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會兒楊雲清就生怕答應了安哥兒後,阿綿這小丫頭直接非要一起跟著出去了,所以只能先躲著這兩個,打算等阿綿忘記這茬,再答應安哥兒出去遊歷的要求。

  只是在這邊躲清靜也躲不了幾天,楊雲清作為首輔,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如今能休息這麼幾天,已經是忙裡偷閒了。

  唉!楊雲清嘆著氣,不知道第多少次在心底升起想早點「退休」的念頭,要是退休了,他倒是也可以和鳳陽兩人像安哥兒那個臭小子一樣,自由自在地去遊山玩水去,楊雲清他好歹在十幾歲的時候借著遊學到處看了看,雖然走過的地方不多,但是至少也是見識過的。

  可鳳陽就是真真的沒有出去過了,所以楊雲清自然是想早一點從朝堂上退下,這樣才能帶著鳳陽一起出去,不然等兩個人都老了,行動不敏捷,老胳膊老腿的,就算出去遊玩了,這身體也跟不上。

  但是他現在才五十,這少說也得再熬個幾年才能退下去,所以這會兒就只能先嘆氣了!

  從山莊回去之後,楊雲清又回到了政務上面,而次日見到陛下,楊雲清還沒有言語,陛下就開始給那兩個孩子說情了:「安哥兒和阿綿要出去遊玩你可是不讓?若是擔心他們的安全大可不必,我這邊直接給他們派一小隊護衛跟著不就行了嗎?」那兩個孩子難得求他一次,所以裴安這次是鐵了心要幫他們說服楊雲清。

  安哥兒本來也是想像父親表達出的意思那樣,等個幾個月,等阿綿忘記這事再走的,但是他向來是受不住他妹妹的撒嬌的,不然這會兒也不會帶著她一起過來求皇帝舅舅幫忙。

  楊雲清看著上首,有些無奈。陛下今年也快要四十歲的人了,比起當初登基的時候不知沉穩了多少,沒想到現在也陪著兩個孩子胡鬧,居然充當起他們的說客了,但是都這麼說了,楊雲清只得道:「算了,我就知道這兩個孩子不會甘心的,沒想到求到陛下你這來了。安哥兒我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是想拖幾個月,拖到阿綿那小丫頭忘記這回事再放他出去遊歷,只是阿綿現在才十六歲,之前一直待在我們的庇護之下,讓她也出去,到底是有些擔心的。」

  裴安道:「文平你不是不知道阿綿那丫頭的功夫,上次還摞翻好幾個比試的侍衛呢,我當時可沒有讓他們放水,現在她可是盡得舅舅的真傳的,出去遊玩誰能欺負地了她,更別說我還打算派些人跟著呢。」

  楊雲清原本也只是想拖一拖,拖到最後也早晚會答應兩個孩子,沒想真攔著,但是現在陛下都被這兩個孩子搞定了,過來說服他,他也只好鬆口了。

  而回去之後,楊雲清告訴他們自己答應了,安哥兒到底年紀大一些,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興奮出來,阿綿這小丫頭就不一樣了,恨不得立馬收拾行李,趕緊出發去。

  看著他們兩個這模樣,楊雲清在心裡想,不知道自己還得再過幾年才能從官場退下來,然後帶著鳳陽一起遊山玩水。看來對項泗的教導還得加緊,等他接任了自己的位置後,自己就可以放下朝廷的事情,心無旁騖地遊山玩水了,也休息休息了。

  算來自從他穿越之後,十八歲入翰林,到現在已經快有三十多年了,這些年他一直都在改革,該做的已經都做了,但改革從不是一蹴而就的,後面還需時間慢慢催化,十幾年的時間放在改革之上,還是太少了,不過剩下的事情,就算沒有他這個引路者,也照樣能繼續。而他腦子裡記住的那些現代知識也早就掏空了,就等著後來者根據他的那點皮毛慢慢填補了。

  項泗就是楊雲清選中的繼任者,他不管是能力還是心性都是第一人選,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與楊雲清的意志一脈相承,他是從楊雲清建立的學院裡出來了,雖然學的是四書五經還有走科舉一途,但是其他學生學的那些,他也都有學,他自然也知道楊雲清這個建立者的意念是什麼。

  楊雲清之前創立的學院,跟義務教育改革是一個性質,項泗自己便是這項舉措的受益者,自然對此具有高度的認同感。

  而在這之後,他入朝為官,一直把楊雲清這位首輔兼恩人當作是自己的指路標,視作是自己人生的楷模,初入官場時候的幾分手段,更都是恩人教的,在他眼裡,自然是楊大人做的都是對的了,當然,事實證明,目前來說,楊雲清做的每一項決定,對於大周的這個國家來說,都是正確的。所以在項泗入朝為官的十餘年後,他成了改革的堅定支持者。

  而項泗他如今三十,已經任工部侍郎了,他和楊雲清當年的升遷路徑倒是有點像了。

  之前在建平十一年,陛下和內閣商議,派他們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兵分三路,暗中下去查訪貪污大案,那場大案最後的刑罰異常慘烈,凡是涉案官員,輕則斬首,重則凌遲,而且更是牽連九族,幾乎是被查出來的額官員沒有一個跑掉的。之所以用此重刑,也是為了震懾下面的諸位官員,不該動的不要動,改革之勢,勢不可擋,凡是有從中阻撓,渾水摸魚者,下場便有如此案官員。

  而之後十年內的各項改革會如此順利推行也是因為此案,雖然當時刑罰太多殘酷,引來無數大臣拼命反對,甚至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這種事情會落到自己頭上,但是軍權、政權全部都掌握在皇帝手中,楊雲清這個聲望非常的首輔更是與皇帝一條心,內閣的其他官員,要麼明哲保身,要麼也支持陛下與首輔,所以就算下面大臣拼命反對也無濟於事,甚至上面趁此擼掉了不少官員的帽子,另換了一批新鮮血液上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