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林宗衡花了三天時間剪輯出宣傳片的正片,掛在金南市一的官網上。
林宗衡不墮名導之名,一個簡單的宣傳片被他玩出花來,各種炫技般的長鏡頭,光影的搭配無比和諧,場景的切換猶如德芙一般絲滑,不顯突兀,畫面的質感如電影一般。
宣傳片的背景音是《希波克拉底誓言》,開篇給了金南市一院刻在大門旁邊的院訓一個特寫:
「仁醫,仁愛,仁心,仁術——大醫精誠。」
宣傳片裡有很多個場景一閃而過,分診台、手術室、搶救室、普通病房、重症病房、醫生、護士、病人、家屬……
但宣傳片和紀錄片還是不一樣的,在宣傳片中,只有新生的喜悅,沒有死亡的陰霾。
病人重危、醫生搶救,病人轉危為安,平安出院。
病人來來往往,不變的事那些堅守在崗位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眼中都有一種熟悉的、堅韌的、對醫學滿懷敬畏的赤誠。
正文完。
第52章 番外
十一月, 趙之意的副高考試出了成績,毫無懸念,她通過了考試, 成為了一名年僅29歲的副主任醫師。
29歲的趙之意, 成功脫離了單身狗的隊伍。
成年人的愛情不如年輕人那般荷爾蒙四射,趙之意與林宗衡確定關係後沒多?久,林宗衡去了外地拍戲, 兩人開?始了一段異地戀。
趙之意成為了副主任醫師後比之?前更忙了,有時候忙起來,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男朋友。
過了一個月, 趙之意在新聞上看到武漢市出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新聞。
一月中旬, 金南市出現了第一例確診病例。
又過了幾天, 2020年1月23號早上10點, 武漢封城, 金南市一的急診科、發熱門診接待的發熱患者一下子多?了許多,市一院急診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了假期。
1月24日早,趙之意在群里看到了馳援武漢的報名通知,她想了一個早上, 最終把?自己的名字填到報名表上。
1月24日晚,除夕夜,醫院發布了第一批馳援武漢的名單,趙之意的名字在第一批名單中。
在這個名單中的,還有趙之意的哥哥趙西洲。
兄妹倆一個是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一個是ICU的主任醫師,在市一院馳援武漢的隊伍里相遇。
隔著口罩,趙之意和趙西洲對視了眼,趙之意笑了笑:「哥。」
趙西洲問她:「你去武漢, 跟爸媽說了嗎?」
趙之意反問:「你不也沒說?」
趙西洲沉默。
過了一會,趙西洲道:「幫我保密。」
趙之意:「互相保密?」
趙西洲:「嗯。」
前往機場的大巴車啟動了,此時此刻,他們即將前往這場疫情中最嚴重的武漢市,前路是未知的。
今晚是除夕,但大街上人流稀少,路邊掛著大紅色的燈籠,隱約能看出一點年味。
機場前往武漢市的登機口有一百多號人在排隊,他們穿著相同的紫紅色的衝鋒衣,分?別來自不同的醫院。
隨人員前往武漢的還有一批醫療物資,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市一院幾乎將醫院所有的存貨都帶上了,但這也只夠一周的量。
飛機起飛,有些許的顛簸,但很快就平穩下來,機艙里大家在小聲說話。
到達武漢機場,已經是深夜,武漢機場空曠到有些可怕,地面機組穿著藍色的簡易防護服,武漢的氣溫比金南市低了許多,寒風習習,將他們的防護服吹得獵獵作響。
他們繃著脊背,在寒風中朝他們行了一個莊嚴的敬禮。
到達下榻的酒店已經是凌晨一點多,安置好後,他們又連夜在視頻中開了個會。
「我們對口支援的是市醫院,這裡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
市一的領隊在微信群里上傳了一張圖片,市醫院的門診樓外,排起了幾百米長的隊伍,隊伍的末端延伸到馬路上,大家都戴著口罩,低著頭,和周圍的人保持安全距離,透過照片還是能感覺到其中壓抑的氣氛。
現在全國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而在一周前,這個數字還不到200,確診人數的增長速度,超乎了他們的想像。
1月25日,這一天是大年初一,趙之意住的酒店對面是一個商場,商場外的顯示屏打出了八個紅色的宋體大字——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晚上,第一批醫療隊開?始入駐市醫院,趙之意坐上了志願者的車前往市醫院。
大街上看不到一個行人,馬路上偶爾有貼著志願者標記的車開過,整個武漢仿佛一座空城。
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每個人都在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市醫院為了接待發熱患者,已經將幾個病區改建成符合傳染病院標準、三區兩通道的病區。
進入醫院之前,趙之意給林宗衡發了條微信。
「我到武漢了。」
她也沒有等林宗衡的回覆,將手機放在柜子里,進入污染區工作?。
趙之意被分到了一病區,這個病區是最先開?始投入使用的病區,接受的患者也是整個醫院最嚴重的。
