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後站在床邊,凝視老人。

  他一生富貴權勢,來於此人。

  許久,牛貴輕輕道:“陛下,走好。”

  景順五十年。

  皇帝為妖道所惑,飲處子血並以處子心煉丹求長生。

  每開壇,西苑必有妙齡宮娥暴斃。西苑眾女惶惶,皆知難逃一死,遂於絕境中奮而反殺。

  有九女秦蓉、王茹娘、李梅梅、趙小紅、方六娘、羅招娣、包玉、王燕子、翟鶯鶯,伺帝就寢之時,以腰帶繞頸,合力將景順帝勒斃。

  六虎一狼秘不發喪,矯詔召諸相入禁中扣押,並立張貴人所生之五十二皇子為新帝。是為偽帝。

  諸王震怒,傳檄天下,兵指京城:正國本,扶社稷。

  這是後面發生的事,而此時在西苑,外殿裡傳來爭執聲,牛貴只守著景順帝遺體出神,全不在意。直到外殿忽然傳來怒罵和慘叫,很快大太監張忠喘著粗氣衝進內殿,手裡還握著一柄帶血的匕首。

  “牛貴!”張忠厲聲道,“咱們已經商量好了,立五十二皇子做皇帝,你同不同意!”

  牛貴問:“誰死了?”

  張忠道:“樊三和王樹成兩個傻子想立四十四皇子,咱們已經送他們去見陛下了。就只剩下你,你同意不同意?”

  他聲色俱厲,執著匕首卻不敢靠近。

  只因他們這些人都只不過是會些粗淺功夫,牛貴才是高手。

  他們在禁中的力量強於牛貴,但出了皇城,誰也比不了牛貴的勢力。

  大周朝創立監察院,上至皇族、勛貴,下至文人、百姓,監察天下。

  監察院設提督監察院事,下有左右監察院使,八大監察院行走,三千錦衣番役 ,只對皇帝一人匯報,持駕帖代皇帝行事,可聞風而動,不經三司便行逮捕刑求之事。

  景順一朝,不知道替皇帝掃平了多少異議之人,按下了多少反對的聲音。監察院手段酷烈,又有景順帝“寧錯殺不放過”的默許,製造的冤假錯案多不勝數。

  不論皇子也好,勛貴也好,百官也好,但聽到有人拍門喝一聲“監察院辦事,開門!”,莫不兩股戰戰,面色如土。

  牛貴,便是欽定提督監察院事,俗稱監察院都督,人常稱督公、院公。

  他與禁中八大太監合稱八虎一狼,然一狼便可抵八虎。

  張忠深知,這事要成,必得牛貴同意並參與。

  牛貴卻眉眼不動,只淡淡說:“隨便,哪個都行。”

  因他的人,早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已朝三個不同的方位派出了快馬。

  五十二皇子今年才三歲,張貴人是個跳舞的女伎。想拿捏著這兩個人,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得看看那些被皇帝早早轟出京城的成年親王們干不干。

  牛貴下了三支注,不知道哪一支能讓他平安邁過這一道坎。是代王,趙王,還是襄王?

  牛貴在燭光中感嘆,他老了,如今所想,竟唯有“平安”。

  21. 第 21 章 長沙

  第21章

  正月里青州還很冷, 長沙府卻已經一片嫩青色,有些枝頭的花苞已經開始吐蕊,先占了春時。

  霍決走在襄王府的廊下, 迎面不時地走過不畏春寒已經換上了薄薄春衫的婢女。

  這些內院婢女都生得皮膚白膩,盡顯江南女子的秀美。她們裙裾曳地,衣帶嫵媚, 將一座襄王府點綴得富貴溫柔。

  見到霍決,她們都笑著福一福。對這些在貴人身邊有些體面的內院丫鬟們, 霍決也頷首回禮。但他腳下不停,步伐鏗鏘, 一路朝著四公子的書房行去。

  望著他消失的背影,一個婢女微微輕嘆。

  另一個問:“怎了?”

  婢女道:“永平生得這樣英偉好看, 若不知底細,誰想得到他是內侍呢。”

  正有別的內侍執著拂塵從這裡走過, 另一個婢子扯了扯那婢女的袖角。

  這王府中人個個生得七竅玲瓏心。婢女那言下之意顯然是對內侍們十分不敬,這過路的雖然只是灑掃的低級雜役, 誰知道會不會記住今天一個婢女對他的冒犯,他日卻又飛黃騰達,又或者心眼更小些, 將這冒犯的話轉達給了別的地位更高的內侍呢。

  那婢女也自知失言,忙挽了同伴的手臂, 匆匆走開了。

  四公子書房外立著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子,他張望著,待看到霍決的身影, 便綻開一臉笑迎了過來:“永平哥哥,公子在等你呢。”

  這男孩子叫小滿,生得不錯, 但比起之前的小安,還是遜色了些。霍決也知道,是小安得了四公子的許,開始跟著他跑外面之後,才輪到小滿在書房伺候。

  霍決對這半大男孩子十分客氣:“小滿哥辛苦了。”

  小滿臉上掛著甜甜的笑,殷勤地給他打帘子:“永平哥哥太客氣了,叫我小滿便是。”

  霍決對他點點頭,邁過門檻。心裡卻覺得,小滿進書房也兩年多了,竟沒什麼進步。論起討好人,實是不及小安。無怪之前小安如此受寵。

  霍決進了書房,繞過黑漆落地鑲白玉浮雕的屏風,喊了聲:“公子!”便快步走過到書案前,躬身叉手。

  四公子二十來歲年紀,尚不到而立之年,相貌生得十分端正,比襄王府里別的公子更肖似祖父景順帝,有著典型的皇家人的眉眼模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