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忙完一圈下來,彭大壯早已經成了個泥人,滿鼻腔、滿口都是浮塵渣滓,邊干邊罵自己早上非要逞能幹嘛,結果到了家,麗娘早已在院門口候著了,及時遞了條帕子給他擦臉,顯然這帕子是剛從沁涼的井水裡淘洗出來,擦一把臉簡直神清氣爽,又端了一碗涼茶,沿著喉嚨一路暢快至極。面對麗娘的噓寒問暖,彭大壯男子氣概又前所未有得高漲,將憋了一早上的髒話又給憋了回去。

  田犁完了要浸泡個兩日,彭大壯幾乎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猛歇了兩天,倒也相安無事。

  莊稼人的農忙是沒個盡頭的,何況是這個節氣里?短暫的兩日休息之後,就要進行栽秧前的最後一次犁地,泥巴已經泡得松鬆軟軟,犁起來比之前兩次要輕鬆太多,也就是莊稼人常說的所謂“三道鏵口吃大米”。幸而吉安村是個多雨的地方,否則在乾旱的地界,沒有水源,得犁地四次甚至更多。

  栽秧,是個相對而言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農活兒。扯秧子的同時要識得稗子,將它拔出,否則會喧賓奪主吸收秧苗的養分,且手底下要有數,用力均勻、力道要穩,這樣才能避免將嫩秧苗扯斷;洗秧子講究快和乾淨,下手還要輕;栓秧苗的承望,左手握了一大把洗淨的秧苗,右手攥著一根糯穀草,往左手秧苗上快速繞個一圈半,再用力一拉,秧苗就被栓得緊緊的了。

  這些個動作描述出來都十分輕鬆,做起來的確也不如何費力氣,恰巧又碰上了一兩次陰天,彭大壯倒也無甚好說,不過就是活兒幹得不如爹和二弟漂亮罷了。譬如那父子倆栓秧苗的動作乾脆利落,不僅栓地結實,打的卻是活結,栽秧的承望只要捏著糯穀草的草頭輕輕一拉,結就立時解開了,彭大壯栓的秧苗多少不一,打的結也歪歪扭扭,既不結實偏又不那麼一拉而開,“物似主人行”,便是如此了,但也沒什麼要緊,又相安無事了一兩日。

  第561章 妯娌鬥法

  輕鬆的活兒總是結束得分外快,栽秧正式開始了。

  彭家田產在村里算得了中上,面積很是不小,因此得拉著繩子栽,這樣栽出來的不僅美觀,還能較好地把握行距和窩距。秧苗過密,秧苗就會纖細,經不起風吹雨打,也負荷不了谷穗的重量,沒等穗子成熟就得倒下;若是太稀疏,那金貴的農田就給浪費了不說,全家一年的口糧都未必能夠。

  吉安村里但凡有勞動力的,有一個算一個,栽秧還真沒幾個不會,但也絕不是沒講究的。每個手指頭要分明明確,左手鬆松地握著秧苗,大拇指和中指負責分派,當右手將秧苗插進土裡時左手已經預備好了下一窩要栽的。整個過程主要由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完成,它們夾著秧苗輕輕插入泥里,深度保持適中。深了秧苗長得就費勁,插淺了就更要不得了,不信?你試試,前腳插好了後腳手一離開秧苗就得漂浮起來。

  相比其他農活兒,栽秧的確是簡單,但有一樣,它費腰啊!

  彎著腰杆,兩肘靠著雙膝,一邊栽一邊往後退。不大一會兒,酸疼就會慢慢爬上腰杆。隨著彎腰時間的增加,這股子酸疼勁兒也會成倍成倍增加,從尾椎骨蜿蜒而上,彌散而磨人。實在支撐不住時,就直起腰來伸伸腰稍作緩解,但是這種緩解往往造成對下一次鑽腰的恐懼和抗拒。

  村里人家的田大多都是相連的,大家一起栽那絕對就會有個比較,既比速度也比勻稱度。

  “大壯,你看你秧子耳朵都被擠掉囉!”

  “哈哈哈哈……”

  彭大壯自然是最次的那一個。不僅速度慢,被左右兩邊拉開一大截,栽得也極不勻稱,一塊兒擁擠不堪,一塊兒卻又留白過多,按著村里老把式的標準那可得要返工的。

  “直賊娘,咸吃蘿蔔淡操心,你管我秧插得齊不齊整,左右不插你婆娘罷咧。”彭大壯整個腰酸得像不是自己似的,滿肚子的邪火,正沒處撒,衝著笑他的人就罵開了,罵得極難聽下流。那些鄉鄰不過是忙時笑鬧打岔罷了,見彭大壯如此不上道,又是村里出了名的混不吝,皆閉口歇聲不去招惹他。

  “爹,我扭了腰了,先回了。”彭大壯瓮聲瓮氣地朝著他爹打了招呼,農具一丟,就捶著腰回去了。

  彭老爹知曉他慫氣上來也不敢去阻他,彭二壯瞧得忿忿不平:“爹,你瞧哥這一片兒!亂七八糟!大傢伙兒走來打去地瞅著都要笑話,咱們還得返工,我看哥不是來幫忙,倒是添亂來了!”

  誰的腰都不是鐵打的,都會酸都會疼都會累,彭二壯氣呼呼地抱怨,彭大壯揚長而去留下爛攤子給他們收拾,一拔一栽又是翻倍的勞作。

  彭老爹畢竟上了歲數,只有比彭二壯更累,喘著氣吧嗒了兩口旱菸,“別去管那片兒,到時候那片兒長出來的糧食就讓他們大房吃去!”

  聽老爹這麼一說,彭二壯才心理平衡些。

  彭大壯終於頂不住臨陣脫逃是彭二壯媳婦兒最樂意瞧見的,本來坐等吃現成的人突然下地幹活兒了,除了為了家裡那些田產還能為啥?

  “大哥,你怎生先回來了?爹和二壯呢?”彭二壯媳婦兒明知故問。

  “還在地里呢。”彭大壯沒好氣地撓了下後脖頸,又扭了扭腰,“斯哈”聲不斷,“麗娘,給我淘個涼帕子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