一個病區67個病人,有將近一半的人上了呼吸機、一個ECMO、市一院所有的呼吸機幾乎都集中在這裡,但呼吸機的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林宗衡不墮名導之名,一個簡單的宣傳片被他玩出花來,各種炫技般的長鏡頭,光影的搭配無比和諧,場景的切換猶如德芙一般絲滑,不顯突兀,畫面的質感如電影一般。
宣傳片的背景音是《希波克拉底誓言》,開篇給了金南市一院刻在大門旁邊的院訓一個特寫:
「仁醫,仁愛,仁心,仁術——大醫精誠。」
宣傳片裡有很多個場景一閃而過,分診台、手術室、搶救室、普通病房、重症病房、醫生、護士、病人、家屬……
但宣傳片和紀錄片還是不一樣的,在宣傳片中,只有新生的喜悅,沒有死亡的陰霾。
病人重危、醫生搶救,病人轉危為安,平安出院。
病人來來往往,不變的事那些堅守在崗位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眼中都有一種熟悉的、堅韌的、對醫學滿懷敬畏的赤誠。
正文完。
第52章 番外
十一月, 趙之意的副高考試出了成績,毫無懸念,她通過了考試, 成為了一名年僅29歲的副主任醫師。
29歲的趙之意, 成功脫離了單身狗的隊伍。
成年人的愛情不如年輕人那般荷爾蒙四射,趙之意與林宗衡確定關係後沒多?久,林宗衡去了外地拍戲, 兩人開?始了一段異地戀。
趙之意成為了副主任醫師後比之?前更忙了,有時候忙起來,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男朋友。
過了一個月, 趙之意在新聞上看到武漢市出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新聞。
一月中旬, 金南市出現了第一例確診病例。
又過了幾天, 2020年1月23號早上10點, 武漢封城, 金南市一的急診科、發熱門診接待的發熱患者一下子多?了許多,市一院急診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了假期。
1月24日早,趙之意在群里看到了馳援武漢的報名通知,她想了一個早上, 最終把?自己的名字填到報名表上。
1月24日晚,除夕夜,醫院發布了第一批馳援武漢的名單,趙之意的名字在第一批名單中。
在這個名單中的,還有趙之意的哥哥趙西洲。
兄妹倆一個是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一個是ICU的主任醫師,在市一院馳援武漢的隊伍里相遇。
隔著口罩,趙之意和趙西洲對視了眼,趙之意笑了笑:「哥。」
趙西洲問她:「你去武漢, 跟爸媽說了嗎?」
趙之意反問:「你不也沒說?」
趙西洲沉默。
過了一會,趙西洲道:「幫我保密。」
趙之意:「互相保密?」
趙西洲:「嗯。」
前往機場的大巴車啟動了,此時此刻,他們即將前往這場疫情中最嚴重的武漢市,前路是未知的。
今晚是除夕,但大街上人流稀少,路邊掛著大紅色的燈籠,隱約能看出一點年味。
機場前往武漢市的登機口有一百多號人在排隊,他們穿著相同的紫紅色的衝鋒衣,分?別來自不同的醫院。
隨人員前往武漢的還有一批醫療物資,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市一院幾乎將醫院所有的存貨都帶上了,但這也只夠一周的量。
飛機起飛,有些許的顛簸,但很快就平穩下來,機艙里大家在小聲說話。
到達武漢機場,已經是深夜,武漢機場空曠到有些可怕,地面機組穿著藍色的簡易防護服,武漢的氣溫比金南市低了許多,寒風習習,將他們的防護服吹得獵獵作響。
他們繃著脊背,在寒風中朝他們行了一個莊嚴的敬禮。
到達下榻的酒店已經是凌晨一點多,安置好後,他們又連夜在視頻中開了個會。
「我們對口支援的是市醫院,這裡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
市一的領隊在微信群里上傳了一張圖片,市醫院的門診樓外,排起了幾百米長的隊伍,隊伍的末端延伸到馬路上,大家都戴著口罩,低著頭,和周圍的人保持安全距離,透過照片還是能感覺到其中壓抑的氣氛。
現在全國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而在一周前,這個數字還不到200,確診人數的增長速度,超乎了他們的想像。
1月25日,這一天是大年初一,趙之意住的酒店對面是一個商場,商場外的顯示屏打出了八個紅色的宋體大字——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晚上,第一批醫療隊開?始入駐市醫院,趙之意坐上了志願者的車前往市醫院。
大街上看不到一個行人,馬路上偶爾有貼著志願者標記的車開過,整個武漢仿佛一座空城。
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每個人都在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市醫院為了接待發熱患者,已經將幾個病區改建成符合傳染病院標準、三區兩通道的病區。
進入醫院之前,趙之意給林宗衡發了條微信。
「我到武漢了。」
她也沒有等林宗衡的回覆,將手機放在柜子里,進入污染區工作?。
趙之意被分到了一病區,這個病區是最先開?始投入使用的病區,接受的患者也是整個醫院最嚴重的。
一個病區67個病人,有將近一半的人上了呼吸機、一個ECMO、市一院所有的呼吸機幾乎都集中在這裡,但呼吸機的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