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頁
章太后又把楊景澄的信看了一遍,笑呵呵的道:「拿紙筆來。」
蘭貴麻溜的喊了小太監,在案几上擺好筆墨紙硯。章太后坐到案幾前,卻只寫了一句話:「奶奶老了,日後你自己來管。」
而後,折好信紙,扔給了蘭貴,命他發出去。半個月後,收到信的楊景澄,被這幾個字直接噎了個跟頭。老太太是不是忘了他家大孫子前幾十年全在認真做紈絝,治國理事屁都不懂。眼下閒著也是閒著,您倒是在信里教一教啊!
讓他自己來管叫什麼話!?朝中大員他認全了麼他就瞎管!?
丁年貴看著回信,笑的直抖。好半日,笑盡性了的他方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娘娘必然也想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可人皆有私心,她做太后的,打理朝政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否則何必扶您到台前?您質問她,確實有失公允。」
楊景澄沉下臉道:「她縱容貪腐是實情。」
丁年貴嘆道:「或許吧。可正如娘娘回信所言,您不滿意,您將來自己管不就好了?這麼大個人了,老朝祖母撒嬌,不像話吧?」
楊景澄一噎,他哪撒嬌了!?
「其實娘娘近兩年來,真的變了很多。」丁年貴笑道,「都說人越老越固執,可娘娘不一樣。譬如章首輔,我們冷眼瞧著,很容易發覺他走進了死胡同,但他自己沒覺得。我至今都難想明白,他跟您過不去,跟娘娘過不去,到底為了什麼?」
「可人老了便是如此。」丁年貴的語氣里,帶了一絲悵然,「原先我祖父在世是也是,越老越逞能。越逞能,則越糊塗。」
丁年貴沒說兩句舊事,很快岔開了話題,接著道:「娘娘則不然,她年紀越大,反倒越和軟。至少,表現的越和軟。」
「一個人始終在變,那他就還有往前走的可能;反之,墨守成規,那他必定得走回頭路。在我看來,章首輔,正是越活越回去的典範。」頓了頓,丁年貴又補了一句,「聖上也是。」
丁年貴的一番話,讓楊景澄陷入了沉思。他印象里的永和帝,確非現在的模樣。至少在章太后與章首輔的重壓下,他依舊扶持了湯宏、於延緒等內閣高官。哪怕是青田郡公那混帳,貪污鬧到太后陵寢崩塌,章太后也沒能遷怒整個梁王府。最終青田郡公奪爵,累及子孫而已。
而在楊景澄前世的記憶里,青田郡公的子孫,似乎還有復爵的。他約莫記得自己去吃過酒。想是永和帝又想方設法的,扳回了一點場子。
憶起前世,楊景澄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他發現自己跟瑞安國公這個爵位簡直犯沖。父死子繼天經地義,怎麼到了他,連活兩輩子,都沒法兒繼承祖業的!?當皇帝的概率比當國公的概率更大,這叫什麼世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丁年貴笑道,「其實您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班底。湯宏、池子卿、彭弘毅,不都是將來可重用的麼?尤其是池子卿,當初他防您如同防賊,但一碼歸一碼,他為人剛正清廉,甚至連土地都沒囤積多少,只讓自家祭祀能夠綿延,不至於讓族人淪落為吃不飽飯的庶民罷了。比起湯宏那一眼望不到頭的田莊,心性不是強一星半點。您將來別記他的仇就成。」
許平安聽不下去了,插嘴道:「依我看,某些人點評江山的語氣,您不給他一個首輔當,那都對不起他的唾沫星子。」
丁年貴陰惻惻的道:「我倒覺得許大人適合統御東廠,以正如今的歪風!」
張發財不厚道的笑:「我覺得丁頭兒說的對!」
「對你個頭!」許平安一腳踹在張發財的屁股上,「你想當太監,我今兒就成全了你!有種你站住,讓你見識見識爺爺的刀法!」
楊景澄沒理會幾個活寶的打鬧,都是精力充沛的漢子,鎮日裡叫關在個偏僻小院不得出門,一個個快憋瘋了,叫他們發泄一下也好。坐在一旁,略想了想丁年貴的話,而後笑道:「我哥哥,到底是怎麼在那污水塘似的朝堂里,挖出個池子卿的啊。」
丁年貴道:「郡公挖出來的多了,他眼光賊利,一逮一個準。實不相瞞,我原與屠方接觸過。不過那時我志不在此,給混過去了。」
楊景澄驚訝道:「你差點就成了華陽哥哥的人?」
丁年貴好笑:「我先入的錦衣衛,後調的東廠。郡公是錦衣衛指揮使,我可不正是他的麾下?不止我,那倆廢物不也是?就沈雷是我後弄進東廠的暗子,如今也暴露了。日後還請公子給他碗飯吃,省的餓死。」
楊景澄摸著下巴道:「我覺得……你確實挺適合做大內管家的。否則日後放你出去,我很不習慣啊。」
「哈哈哈哈!」許平安當即爆笑,拍著大腿道,「公子說的對!我刀法不好,回京了我就去請我師父,保證切的乾乾淨淨,一絲後患都沒有!」
張發財與沈雷也笑的直喘氣,紛紛誇讚許平安師父的手藝絕佳,必不負眾望。
擒賊先擒王,丁年貴懶得搭理許平安幾個小角色,只上前一步,擰起楊景澄的胳膊反手一折,就把他整個人扣在了桌子上。
「疼!!!」楊景澄嗷的就喊了出來,他本來便打不過丁年貴,現還沒完全康復,更不是對手了。丁年貴的手好似鐵鉗般,卡的他怎麼掙扎都紋絲不動。且力道之巧妙,絕對能讓他疼的眼淚直飈,卻不至於骨折。
蘭貴麻溜的喊了小太監,在案几上擺好筆墨紙硯。章太后坐到案幾前,卻只寫了一句話:「奶奶老了,日後你自己來管。」
而後,折好信紙,扔給了蘭貴,命他發出去。半個月後,收到信的楊景澄,被這幾個字直接噎了個跟頭。老太太是不是忘了他家大孫子前幾十年全在認真做紈絝,治國理事屁都不懂。眼下閒著也是閒著,您倒是在信里教一教啊!
