即便是現在,其實依然是個美人。只是有了年紀。

  待溫蕙行過禮,陸夫人道:“男人在外面祭,我們在裡面。先隨我去請老夫人。”

  溫蕙便跟著她行動。

  路上,陸夫人道:“這麼早起,老夫人必要犯頭風的,脾氣不會好。待會有什麼委屈,你且先忍忍。”

  溫蕙忙道:“長輩訓責,晚輩自該受著,沒什麼委屈。”

  陸夫人點點頭,又告訴她:“你今日跟著我,看我做什麼,你便跟著做什麼。”

  溫蕙道:“是。”

  很快到了東路老夫人的院子,昨天那個叫溫蕙先回去的婆子出來抱怨:“折騰這麼大歲數的人……喊頭疼呢……”

  溫蕙耳朵豎起來。

  這話怎麼說的?好像是指責陸夫人存心折騰老夫人似的?這不是國喪嗎?

  她這婆婆卻波瀾不驚,眉眼不動地請罪:“是媳婦不孝,累著母親了。”

  那婆子便滿意了,說:“夫人稍等等,就快好了。”說完進去了。

  那態度,仿佛她便是那“母親”似的。她明明只是個下人。

  她又望了自己的婆婆一眼,她婆婆站在那裡,依然沉靜如舊,顯是早就習慣了。

  那沒辦法啊,溫蕙想明白了,因為那婆子就是在代老夫人訓話。

  而媳婦,是不能夠跟婆婆頂嘴的。這就是為什麼出閣前,溫夫人和楊氏反覆叮囑她“要聽夫家的話”的原因。

  因為,口多言,離親也。

  “口舌”,七出之四。

  --

  43. 第 43 章 國祭

  第43章

  陸老夫人雖然諸多抱怨, 也不敢真誤了時辰,到底還是收拾停當,被簇擁著出來了。

  陸夫人和溫蕙都上前給她見禮, 昨日上午還滿臉慈愛笑容的老太太,見著溫蕙就皺眉。

  溫蕙當然感覺得出來。但陸夫人都提前打招呼了,有委屈讓她忍著, 她只垂著眼,不吭聲, 亦步亦趨地跟著自己婆婆。

  這等祭奠之事都有禮法規矩,陸家書香之家, 禮法上自不會有紕漏。

  溫蕙就沒看見她公公,也沒看見她夫君陸睿。男子們在府外設路祭, 女子才在家裡祭。

  因為趕上她的婚禮,女眷還挺不少, 都是陸氏族裡的伯母、嬸子、嫂子。也有兩個陸夫人娘家的舅母。

  老夫人年紀大了,勞累不得, 還是陸夫人主祭,大家都跟著她。

  到了靈棚先按賓主、輩分分了位置。溫蕙也省心,只緊緊跟著陸夫人就行。才站好位置, 楊媽媽過來給她手裡塞了個東西,涼颼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