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姜小乙一聽肖宗鏡的名字,心中微動,下意識想往外側再移一移,聽得更真切些。但鍾帛仁用力拉著她的手,不讓她動。她看向他,他目光深邃,輕輕搖了搖頭。
呂嬋:「難道是被嚇到了?」
方天絨:「三哥性格溫順,向來不喜爭端,下山次數少之又少,被重明鳥的軍威所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說起來,那位前朝的肖宗鏡我們也曾打過交道,當初他與那楊亥老匹夫也屬實讓我們頭疼了一陣,那次三哥也被嚇沒了魂,卻也沒說過什麼招安投誠的屁話。」
呂嬋站起身,在房間裡走了幾圈,最後來到方天絨身旁,低聲道:「三哥膽子雖小,但他不是蠢人。當初大黎烽煙四起,一個青州之亂絆住了半個朝廷,我們才得以喘息,否則還不知要有多大的麻煩。而如今新朝正是肅正的時候,那重明鳥活像個魔神,全國叛軍被他殺得血流成河,他早晚要找來的,等他來的時候,恐怕就沒有前朝那麼容易了事了。」
「你!」方天絨給她拉回座位。「這話可說不得!小心隔牆有耳!你以為你說的這些大爺就沒想過嗎?你是不了解重明鳥的行事風格,此人比起楊亥肖宗鏡,更為殘酷無情,他對付各地叛軍,向來是先打,至少削去對方一半戰力,才肯談招安收編之事。」
「這……」
「而且,我再同你說件事。」方天絨哼笑兩聲,又道:「那重明鳥不是『早晚會來』,我們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重明鳥正在雍城整兵,再有月余,恐怕就要到了。」
「啊?」呂嬋驚道,「這可如何是好?」
方天絨冷冷道:「當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重明鳥自不是泛泛之輩,但我們游龍山也不是好惹的。他想來此地撒野,我就要狠狠褪他一層皮!」說到這,他站起身,姜小乙感到從他身上散發出勃然的戰意。「山間十萬匪眾,哪個不恨朝廷?兄弟們義字當先,同生同死,區區重明鳥,有何懼哉!」
「說得好!」呂嬋笑著應道,「你就是這樣的漢子,才使我神魂顛倒。不過,若是要戰,必要內外團結。大爺事情繁忙,二爺向來只管後勤帳務,三哥的事還要你多費心了。」
方天絨道:「放心,三日後我出錢牽線,在狼頭寨舉辦夜宴。到時請三哥來,和老五把話說清楚就好了。」
呂嬋輕舒一口氣,低聲念道:「……也不知怎了,我最近總是緊張兮兮的。」
方天絨語氣轉而溫柔,笑著道:「我知是怎了,再有兩個月,你的寡期便結束了,要嫁進玉龍寨,當然緊張了。」
呂嬋用力拍了下桌子。
「冤家!就你的話多!」
方天絨哈哈大笑,拉著她坐在桌邊,好酒好肉吃了起來。
半夜時分,方天絨離去。
兩人竟連床邊都沒沾到過,連搭手都隔著一層衣料,未碰肌膚。
呂嬋送走方天絨後,叫丫鬟們收拾了房間,上榻休息。
姜小乙和鍾帛仁悄悄離開染坊。
返回山間小屋的路上,姜小乙長吁短嘆,鍾帛仁問:「你怎麼了?」
姜小乙:「我現在真是羞愧萬分。」
鍾帛仁:「哦?」
「想想昨夜,我提起這二人,還在大言不慚說三道四,沒想到是丟了自己的臉面。」
「哈。」鍾帛仁輕聲一笑,不置可否。
「真想不到他們竟如此講求禮數。」她泄氣道,「我再不亂造口業了。」
鍾帛仁:「倒也不至於此,這二人確是另類。」
「我忽然又不想殺他了,這對姻緣還是結成為好。」鍾帛仁看向她,姜小乙又無奈道:「但我想不想一點也不重要,韓琌是不會放過他的。」
鍾帛仁不語,姜小乙同他解釋道:「韓琌就是重明鳥,現任朝廷討賊大將軍,他……哎,我曾與他有過短暫接觸,此人性格極端,做起事來毫不留情。剛剛方天絨也說了,他殺的人實在太多了。」
鍾帛仁淡淡道:「他削弱叛軍實力,再進行收編,這是最穩妥的做法。不過,他這樣做事,於他自身來說,隱患頗多。」
姜小乙一頓,問道:「什麼意思?」
鍾帛仁:「你想,若他來到游龍山,殺掉了馬六山和賈奉,收編了金代鈄,方天絨和刑敕,後面這三人對他,會是什麼看法?」
「必然恨之入骨。」
「沒錯,被招安的人里,但凡將來有人立下了功勞,進了朝堂,一定會伺機報復的。」
姜小乙擺手道:「不要緊的,你有所不知,新皇帝很寵他呢。」
鍾帛仁笑了兩聲,道:「你將朝廷看得太簡單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皇帝再寵他,也要下面的人都盡心才行。現在是肅正時期,大家自然配合,等到局勢穩定,牛鬼蛇神便全跑出來了。像重明鳥這樣不留餘地的做派,在朝廷上走不遠的。」
「這……」姜小乙也聽慌了,不住嘀咕道:「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這該如何是好啊……」
「你很擔心他?」
姜小乙聽這語氣似是變了些,轉眼看去,鍾帛仁停住了腳步,神色平平,也正看著她。
夜色下,他的臉看起來有些冷。
「人各有命。」他淡淡道,「你話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姜小乙愣了好久,盯著那雙月下的眼眸,漸漸地,靈識似乎遊走在虛幻的界限內。她忽而察覺到一種濃烈的感傷,喃喃道:「沒錯,其實他和他師兄是一類人,他們的心念都比我堅定得多。上一個我就沒勸動,這一個肯定也不行。」