讓他自己來管叫什麼話!?朝中大員他認全了麼他就瞎管!?
丁年貴看著回信,笑的直抖。好半日,笑盡性了的他方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娘娘必然也想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可人皆有私心,她做太后的,打理朝政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否則何必扶您到台前?您質問她,確實有失公允。」
楊景澄沉下臉道:「她縱容貪腐是實情。」
丁年貴嘆道:「或許吧。可正如娘娘回信所言,您不滿意,您將來自己管不就好了?這麼大個人了,老朝祖母撒嬌,不像話吧?」
楊景澄一噎,他哪撒嬌了!?
「其實娘娘近兩年來,真的變了很多。」丁年貴笑道,「都說人越老越固執,可娘娘不一樣。譬如章首輔,我們冷眼瞧著,很容易發覺他走進了死胡同,但他自己沒覺得。我至今都難想明白,他跟您過不去,跟娘娘過不去,到底為了什麼?」
「可人老了便是如此。」丁年貴的語氣里,帶了一絲悵然,「原先我祖父在世是也是,越老越逞能。越逞能,則越糊塗。」
丁年貴沒說兩句舊事,很快岔開了話題,接著道:「娘娘則不然,她年紀越大,反倒越和軟。至少,表現的越和軟。」
「一個人始終在變,那他就還有往前走的可能;反之,墨守成規,那他必定得走回頭路。在我看來,章首輔,正是越活越回去的典範。」頓了頓,丁年貴又補了一句,「聖上也是。」
丁年貴的一番話,讓楊景澄陷入了沉思。他印象里的永和帝,確非現在的模樣。至少在章太后與章首輔的重壓下,他依舊扶持了湯宏、於延緒等內閣高官。哪怕是青田郡公那混帳,貪污鬧到太后陵寢崩塌,章太后也沒能遷怒整個梁王府。最終青田郡公奪爵,累及子孫而已。
而在楊景澄前世的記憶里,青田郡公的子孫,似乎還有復爵的。他約莫記得自己去吃過酒。想是永和帝又想方設法的,扳回了一點場子。
憶起前世,楊景澄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他發現自己跟瑞安國公這個爵位簡直犯沖。父死子繼天經地義,怎麼到了他,連活兩輩子,都沒法兒繼承祖業的!?當皇帝的概率比當國公的概率更大,這叫什麼世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丁年貴笑道,「其實您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班底。湯宏、池子卿、彭弘毅,不都是將來可重用的麼?尤其是池子卿,當初他防您如同防賊,但一碼歸一碼,他為人剛正清廉,甚至連土地都沒囤積多少,只讓自家祭祀能夠綿延,不至於讓族人淪落為吃不飽飯的庶民罷了。比起湯宏那一眼望不到頭的田莊,心性不是強一星半點。您將來別記他的仇就成。」
許平安聽不下去了,插嘴道:「依我看,某些人點評江山的語氣,您不給他一個首輔當,那都對不起他的唾沫星子。」
丁年貴陰惻惻的道:「我倒覺得許大人適合統御東廠,以正如今的歪風!」
張發財不厚道的笑:「我覺得丁頭兒說的對!」
「對你個頭!」許平安一腳踹在張發財的屁股上,「你想當太監,我今兒就成全了你!有種你站住,讓你見識見識爺爺的刀法!」
楊景澄沒理會幾個活寶的打鬧,都是精力充沛的漢子,鎮日裡叫關在個偏僻小院不得出門,一個個快憋瘋了,叫他們發泄一下也好。坐在一旁,略想了想丁年貴的話,而後笑道:「我哥哥,到底是怎麼在那污水塘似的朝堂里,挖出個池子卿的啊。」
丁年貴道:「郡公挖出來的多了,他眼光賊利,一逮一個準。實不相瞞,我原與屠方接觸過。不過那時我志不在此,給混過去了。」
楊景澄驚訝道:「你差點就成了華陽哥哥的人?」
丁年貴好笑:「我先入的錦衣衛,後調的東廠。郡公是錦衣衛指揮使,我可不正是他的麾下?不止我,那倆廢物不也是?就沈雷是我後弄進東廠的暗子,如今也暴露了。日後還請公子給他碗飯吃,省的餓死。」
楊景澄摸著下巴道:「我覺得……你確實挺適合做大內管家的。否則日後放你出去,我很不習慣啊。」
「哈哈哈哈!」許平安當即爆笑,拍著大腿道,「公子說的對!我刀法不好,回京了我就去請我師父,保證切的乾乾淨淨,一絲後患都沒有!」
張發財與沈雷也笑的直喘氣,紛紛誇讚許平安師父的手藝絕佳,必不負眾望。
擒賊先擒王,丁年貴懶得搭理許平安幾個小角色,只上前一步,擰起楊景澄的胳膊反手一折,就把他整個人扣在了桌子上。
「疼!!!」楊景澄嗷的就喊了出來,他本來便打不過丁年貴,現還沒完全康復,更不是對手了。丁年貴的手好似鐵鉗般,卡的他怎麼掙扎都紋絲不動。且力道之巧妙,絕對能讓他疼的眼淚直飈,卻不至於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