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文和正要細看,對方蹬蹬蹬下了樓,騎馬離開了客棧。

  轉眼過了七日,林文和等人到了京城。

  他們先在客棧落腳,花了一天時間,租了一進院子。

  兩家人住在一起,孩子們在家溫習功課,卓父卓母在家照顧孩子,蘇南珍和林文和則想買個宅子。

  京城居不易,離皇宮越近,房子越貴。

  兩人這次來了,把財產全都帶上了,挑挑揀揀看了十幾處人家,最終看中城東一處四合院,院子很小,只是一進,有十三間房,房子建成兩年,有九成新,要價兩千貫。

  前任房主是官員,去外地當官。

  要價不高,林文和很快將房子定下。

  買完房子,夫妻倆又開始找鋪面。

  京城的鋪面都握在世手裡,他們想買根本沒門路,只能找牙行幫忙租一間。

  等了十幾日,才終於等到一家合適的鋪面。

  林文和將鋪面租下,之前這鋪子是開飯館的,與「金不換」風格不搭。他們打算重新裝修。

  接下來,蘇南珍和林文和開始跑裝修。

  也是在這時,兩人才發現這個時代居然有透明玻璃,而且價格還不貴。不過因為是朝廷經營,私人買需要排隊。

  好在兩人也不著急,量了尺寸,交了定金默默等排期。

  就在鋪面快要裝修完成,春闈到了。

  春闈和秋闈一樣,都是進行三場,每場三天。等兩個孩子從考場出來,人都累癱了。

  但是考試結果並不因為他們累有所收穫,兩人都落榜了。

  雖然落榜在意料之中,但兩個孩子還是難免失落。

  林文和說起自家的打算,然後問起卓父有什麼安排。

  其實不用林文和說,卓父看到他又是買宅子又是買鋪面也猜到他想在京城久居,但是卓父不清楚這邊的束脩情況。

  他們拜陳舉人為師,陳舉人看他們家貧,有意照顧。

  可京城就不一樣了,他們根本不認識誰。拜進士為師,那花費絕對不低。

  林文和搖頭,「我之前打聽過,咱們可以讓他們參加國子監選拔。」

  國子監是國家儲備人才的學院。它是公立的,但凡跟公立沾邊,就意味著價錢便宜。

  不過能進國子監的學子要麼是官二代要麼是憑藉真憑實學考進去的。

  他們不是官二代,就只能踏踏實實考進去。

  卓父想讓兒子試一試,「什麼時候?」

  「這個月月底。這次春闈有許多人沒考中,很多人逗留京城就是為了考進國子監,競爭相當激烈,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林文和看向兩個孩子。

  這兩人從落榜的難過中回過神來,林七蘇握了握自己的手,「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卓萬里點了點頭。

  **

  二月底,兩家人領著孩子去國子監報名。

  國子監門口被馬車、轎子堵得嚴嚴重實實,可以想見前來報名的學子有多少。

  他們也能看出官二代與貧困生的區別對待。

  官二代上國子監交的束脩是貧困生的五倍,但他們只需要報父親的官位,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就可以直接錄取。

  而貧困生卻需要為期三天的考試和面試。

  不公平麼?是的。但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官二代的優待也是他們父輩爭取來的。他們的父輩曾頭懸樑,錐刺股過,他們的兒子得了他們的餘蔭才有今天這待遇。這就是封建社會賦予的規則。

  林文和感慨良多,還不忘給兒子翹了個大拇指,「兒子,你要爭取當上官老爺,以後你兒子也會有這些人的待遇。」

  林七蘇翻了個白眼,他很想懟他爹一句:他不想當官一代,他更想當官二代。可惜他爹那張嘴沒有把門,他娘不同意他爹考科舉。要不然他就能坐享其成了。哎,他天生就不是享富的命啊。

  幸運的是林七蘇和卓萬里功課紮實,都被國子監錄取了。

  他們進了國子監第二天就知道這裡的藏書比白鷺書院多了足有三間屋子。為了增大自己的讀書量,兩人選擇住校。休沐才歸家。

  卓父卓母了為供兒子讀書,開始做些小買賣。

  林文和問卓父,卓萬里年紀不小了,為什麼不給兒子定親。

  卓父說他們沒有根基,將來兒子要是能考上進士,興許能大戶人家會相看他當女婿,到時候在仕途上也能提攜一把。

  不得不說,在兒子的前途上,卓父考慮得很周到。

  卓父見他欽佩,有些詫異,「七蘇年紀也不小了,難道你不是這麼打算的?」

  林文和還真沒那麼多想法,「我們想讓七蘇選媳婦。到時候他挑個自己喜歡的,也怪不到咱們頭上。」

  卓父頗有些不認同,「他一個小孩家家哪懂得挑媳婦。你們也太胡鬧了。」

  林文和笑笑,也沒當一回事。

  蘇南珍見兩人又聊開了,催促男人趕緊出去看工人幹得怎麼樣了。

  林文和不敢耽擱,出去了。

  他在街上溜溜達達,意外撞見之前在屏山縣擔任的縣令。

  三年過去,對方還在戶部當主簿。

  「鄭主簿,今兒休息?怎麼有功夫在街上閒逛呀?」

  鄭主簿聽到有人跟自己打招呼,一回頭就對上林文和。

  林七蘇這次春闈沒中,鄭主簿自然不知道林七蘇一家來了京城,看到熟人,他多少也是高興的。

章節目錄