呂嬋:「難道是被嚇到了?」
方天絨:「三哥性格溫順,向來不喜爭端,下山次數少之又少,被重明鳥的軍威所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說起來,那位前朝的肖宗鏡我們也曾打過交道,當初他與那楊亥老匹夫也屬實讓我們頭疼了一陣,那次三哥也被嚇沒了魂,卻也沒說過什麼招安投誠的屁話。」
呂嬋站起身,在房間裡走了幾圈,最後來到方天絨身旁,低聲道:「三哥膽子雖小,但他不是蠢人。當初大黎烽煙四起,一個青州之亂絆住了半個朝廷,我們才得以喘息,否則還不知要有多大的麻煩。而如今新朝正是肅正的時候,那重明鳥活像個魔神,全國叛軍被他殺得血流成河,他早晚要找來的,等他來的時候,恐怕就沒有前朝那麼容易了事了。」
「你!」方天絨給她拉回座位。「這話可說不得!小心隔牆有耳!你以為你說的這些大爺就沒想過嗎?你是不了解重明鳥的行事風格,此人比起楊亥肖宗鏡,更為殘酷無情,他對付各地叛軍,向來是先打,至少削去對方一半戰力,才肯談招安收編之事。」
「這……」
「而且,我再同你說件事。」方天絨哼笑兩聲,又道:「那重明鳥不是『早晚會來』,我們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重明鳥正在雍城整兵,再有月余,恐怕就要到了。」
「啊?」呂嬋驚道,「這可如何是好?」
方天絨冷冷道:「當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重明鳥自不是泛泛之輩,但我們游龍山也不是好惹的。他想來此地撒野,我就要狠狠褪他一層皮!」說到這,他站起身,姜小乙感到從他身上散發出勃然的戰意。「山間十萬匪眾,哪個不恨朝廷?兄弟們義字當先,同生同死,區區重明鳥,有何懼哉!」
「說得好!」呂嬋笑著應道,「你就是這樣的漢子,才使我神魂顛倒。不過,若是要戰,必要內外團結。大爺事情繁忙,二爺向來只管後勤帳務,三哥的事還要你多費心了。」
方天絨道:「放心,三日後我出錢牽線,在狼頭寨舉辦夜宴。到時請三哥來,和老五把話說清楚就好了。」
呂嬋輕舒一口氣,低聲念道:「……也不知怎了,我最近總是緊張兮兮的。」
方天絨語氣轉而溫柔,笑著道:「我知是怎了,再有兩個月,你的寡期便結束了,要嫁進玉龍寨,當然緊張了。」
呂嬋用力拍了下桌子。
「冤家!就你的話多!」
方天絨哈哈大笑,拉著她坐在桌邊,好酒好肉吃了起來。
半夜時分,方天絨離去。
兩人竟連床邊都沒沾到過,連搭手都隔著一層衣料,未碰肌膚。
呂嬋送走方天絨後,叫丫鬟們收拾了房間,上榻休息。
姜小乙和鍾帛仁悄悄離開染坊。
返回山間小屋的路上,姜小乙長吁短嘆,鍾帛仁問:「你怎麼了?」
姜小乙:「我現在真是羞愧萬分。」
鍾帛仁:「哦?」
「想想昨夜,我提起這二人,還在大言不慚說三道四,沒想到是丟了自己的臉面。」
「哈。」鍾帛仁輕聲一笑,不置可否。
「真想不到他們竟如此講求禮數。」她泄氣道,「我再不亂造口業了。」
鍾帛仁:「倒也不至於此,這二人確是另類。」
「我忽然又不想殺他了,這對姻緣還是結成為好。」鍾帛仁看向她,姜小乙又無奈道:「但我想不想一點也不重要,韓琌是不會放過他的。」
鍾帛仁不語,姜小乙同他解釋道:「韓琌就是重明鳥,現任朝廷討賊大將軍,他……哎,我曾與他有過短暫接觸,此人性格極端,做起事來毫不留情。剛剛方天絨也說了,他殺的人實在太多了。」
鍾帛仁淡淡道:「他削弱叛軍實力,再進行收編,這是最穩妥的做法。不過,他這樣做事,於他自身來說,隱患頗多。」
姜小乙一頓,問道:「什麼意思?」
鍾帛仁:「你想,若他來到游龍山,殺掉了馬六山和賈奉,收編了金代鈄,方天絨和刑敕,後面這三人對他,會是什麼看法?」
「必然恨之入骨。」
「沒錯,被招安的人里,但凡將來有人立下了功勞,進了朝堂,一定會伺機報復的。」
姜小乙擺手道:「不要緊的,你有所不知,新皇帝很寵他呢。」
鍾帛仁笑了兩聲,道:「你將朝廷看得太簡單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皇帝再寵他,也要下面的人都盡心才行。現在是肅正時期,大家自然配合,等到局勢穩定,牛鬼蛇神便全跑出來了。像重明鳥這樣不留餘地的做派,在朝廷上走不遠的。」
「這……」姜小乙也聽慌了,不住嘀咕道:「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這該如何是好啊……」
「你很擔心他?」
姜小乙聽這語氣似是變了些,轉眼看去,鍾帛仁停住了腳步,神色平平,也正看著她。
夜色下,他的臉看起來有些冷。
「人各有命。」他淡淡道,「你話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姜小乙愣了好久,盯著那雙月下的眼眸,漸漸地,靈識似乎遊走在虛幻的界限內。她忽而察覺到一種濃烈的感傷,喃喃道:「沒錯,其實他和他師兄是一類人,他們的心念都比我堅定得多。上一個我就沒勸動,這一個肯定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